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孩子还是要论文?三十岁女博士如何面对科研压力?
适合在读硕/博研究生,初级科研/研发人员,想深造的本科生
更多详情请见👇
最近有收到一个粉丝的求助,她理工科类博士在读,快三十了,已婚未育,所以不管是自己娘家还是老公家里都在催生。
黄金生育期就这几年,要是再耽误下去,以后肯定更难。
她本人也是有意愿要孩子的,但是现在她真的腾不出时间精力要孩子,孕期、生产、产后……算下来,就是很长一段时间了。
期间手上的项目要耽搁,毕业要延期,对个人的发展会有很大影响。
她的问题,是很多科研女性都需要面对的难题:
发论文和要孩子该怎么平衡?
一直以来,也有蛮多女博士向我咨询,希望能够从我这儿得到一些可靠的建议。
说真的,作为在个人发展的黄金时期中断科研,我自己也是经过了非常煎熬的选择,甚至也有些时候感到焦虑,所以对大家的烦恼,感同身受。
生育弱势,是每个想走科研路线的女性都要面对的问题:要不要生?什么时候生?要不再等等?
可能一等,就把最佳生育年龄等过去了。(哪怕是我也会觉得后悔,要是早点生,就不会这么累了,前几年的精力更加充沛)
有的人可能会认为,不就是生孩子嘛,各行各业的女人都要生,别人耽误得起,怎么搞科研的就耽误不起了?
先不说在很多企业,生了孩子之后,女性的天花板就会出现。今天我们来看看,科研女博士的生育焦虑,到底焦虑在哪里。
为什么科研女性
不愿意生了?
”
科研本来就是一种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工作,有些工作你可以暂停,但是想要在科研项目中做出成绩,你肯定不能暂停或是中途摸鱼。
我发现很多文科类博士到后期可以拥有较多的个人时间,但这对理工类博士来说,可能性很小,很多都是越来越忙的。
如果导师理解还好,可有些博导就不喜欢手下的博士生中途要孩子。
博士需要完成学业,而导师需要博士完成相应的项目,这是双方的无形契约。能顺顺利利进行,那当然是两全其美。
可中间要插入一段生孩子,真当女博士是超人,可以毫无影响吗?显然也不可能。
甚至有些不支持读博期间生孩子的导师本人也是女性:因为知道读博会很辛苦,生孩子也是对女性精力的一种压榨,觉得女孩子兼顾不过来,为了彼此考虑,还是别在读博期间生孩子了。
在导师都不支持的情况下,你还选择生,导师当然也不会强制性要求你流产什么的,但遇到的麻烦会更多。
你还没毕业呢,还要在这个导师手下讨生活,交恶了导师,肯定没好处。
我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案例,有个女博士就是因为生了俩娃,被导师退学了。
这种影响甚至不只是对自己的,还有对下一届学生的。
因为你在导师不情愿的情况下生孩子,他们为了避免以后出现同样的麻烦,在下一届招生时,就不会选择没生孩子的女性,或者更愿意招男生。
导师&高校:
你生吧,我再招女生算我输。
所以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有些人规劝那些想生孩子的女博士:别坑了你的师妹!
看到这样的规劝,我心里总感觉不是滋味。
女性的生育权好像跟追求学业、事业的权利冲突了,可是这明明都是女人再正当不过的权利啊!
虽然“男女平等”的口号不知道喊了多久,还有一些人说现在的女性地位比男性的地位高,可看看女博士的科研之路就会明白,有些隐形歧视,依然存在。
有人可能会说:那读完博之后再生也行啊!
读完博,你确定了走科研的路,还有博后、还要评职称……完全放松下来?那是不可能的。
现在国内有蛮多高校都引入了“非升即走”的政策,就是在聘用前期,有较大的考核压力,如果在期限内考核通过,就可以拿到“铁饭碗”,可如果没通过,就只能转岗或离职。
这条政策的本意是想让高校老师在前期保持一定的竞争力,尽量发挥出自己的潜力,然后到后期,就可以进入一个比较稳定的发展状态。
这项政策在激励人才上还是具有挺大的可行性的,可是它也忽略了女性的生育问题。
因为这样的政策,女老师的压力肯定是双倍的,如果想要继续在科研的路上走下去,除了早就生好了娃的,那就只能继续拖延下去。
我之前听一个朋友提起过他们专业的一个副教授,因为之前一直拖着没生孩子,评上副教授之后,才急迫起来,想要备孕生孩子,跑了很多医院,也做过试管,但已经生不出来了。
她就很后悔:早知道应该要孩子的。
大家可能知道从清华出来的教授颜宁,在微博上,有人问她:老师您是怎么做到做科学能有这么大的成就,还有时间做别的事情?
颜宁的回答是:没啥家务,不用带娃。
听起来是不是像是个段子?可是这诙谐感的背后,其实是最残忍不过的现实,生娃,很可能就是每个发展黄金期的女性的累赘。
女博士的出路
在哪里?
”
选择要孩子还是要论文?
这真的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
如果打定主意不要孩子,确定自己不会后悔的话,那倒是另说。可如果本来就想要孩子的,因为忙于科研错过黄金生育期,以后哪怕还能怀上,那还是要遭很多罪。
如果要生孩子,那暂停科研项目,眼看着没有自己的男人比你爬得更高,比你拥有更好的前程,你甘心吗?
当然还有一个选择:兼顾。
但哪怕是生完之后孩子有爸妈、保姆帮忙带着,从怀孕到生产这个过程同样要耗费一个人不少的精力,跟全心全意做科研的时候,效率完全没法比。
有的人想要兼顾,但很可能导致两头不讨好的情况。科研没啥进展,自己肚子里的孩子也吃了很多苦。
越是困难的选择,越需要清醒地做出决定,甚至在做出决定之后,仍要长期地跟焦虑对抗。
我没办法为每位面对两难选择的人做出最好的选择,只能告诉大家:车到山前必有路。
至少学历打败了全国90%的人,不管是选择转岗还是去养老型企业,总归是有出路的。
每种选择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你要考虑清楚的是,对你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请综合你的人生路线与规划纵向考虑,而不仅仅是考虑眼前。
直到现在,我也会时不时地冒出一些念头,要么是觉得能早点生就好了,要么是想着不要二胎会更轻松。
可是仔细想想,现在的生活对我来说就是最重要的,而且后悔也没啥用。我所能做的,就是坚定自己的选择,然后通过各种方法排解焦虑感。
除此之外,我觉得对抗生育焦虑,这不能光靠女博士自己努力,国家的政策比个人的努力有效一百倍。
有些高校在“非升即走”政策之外,还对生育期女性提供了一些政策福利,所以这些高校的导师粘性也更强,因为她们切实感受到了学校有为自己考虑。
我觉得这不能只局限于某些高校内,而是应该给非升即走政策一同展开。
目前有些国家的生育相关福利政策发展得比较好,对女性研究员就比较友好。我在澳洲生娃,也感受到了相关政策的支持。
比如我之前就跟大家说过,澳洲国立大学里就有四个幼儿园,实验楼里就有育婴室,方便女性带娃。
还有很多偏向女性的政策,比如因为生育期暂停科研的,在考评中会有所优待加分,还有很多相关的funding是只提供给女性的。
我觉得蛮多政策是值得参考,也值得鼓励的。
女性存在生育弱势≠女性弱,如果能在政策上有所调整,有所倾向,弹性化适应女性的生育期,我想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才有发光发热的机会。
看到网上有这么一句话,我觉得很有参考价值:学术标准不容掺水,但应该有适用于女性的考核机制。
要孩子还是要论文?
这几乎是一个无法完美的问题。
但这也不是一个光靠女博士妥协的问题,而是需要切实的福利与支持,帮助女性缓解生育焦虑。
你有面对过这样的选择吗?你是如何考虑的?可以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