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批国保--古建筑(71)
本篇要目:
************************************
1401.昌都强巴林寺
明 西西藏昌都地区昌都县
1402.邦达仓
明至清 西西藏拉萨市城关区
1403.贡嘎曲德寺
明至清 西西藏山南地区贡嘎县
1404.桑珠颇章
清 西西藏拉萨市城关区
1405.帕巴寺
清 西西藏日喀则地区吉隆县
1406.冲赛康
清 西西藏拉萨市城关区
1407.拉鲁颇章
清 西西藏拉萨市城关区
1408.喜德寺
清 西西藏拉萨市城关区
1409.达杰林寺
清至民国 西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
1410.门孜康
1916年 西藏拉萨市城关区
***********************************
1401.昌都强巴林寺
昌都强巴林寺位于西藏昌都镇内的昂曲和扎曲两水交汇处,它巍峨地依附在横断山脉之之下,耸立在古冰河切割而成的红壤层上。该寺是由宗喀巴弟子喜绕松布于公元1444年创建的。 寺内主佛为强巴(大慈)佛,故对该寺的起名为昌都强巴林寺。
昌都寺与内陆王朝的关系历来极为密切。从清朝康熙帝开始,该寺主要活佛受历代皇帝的册封。寺内至今保存有康熙58年5月颁发给帕巴拉活佛的铜印。乾隆56年,乾隆帝为昌都寺书赠“祝厘寺”的匾额。昌都强巴林寺有五大活佛世系,十二个扎仓,僧人最多时达5000余人,并辖周围小寺70座。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帕巴拉·格列朗杰为该寺第一大活佛,现已转世至11世。
强巴林寺的殿堂为藏式建筑风格。成书于1792年的《西藏志》载:强巴林寺“其寺向东,内有金顶一座,楼台院宇,宏阔壮丽,亦康区之胜区”。强巴林寺内藏有数以万计的佛像、文物,还有大批藏文经典。第六世、第七世帕巴拉活佛时期,是该寺鼎盛时期,下辖分寺达130多座,管辖地域东到江达的达色,南到桑昂曲,西到波密的倾多,北到琼布丁青。
强巴林寺的建筑规模在康区居首,建筑面积约500亩。强巴林寺以大经堂为正殿,围绕大经堂建有护法殿、度母殿(两座)、辩经院、格朵拉章、噶丹颇章、根日扎仓、桑德扎仓、堆廊扎仓、杰吉扎仓、南卓扎仓、德却扎仓、阔钦扎仓、次保扎仓、次尼扎仓、印经院、扎仓修行院、八大吉祥塔等建筑。寺内除以上谈到的五大活佛系统的5处活佛官邸,9大扎仓,8个禅相院之外,还设有20多座经堂,1座印经院、辩经场,及许多僧舍。
2013年3月,昌都强巴林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402.邦达仓
“邦达仓古建大院”的名字来自于它先前的主人———西藏著名大商户“邦达仓”。而在邦达仓家族住进此大院之前,这座大院是贵族擦绒家族的宅第,后来擦绒家族在拉萨河边新建了庄园后,将此房屋卖给了来自昌都地区的富商邦达仓,从此以后该院便被称为邦达仓大院。
邦达仓系邦达家族在芒康的故居,位于芒康县交呷古秀邦达村。邦达家族的尼江早在十三世达赖喇嘛执政初期便在拉萨建立商号,由于与十三世达赖喇嘛关系密切,尼江曾被派遣去完成非官方的使命,逐渐发展起来,到1933年十三世达赖圆寂时,邦达仓已成为旧西藏市内外羊毛贸易的代理人,商业活动遍及北京、上海、南京、西宁、成都、香港、印度等地。
邦达家族有三兄弟,三弟多吉在邦达家族三兄弟之中有名,思想较开放,曾被任命为如本(相当于营长),拥有英式马枪五百多支,部下数百人,防守芒康一带。后经红军争取,在甘孜期间曾任博巴政府的财政部部长,1949年在康定组织“康定自治促进会”。不久康定解放,被任命为边防总指挥部骑兵大队长,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邀请他参加北京国庆大典,然后回到邦达召开民主大会,全面宣传毛主席号召,后随人民解放军返回昌都,任昌都市人民解放军委员会副主任。
2013年3月,邦达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贡嘎曲德寺位於西藏贡嘎县境内,地处贡噶机埸通往拉萨的公路旁边,是拉萨近内著名的萨迦派寺院之一,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始建於元代未年,是萨迦派在前藏著名的寺院,贡嘎曲德寺现存主要建筑有大经堂和僧舍二大部分。大经堂高二层,整个建筑面积呈正方形状,门前有两根明柱,左右门墙上绘有四大天王像。
大经堂内有二十多根大立柱,能容数千名喇嘛同时诵经。每根立柱上挂有唐喀,大殿四墙绘有大型佛本生故事壁书,色彩艳丽,笔法精湛,壁书为明清时代所绘;大殿进门左边是护法神殿,门口塑有护法神像,内主供大威德金刚,班丹拉姆等护法神;大殿右边是一个小佛殿,现存放寺内杂物,塑像已毁。但保存了部分精美的佛本生壁书,其绘书风格与大殿内的壁书有很大差异。如装饰图案、卷草纹图案明显地受到了白居寺及古格书派的影响,就年代而言,似比大殿内的壁书早很多年。在前藏的寺院内,此小殿的书风可谓独树一帜。
大经堂下正中的佛殿内供释迦牟尼佛,左边为强巴佛殿,塑像都很高大。佛殿门前的左右墙上绘有约2米左右的萨迦五祖的壁书,生动地突出了萨迦派寺院的特点。大经堂正中佛殿的背后是一凹形的转经迥廊,迥廊两墙都绘满了大型佛经故事,绘书的年代约在清代以前,但由於迥廊内阴暗潮湿,大部分壁书开始剥落毁坏,急需加以修复和补救。佛殿的前方为长方形的天窗,用以采光。其天窗的内壁上绘有萨迦五祖,格鲁派宗喀巴师徒,甚至带有明显汉地书风的大肚弥勒佛等绘书作品。其造型生动,色彩鲜艳,生动地表现出格鲁教派支该寺的壁书影响。
大经堂的左侧为僧人们的僧舍,距离约数百米。大经堂前为广埸,两旁设有畏桑台。贡嘎曲德寺现有僧人约六十多人,文革时由於该寺作仓库使用,故保存得比较完好,大损失较小。
2013年3月,贡嘎曲德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404.桑珠颇章
桑珠颇章位于西藏拉萨八廓南街吉堆巷口,坐北朝南,是1642年专门给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建造的豪宅。1642年,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率领和硕特部攻进西藏,建立了在西藏统治长达约80年之久的蒙古和硕特部汗王统治的政权,史称甘丹颇章王朝。1653年固始汗接受清朝顺治皇帝册封,次年病逝于拉萨哲蚌寺。固始汗死后,和硕特部在西藏的统治逐渐遭到削弱。桑珠颇章为七世达赖的父亲索朗达吉拥有。
1729年,雍正皇帝在北京接见了他,并封其为公爵。不久,西藏山南地区的大片土地和桑珠颇章豪宅也归其名下。索朗达吉过世后,七世达赖之弟公格旦增由乾隆皇帝册封为公爵。桑珠颇章家族是西藏四大家族之一,在西藏历史上地位显赫。
2013年3月,桑珠颇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405.帕巴寺
帕巴寺位于西藏吉隆县吉隆镇东部,海拔2850米。始建于公元637年左右。相传与松赞干布联姻的尼泊尔赤尊公主进西藏时随身带有三尊释迦牟尼佛像,其中的瓦帝桑布之尊被安放在吉隆镇,并为它建造了帕巴寺。
帕巴寺整体形状为一楼阁式石木结构建筑,塔身方形,塔中心有楼梯可盘旋至顶。从下至上共有四层,层层出檐,逐层收分,每层檐角上套有黄铜制成的火焰套饰;底层为佛殿,是寺庙的主体部分,由门廓及主殿两部分组成。外环绕以外环廓,内有暗回廓相绕,供信徒转经之用。寺外墙壁和门廓南壁分别绘有三世佛、大成就者、护法神、观音像等早期壁画。
帕巴寺大殿周围是横三世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琉璃佛壁画。壁画中间是释迦牟尼佛,主管中央娑婆世界。两位胁侍菩萨是“大智”文殊菩萨和“大行”普贤菩萨。
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主管西方极乐世界。两位胁侍菩萨是“大悲”观世音菩萨和“大勇”大势至菩萨。左边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主管东方琉璃光世界。两位胁侍菩萨是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
2013年3月,帕巴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406.冲赛康
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历史上在拉萨多处设立过,修复的点是因为旧房子依然存在,所以作为旧址陈列馆,2012年1月居住在这个大院的144户整体搬迁到了贡布塘的是现代化公寓。是三层藏式楼房院落,位于古城拉萨八廓街北街,地处拉萨老城区中心地段,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清朝政府曾在这里成立首座驻藏大臣衙门,供驻藏大臣办公和居住。
由于驻藏大臣可以从大院南楼的窗户近距离欣赏八廓街的繁华景象,因此这里被称为“冲赛康”,意为“可以看到集市的房子”。
赭红色的边玛墙、白色的墙壁、黑色的窗框、深红色的窗楣、彩色的雀替、黑色的梯形门框、室内彩色的缠植莲纹…在简洁安静中融入质朴的美,经过时间的洗礼,接受自然的变迁巡回。
2013年3月,冲赛康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407.拉鲁颇章
拉鲁颇章,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公德林街道拉鲁社区,原是拉鲁家族的颇章。附近是拉鲁湿地。拉鲁颇章位于拉萨城区以北。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修建,为八世达赖和十二世达赖家族的宅邸。现存院落坐北朝南,为三层藏式建筑,总面积3800平方米。
1964年由中央人民政府拨专款修建。整个建筑群落成后,中央人民政府代表楼代表楼为张经武的住所,将军楼为谭冠三将军的住所,会议室和工委办公院为工委领导开会和办公的地方。
2013年3月,拉鲁颇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408.喜德寺
喜德寺位于小昭寺西南约500米处。据《七世0格桑嘉措传》记载,喜德寺是吐蕃赞普墀祖德赞(815年至836年在位)在大昭寺周围兴修的6座拉康之一,当时名为“嘎瓦”。当时,该拉康的规模较小,编制仅有4名扎巴,寺名“喜德”即来源于此。
9世纪,朗达玛灭佛,大昭寺、小昭寺、桑耶寺、喜德寺等众多寺庙受到不同程度毁坏。元朝时,在蔡巴万户长的支持之下,喜德寺在原址的基础上扩建,从拉康逐渐发展成扎仓,编制增至20多人,并且规定了固定的供养制度。14世纪起,喜德寺成为热振寺的属寺,以及热振-的驻锡地。
2013年3月,喜德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409.达杰林寺
达杰林寺,又称“曲德贡寺”,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乃东县亚堆乡曲德贡村,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该寺最初是大译师热罗泽瓦的住宅。十三世达赖时期进行扩建,形成了如今的规模。
达杰林寺坐北朝南,东西长131.8米,南北宽91米,面积11993.8平方米。主体建筑是大殿、僧舍。大殿高四层,长72.2米,宽30.9米,面积2231平方米。第一层中部基本位于地面以下,内砌矩形厚石墙。第二层为大经堂及佛殿。大经堂面阔7间,进深6间,4根大柱(高6.5米)直达第三层,形成了高侧天窗。
佛殿主供宗喀巴及其两大弟子贾曹杰和克珠杰、释迦牟尼和十三世达赖合金塑像、丹东米若杰银质像,两侧供奉三世佛以及八大随佛弟子塑像,东侧供有多杰羌活佛、白度母、无量寿佛塑像。第三层设有3个佛堂以及达赖的住室,过去每年夏天达赖均要来这里念经;中间佛堂内供奉多杰羌活佛塑像,还供奉高一米多的五世达赖的医生罗桑曲扎的塑像及灵塔;西侧佛堂内供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六种观音之一);东侧佛堂内供奉二十一尊度母。第四层为僧房。
2013年3月,达杰林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410.门孜康
在藏语中,"门"指医药,"孜"表示历算。因此门孜康意译为"医学历算院"。属于噶厦政府(1959年以前,西藏地方政府又称噶厦政府)的一个机构。在拉萨古城中心,有一家引人注目的医院——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这所医院的前身是拉萨市藏医院,市藏医院的前身是旧西藏的“门孜康”。这所医院的成长,是藏医事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门孜康建立了一套较为严格的教学制度。学员由各地寺庙选送,最多的达150名。学习内容除医学必修外,还包括佛学、语言学等,医学本科主要学习经典著作《四部医典》。此外,还着重讲解人体的脏腑解剖、藏草药知识。门孜康培养了一大批藏医接班人,到1959年止,先后毕业的藏医有370余人,他们后来都成为藏医学的骨干,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1959年以后,门孜康与原药王山医学利众寺合并,成立拉萨藏医院,即西藏藏医院。成立住院部及设备先进的藏药厂等。不仅在国内知名,国际上也很有名,每年来求医购药者,络绎不绝。
2013年3月,门孜康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