非日记|上午周国平,下午陈子善
疫情下的深圳读书月,活动虽然大为减少,但依然书人与读者聚会不断。
今天主持两场活动:上午坪山图书馆的“和周国平共读一本书”,下午本来书店的“对谈陈子善:张爱玲诞辰百年及其他”。
上午。
简短的深圳读书月坪山系列活动启动后,周国平开讲“认识论趣谈”。这是“和周国平一起共读一本书”系列课程之一。
与周国平共读一本书活动是2019年启动的。我也参加了共读活动,但是成绩非常差,皆因注意力被其他书给抢走了,没守住经典。我们常说,守望经典 。其实守住经典,不容易。实在守不住,那就只能抽空望望。所以叫“守望”。
但是那些守得住经典的读者,2019年和周国平老师共读了四本书:上半年读了《周国平论阅读:做大师的学生》,下半年读了《西方哲学史》《理想国》和《沉思录》。
然后,疫情来了。
然后,就到了今年6月,2020年度“与周国平共读一本书”活动启动,共读的书是周国平馆长编选的《给孩子的哲理》。周馆长选6个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塞涅卡、蒙田、笛卡尔、休谟、卢梭。每个哲学家一个篇章,每月读一个哲学家。
下午。
不见陈子善老师一年多了。今天下午他在深圳本来书店谈张爱玲百年诞辰之际的史料新发现和研究新进展。谈这个题目,没人比他更合适。
当然,坐在台上陪他聊张爱玲,我也是相当合适的人选了。哈哈😄
我说我不是“资深张迷”。子善老师说:你是“伪张迷”。这就对了。我并不特别迷张爱玲。
没想到陈老师说:“我也不是张迷,我只是张爱玲研究者。”
我呢,只是个张爱玲阅读者。
我现场“起底”:“陈老师,1995年10月9日,您在深圳特区报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张爱玲作品在大陆》。”陈老师大为惊讶:“是吗?不是吧?”
从我这个角度拍过去,背景是美女广告。
现场有一个小型的“张爱玲收藏展”,藏品由香港收藏家吴邦谋提供。吴先生刚在港商务出了一本书《寻觅张爱玲》。今天下午他以视频方式分享了收藏张爱玲文献的故事与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