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刺的玫瑰
三十年前的今天,第一次参加高考。
那时候,每年的高考是三天,安排在七月份的7、8、9号。人称七月流火、黑色七月。
高考的前三天,学校已不再安排上课,可以回家,也可以待在宿舍里,目的是让我们好好地休整、放松。那几天,学校食堂提供的饭菜是三年当中最好的,菜里面放的猪肉比平时多、给的量也比平时足。
但高考毕竟是人生最重要的考试之一,特别是对于当时的农村学生来说,考上大学,就意味着能吃上商品粮、转为城市户口,端上了铁饭碗(虽然这铁饭碗后来被打破了,但那是后话);考不上,则是回家种地或出去打工,迈入社会。所以,绝大部分学生还是老老实实地待在宿舍里,捧一本书复习,主要是背一背时事政治、古文诗词和英语单词,做些临阵磨枪的工作。
上午第一场考的是语文。即便是放松休整了三天,但真正上了考场,听到答卷的铃声之后,还是不可避免地紧张了,写在纸上的字明显变形,思维也变得迟纯。过了不知多久,才慢慢缓过劲来。至于当时的大部分试题内容,已随时光的流逝,消失在了记忆的长河里,只有最后的作文题,还能记起。
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不多久,其中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
“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
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
“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
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望着那个被刺破指头的孩子,母亲陷入了沉思。
要求就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联系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已经改革开放多年,但作为普通小县城的一所中学,接触外界的信息渠道还是比较窄的。每天三点一线,宿舍、教室、食堂,偶尔看一看学校的报刊亭,里面张贴的也只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报纸,看长篇大论太花时间,多是快速地扫一眼了事。对时事的更多了解,靠的是高考前不久学校发的一本《时事政治》小册子,在政治科目的考试题中,时事政治占了十五分。
记不清当时那篇作文具体是怎么写的了,大致观点好像是写了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不能只看花的表面,不看花的背后。也许当时还是太紧张,没来得及做更好地展开,导致观点过于简单肤浅,估计最后不会有一个太好的分数。现在回过头来,再看这篇题材短文,感觉当时也许应该这么写:被玫瑰花下面的刺扎了,不应该就认为玫瑰园是个坏地方、每朵花下面都有刺,应该做的是总结经验,好好考虑以后在看花时,如何采取预防措施,不被花后面的刺扎到。而人的一生,终究不会是一帆风顺,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不能遇到问题就选择退缩、逃避,而应该是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也许还可以再进一步,结合当时的国家大事,谈一谈如何深化改革。
但是,没有如果,因为自己高中前两年的浑浑噩噩,无论第三年再怎么努力,还是没能避免第一次高考的失败。只不过,当时没有回家务农,在全家人的支持下选择了复读、参加了转过年的第二次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