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疗三则关于“肝”的“奇谈怪论”【一点资讯】

“奇谈怪论”之:肝不是居下焦,而是居中焦

长期以来,世人认为中气是中焦脾胃之气,并且习惯地以脾胃为中焦之代用词。我们认为:中焦,指中焦之功能而言。根据中焦的生理功能,肝、胆应居中焦。中气,当为中焦肝胆脾胃之气,非单指脾胃而言也。

今之中医基础理论仍以肝居下焦。如《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基础理论》说:“关于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划分,一般认为横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与肺;膈以下至脐为中焦,包括脾与胃;脐以下至二阴为下焦,包括肝、肾、大肠、小肠、膀胱和女子胞等。其中肝脏按其部位而言,应归属中焦,但因其在生理功能上与肾关系密切,故将肝与肾一并划归下焦”。世人为何如此忽视肝胆在中焦的地位和作用呢?答曰:以肝的生理功能与下焦肾的关系密切也。

以肝的生理功能与肾的关系密切而列入下焦之说,据说始见于温病学说盛行的明清时期。如吴鞠通《温病条辨》:“温病自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则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李东垣《脾胃论》以“肾肝之病同一治”,亦以“肝属下焦也”。

但肝肾关系密切,并不能说明肝一定位居下焦。只有从下焦的生理功能,方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灵枢·营卫生会》将下焦的功能,概括为“下焦如渎”。所谓“如渎”,是形容下焦排泄水液及糟粕的作用,犹如疏通的水道,畅通无阻的状况。张介宾《类经·经络类》说:“渎者,水所注泄,言下焦主出而不纳,逝而不返”。尿液的贮存和排泄,虽由膀胱所司,但当依赖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才能完成。若肾中精气衰,封藏不固,可出现遗尿、尿清长等症;若肾和膀胱气化功能失常,开合失度,就可出现尿频、遗尿或尿闭等症。大便的排泄,虽通过大肠形成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但亦与肾的气化作用有关。所以又有“肾司二便”之说,张介宾说:“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之所主”(《景岳全书》)。可见,在下焦的生理功能中,皆肾主之也。说明“肝属下焦”之说不妥。

有流必有源,只有上下探索,清楚其源流,才能了解其全貌。中医学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其突出的独特性就是继承性。《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奠基,我们可以看一看《内经》、《难经》等是怎样论述肝脏部位的?

其实,“肝居中焦”之论,《内经》早有论述,其后《难经》与王冰注《素问》中均有说明,且后世医家均以之应用于临床进行舌诊。分别论述如下:

一、《内经》以肝居中焦

1、《素问》尺肤诊以肝居中焦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此言尺肤分为上附、中附与尺内三部。附,《太素》作“跗”。并注云:“跗当作膚,古通用字,故为跗耳”。是知“上跗上”即“上肤之上”、“中跗上”即“中肤之上”也。尺内,王冰注:“谓泽之内也”。说明近尺泽部位为尺内,近寸口部为上附,两部之间为中附。根据“前以候前,后以候后”的法则,以五脏而论,上附候上焦心肺,尺内候下焦肾,中附候中焦肝脾也。显然,《素问》是以肝居中焦也。

2、《灵枢》全息记载,肝居脾之上

所谓“全息”,是指1980年张颖清发现手第二掌骨的全息穴位分布,明确提出“生物全息律”的理论。认为生物的任何一个小部分都具有整体的一切部分,亦即生物的每一个小部分都具有整体的缩影。体现了事物的整体与局部之间具有全息性质的联系。《灵枢》早就有这种全息记载。如《灵枢·背腧》说:“胸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腧在三椎之傍,心腧在五椎之傍,膈腧在七椎之傍,肝腧在九椎之傍,脾腧在十一椎之傍,肾腧在十四椎之傍”。说明脏气通于背腧,且背腧位置的高低,与五脏位置的高低一致,即脏在上者,其背腧位高;脏在下者,其背腧位低。此亦“上以候上,下以候下”也。可见,肝居脾之上,脾居中焦,岂有肝居下焦之理!

从《灵枢·五色》全息记载中,也可看出肝居脾之上:“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此以脏腑应于面之部位。所谓“直下”者,指鼻柱部位,下极的直下方,鼻柱部位应肝也。所谓“下者”,指肝之下,即鼻之准头部位以应脾也。此亦“上以候上,下以候下”,亦以肝与脾同居中焦也。

二、《难经》以肝并胃着脊之第九椎

三焦的具体部位,《难经·三十一难》虽有论述,却没有结合脏腑。但根据《医宗金鉴·剌灸心法要诀》引文:“《难经》曰:'肝重二斤四两,……肝之为藏其治在左,其藏在右胁右肾之前,并胃着脊之第九椎’”。今本《难经·四十二难》,此“肝之为藏”二十五字,不知为何人所删。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与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注中,皆引此二十五字。说明《难经》原本,是以肝并胃着脊之第九椎,肝与胃同居中焦也。

三、王冰注《素问》,肝处中焦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王冰注云:“心为阳脏,位处上焦,以阳居阳,故为阳中之阳也”;“肺为阴脏,位处上焦,以阴居阳,故谓阳中之阴也”;“肾为阴脏,位处下焦,以阴居阴,故谓阴中之阴也”;“肝为阳脏,位处中焦,以阳居阴,故谓阴中之阳也”;“脾为阴脏,位处中焦,以太阴居阴,故谓阴中之至阴也”。可见,在唐朝就早已明确三焦所属脏腑,以心肺居上焦,肾处下焦,肝脾位居中焦也。

四、历代医家舌诊皆以肝居中焦

舌诊,历来为医者所重视,观舌望苔对洞察疾病的本质,进行辨证论治具有重要意义。舌诊,是将舌面分为几个部位以候脏腑,一般根据“上以候上,中以候中,下以候下”的法则来分。《医镜》云:“凡病俱见于舌,……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胃,舌边主肝胆,舌根主肾”。这是以脏腑来划分,即以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肝胆,舌根属肾。若以三焦来分,舌尖心肺属上焦,舌中两边肝胆脾胃属中焦,舌根肾属下焦。可见,舌诊亦以肝居中焦也。肝的部位在中焦已明确,从中焦的生理功能来探讨,肝也是应居中焦。

一般认为,中焦的生理功能就是受纳、腐熟水谷和化生气血。除化生气血须通过心肺外,其余全是由脾胃完成的,看不出肝胆的参与。所以人们常习惯地以脾胃为中焦之代词,以中气为中焦脾胃之气,即来源于此。

我们认为,虽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但脾胃对饮食物之消化、吸收与输送,没有肝胆的参与,是无法完成的。一方面肝的疏泄功能使气机调畅,有助于脾升胃降的协调,为脾胃的运化功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异常,不但影响脾的升清,也能影响胃的降浊,给食物消化带来不利;另方面肝分泌出的胆汁,贮存胆囊,在肝的疏泄功能作用下,胆汁及时下输小肠,可助饮食物之消化。所以唐容川《血证论》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物入胃全赖肝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证,在所不免”。很显然,中焦“腐熟水谷”的功能,乃肝胆与脾胃配合共同作用的结果。说明肝与脾在生理上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我们按照《内经》肝属中焦之论,不单纯是为了辨别肝的部位,其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人们学习《内经》,重新认识中焦,重视肝胆在中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焦为肝胆脾胃所共居,非脾胃之所独居也;中气,非单指中焦脾胃之气,实为中焦肝胆脾胃之气也。

由于中气为中焦肝胆脾胃之气,因此,我们对李东垣《脾胃论》中之所谓提升脾胃之阳,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李氏升阳之所以必定除湿,是因为只有湿化,阳气才不被郁阻而上升。可以说,除湿是为升阳扫清障碍。李氏在除湿这个问题上,却非常重视“风胜湿”以治其标,健脾益气以治其本。其所用风药皆味辛,辛能散。“散”为肝性之所喜,能散肝郁使肝之疏泄功能正常。木能疏土,除湿以复脾胃之运化也。这就是李氏风能胜湿的实质,是借肝之疏泄功能以胜湿也。然风药辛散常用,实能耗气,且又暗伤肾水以损肝木之根也。所以用健脾益气以治其本者,不但免伤肝木,还可杜绝湿之再生。可见,李氏之所谓提升脾胃之阳,即提升肝脾之阳也。

由于中气为中焦肝胆脾胃之气,因此,我们对于“中气下陷”,又有了一个新的理解。所谓“中气下陷”,是中气不足,即肝脾虚弱而引起功能衰退的进一步发展。多见于胃下垂、肾下垂、阴挺、疝坠、脱肛及久痢、久泄、崩漏等病。对此等病证,不但当责之于脾,且当问之于肝。因肝主筋,脾主肉。肝气虚则筋弛,脾气虚则肉缓;肝气虚则气滞下重,脾气虚则气陷不升。故治此等证,法当升举肝脾。所以,李东垣《脾胃论》首用风药以升木气,升木以培土也。可知“中气下陷”为“肝脾之气下陷”,非独脾也。

由于中气为中焦肝胆脾胃之气,因此,我们对于中焦疾病就有了一个新的看法。肝胆与脾胃同居中焦,生理上是相互支持与制约的,所以,其病理变化也是相互累及,而症状也就相兼并见。在病理情况下,肝之病变最易影响脾胃。《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肝之病变,不外疏泄太过与不及。疏泄太过则肝气横逆,乘克脾胃,或为腹痛泻泄,或为呕吐反酸;疏泄不及,则肝气郁结,木郁壅 土,而为胸胁胀,脘痞不食,成为“肝胃不和”,或“肝脾失调”。同样,脾胃有病也会影响肝胆。如脾胃虚弱,血之生化不足,可使肝血亏损;脾胃气机窒塞,可致肝气郁结,甚则湿热蕴结于脾胃,熏蒸肝胆,可致胆汁泛滥肌肤,发为黄疸等。因此,对于中焦疾病或某些疑难病的治疗,既要问脾,也要问肝,不可徒执一端也。

“奇谈怪论”之:以讹传讹,笑掉大牙

这是个笑话,是由“肝不弦肾不石”一语引起的。“肝不弦肾不石”之说,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篇,原文说:“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此中“肝不弦肾不石”句,不但后世医家没有读懂,就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也没有读懂。李氏虽医学精深,经验丰富,却只偏于医理与临床,完全忽视了对古代语言的进一步研究,致使他没能揭示出“肝不弦肾不石”的真实含义。在经文面前,他只凭自己的医学水平与经验,在“肝”字前加一“非”字,即将“肝不弦肾不石”改为“非肝不弦肾不石。”

谁知李氏这一改,反而改出笑话来了。否定加否定等于肯定。非肝不弦即谓肝弦,非肾不石即谓肾石。肝弦与肾石乃一般适应四时春与冬的脉象,非真脏脉,真脏脉是不得胃气之脉,这是很普通的知识。一个金元大医家意糊涂起来,岂不是笑话!

其实,“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是常有的事。所以,真正的笑话还不在李东垣,而在“湖南中医研究所”。“湖南中医研究所”虽然读了《内经》,但他们根本就没有读懂《内经》,更没有认真研究《内经》原文。只认为李东垣医学高超,是对后人影响很大的医学大家,准没有错,就大加赞扬。在《<脾胃论>注释》“评述”中说:“本论却反其意,所谓'无胃气者,非肝不弦肾不石’也,特意下一个'非’字,纠正了千载疑误,反映了脉学真理。春、肝脉弦,夏、心脉钩(洪),秋、肺脉毛(浮),冬、肾脉石(沉),这是一般适应四时的脉象,真脏脉并不表现为肝不弦、肾不石,而是缺乏从容缓和的征象。如果'弦而劲急,洪而鼓躁,浮而短促,沉而搏激’,全无胃气冲和的反映,这才是真脏脉见。所谓真脏脉,即是脏气败露。东垣具有丰富的医疗经验,发现《平人气象论》中关于脉理的讹误,敢于一反'经旨’,是有独特见解的。”他们不知如此赞扬错误,未免失之太远,贻笑大方了吧!

我们认为,“肝不弦肾不石”句,经文不错。句中两个“不”字,不是否定副词,而是程度副词。古字“不”通“丕”,如《诗》中“不显”、“不承”,《书》中作“丕显”、“丕承”。《说文》:“丕,大也。”古时“大”用作副词时,常与“太”通用。故“肝不弦肾不石”即“肝太弦肾太石”也。肝太弦与经文“但弦无胃曰死”同义,肾太石与经文“但石无胃曰死”同义。说明太弦、太石的脉象毫无从容和缓,故谓之无胃气之真脏脉。可见李氏加一“非”字反而错了,说明李东垣对于训诂还是生疏的。

又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阳明司天,清复内余,则咳衄嗌塞,心鬲中热,咳不止而白血出者死。”对于文中“咳不止而白血出者死”句,于鬯注云:“按'而’字疑隶书'面’之坏文。'咳不止’为句,'面白’为句,'出血者死’为句”。1987年第4期《医古文知识》中,《校勘论证方法初探》一文赞扬了于氏校之合理:“以句读证明论题。读'面白’为句,则显出原文'而’字不可解,证明'而’为'面’之合理。旧以'白血’连读,则血未见有白者矣。以常识证'白血’连读之非,'面白’连读为是。”其实,于氏之校勘是错误的。可借助于语法分析。句读原文不错,“而”字也并非“面”之坏文。这里“白”字不是形容词,而是动词。白,通“魄”。魄者,迫也。《白虎通·情性》:“魄者迫然著人,主於性也。”“魄者,白也。”“血”为兼语,充当“白”之宾语、“出”之主语。“咳不止而白血出者”谓“咳嗽不止而迫使血出”也。说明此作者也没有真正读懂《内经》,而以讹传讹也。岂不令人笑掉大牙!

“奇谈怪论”之:“胆气春升”之说,必须“清理”!

“胆气春升”之说,始见于李东垣《脾胃论》。李氏说:“'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很清楚,“胆气春升”是李氏用以说明胆气生发的作用,有如春天少阳生发之气,万物生长,是五脏六腑升降的根本,把胆的重要作用提到了五脏六腑之首。由于李东垣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此说一出,世多宗之,影响极大,在很大程度上扰乱了中医基础理论。

我们认为,李氏为凑合“凡十一脏取决于胆”,首先就犯了以四时阴阳与十二经阴阳相混的错误。所谓“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此“少阳”无疑是指足少阳胆经,以十二经太少阴阳立论也。但此处之少阳与四时之气相配,可知此“少阳”非十二经阴阳之“少阳”,乃四时阴阳之“少阳”也。以《汉书·律历志》说:“太阴者北方,于时为冬;太阳者南方,于时为夏;少阴者西方,于时为秋;少阳者东方,于时为春。”肝主春,属东方,故少阳者东方,于时为春,于脏为肝也。很明显,李氏之所谓“胆气春升”,实质是“肝气春升”。

二、李氏立升阳各方,不是升胆之阳,而是重在升肝之阳。《脾胃论》中之所谓“升阳”,是升“少阳胆气”之阳。但要升阳,必须除湿,只有湿化,阳气才不被郁阻而上升。李氏在除湿这个问题上,却非常注重风胜湿以治其标,健脾益气以治其本。其体现升阳益气的方剂,其中风药与益气药不可缺少。因风能胜湿,凡所用风药皆味辛,辛能散。经曰:肝欲散,以辛散之。“散”为肝性之所喜,能散肝郁使肝之疏泄功能正常。木能疏土,以复脾胃之运化以除湿也。可见,李氏之所谓升阳,重在升肝之清阳也。李氏之所以重视益气,因人参、黄芪、炙甘草性甘温,不但为脾之所喜,亦肝之所喜。经曰:肝苦急,以甘缓之。“缓”亦顺肝之性。人皆曰肝无补法,此非见道之言也。可知李氏作药并无半点提升胆阳之意,其谓“胆气春升”,实为“肝气春升”之代用词也。

从以上两点可知,李氏不惜以四时阴阳与十二经阴阳相混,其目的是为了偷换概念,从“肝气春升”暗渡到“胆气春升”。

三、将胆置于五脏六腑之首,不符合《内经》旨意,根据《内经》脏象学说,人体是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的,而六腑是属于管腔器官,主要是“传化物”,对食物起消化、吸收、输送、排泄的作用。而胆只不过是六腑之一,只配合肝脏谋虑主持决断而已。且其所贮藏之胆汁,需由肝脏分泌而来,其胆汁向小肠排泄,亦有赖于肝脏的疏泄作用。胆又何能凌驾于五脏六腑之首呢?

四、胆以通降为顺。六腑是以通降为用的,如果胆汁上逆,除了胸胁胀满疼痛外,还可见口苦、呕吐黄绿苦水。胆汁淤滞外溢于肌肤,则可出现黄疸。所以,对于胆气郁结,湿热内蕴一类疾患,临床上一般采用清、疏、通、降的法则进行治疗。

李氏之所以有“胆气春升”之说,完全是没有弄懂“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的真实含义,但是在经文面前,他又怕背道“离经”。

谈到肺癌,人们多是谈虎色变,中医大夫也多用白花蛇舌草等抗癌对症下药,见病治病下工为之,本文详述蔡长福老师论治肺癌的经验,循经援古,崇仲景伤寒肺萎诊疗,点明肺癌的病根不在肺,从肾脾大肠清热论治,为肺癌中医辨证诊疗正源清流,惠益医患甚深。

肺病其病症状在肺,病因在肾脾大肠

肾亏之人,久亏得不到还原,那脾脏大虚,脾虚经气得不到再生,肺就得不到营养。脾越虚越寒,一切后天的营养就得不到转化,脾脏藏五脏六腑的膏脂,是主宰五脏六腑后天的源泉。一旦久虚受寒,脾气就不能升降,所以病人吃过就胀,这就是仲景在黄疸篇提到的,

“风寒相抟,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

这时脾胃就很难再生再造,满而不食,医要误下,腹满不减,减不足言。

脾为阴,胃为阳,它们俩是表里关系,不能偏在一方。胃热过盛就偏于热,脾虚过盛偏于寒,两经一偏就不能互为表里了。胃气是动力,胃气一动,需要脾经的膏脂来供养。一旦脾经的膏脂偏虚,胃气一动,没有膏脂的供养,胃气越动越热。胃热偏胜,再耗脾津,脾越耗越损,中焦断源。

肺为华盖最为上,华盖在上,它离外感风寒最近,好比那空中悬肉。人体中肺是最后一脏,它悬的最高,需要热气和营养供养,它的营养来源于脾脏,它的热气来源于膀胱。一旦膀胱虚衰,肺就得不到太阳的温照,常常受寒;中焦断源,肺就得不到营养的供应,这样肺哪有不病之理?这叫肺病——病于胃,毁于脾,伤于肺。

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三经不能互助,肺必生大病,肺出现种种症状,症状虽多,它的病根在于脾胃。我们中医临床见到此病,思维要明,诊断要清,不能错误用方,不能头疼治头,脚疼治脚,顾头不顾尾,苦了病人,毁了病人,这是医生之错。

胃的本性是热,它需要脾津的供应,才能得到营养平衡。一旦脾津被耗,阳动者损阴,本身脾阴被损,脾脏不能保护自身,阳明热不断的熏蒸,脾津更损,脾损者,肺就得不到长生,何谓长生?肺的长生靠脾,脾的长生靠肾,长生而生,人就无病,一旦某一脏失去了长生,必生大病。

肺痿第一证:甘草干姜汤证

内经所提,其病症状在肺,病因在脾胃。这就叫症状在肺,不病之脏而病,肺就失去了源头,源头就是脾胃。脾胃的长生,来源于肾脏,肾阳不足,太阳必病。太阳不能护外保里,肺就得不到太阳热气的温照,肺受其寒。

肺寒者热气不得灌顶,寸脉必沉,寸脉一沉,寒气聚在胸中,寒气中的寒水、水气聚集不得外发,必成痰饮,饮多上泛,痰聚胸中,遇寒就咳,遇风就咳,咳出大口的白痰。上述症状是医圣肺痿篇所提,就是肺痿的第一证,甘草干姜汤证。

为什么甘草干姜汤能治肺痿第一证?痿则无救,非甘草干姜汤不行,甘草干姜汤为什么能治肺痿?道理在哪?别看小小的两味药,作用可大了。甘草甘温,大补中焦,直捣心脾,扶心保肺。干姜性大温,能治脾寒不能再生,干姜用上好比启动器,脾寒见干姜就发,就来了动力,动则大气一转,上下接通,哪有不愈之理?

看看仲景多么伟大,两味药能治肺痿的大病,真叫后人难以想象。医圣就是医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人能比两千年。

肺痿第二证:射干麻黄汤证

第二证是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汤证出现,仲景说寒在体表,喘咳不解,痰饮聚集在膻中,痰多者必有鸡鸣声,这是肺痿第二证。咳痰日久长期不解,痰聚成热,黄痰、稠痰、粘痰,这都为热痰,这叫热耗肺阴。肺必生大病,肺里形成疙瘩,胸片一照,就看见肺部上就出现斑斑点点。

肺痿第三证:二阳合病证

这种热长期不解,热痰聚集在肺膈膜之间,热上加热,热则痰稠,咳不出,暴喘不止,这应该是二阳合病证,要用葛根汤加射干麻黄汤加石膏。若要病久长期咳嗽,肺阴大伤,那应该设苇茎汤,咳而带血者,重用生甘草与桔梗,白痰、黄痰、血痰出现,合上甘草干姜汤。

肺痿第四证:厚朴七物汤证

若肺的津液耗干,五脏六腑的津液也不能供养,时间一久,大肠回气上升,出现病腹满,想吃不敢吃,吃后腹胀。按照仲景腹满篇,

“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此病在腑,急下存阴,有可能起死回生。

病解后,赶紧调补中焦,桂枝汤合理中汤。如小便发黄,黄能染地,小便起泡沫,发骚发臭,其病在脏。按仲景黄疸篇,除湿热保阴,这种湿热在谷疸,方用茵陈五苓散。若有柴胡证,任意加减。同道的,遇到肺癌小细胞癌、纵膈肿瘤等病在临床上要辨证清楚,辨清病在脏还是在腑,一个是湿热,一个是胀气,不能错误用方。

肺痿的坏证:扶正祛邪

此病耽误日久,五脏六腑的本能下降,引起二便常常不通,如果出现左边脖子上淋巴肿大,大如芒果,此病就难治了。虽说良医治大病,但也得看是否患者有天命。生命可贵,命悬一线我们也不能放弃。淋巴肿大,邪在上,内经说这是五有余,两不足。体质大虚,邪在上难以消散,汗也不是,下也不是,体虚者,常常有表证,表不解常常腹满,病人特别痛苦。

这种病人只能扶正祛邪,以保正气来解表,以保正气来泻下。病有好转,好好护理,不能当风,不能洗澡,对这种人的护理如果能做到像产妇生完孩子坐月子那样,或许还有生还的可能。

伤寒描述足六经,杂病描述手六经

有学生常常问,仲景六经辨证只写足六经,为什么不写手六经?医圣张仲景是个全人,能写出足六经,难道不知道手六经吗?上述谈到肺痿,肺痿是不是手太阴,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是不是手阳明,难道仲景没有写么?你的书还是看少了,光看《伤寒》没有看《金匮》,伤寒写的是足六经,杂病写的是手六经啊。

肺病的治疗关键:清除胃热和大肠热

肺与大肠为表里,这两经有表里之称。肺病者大肠必病,大肠病者肺必病。大肠称腑,为六腑之一,阳明胃也称腑,阳明者为胃腑,胃为水谷之海,能纳百味,胃要无病,百物入口,马上就知道酸甜苦辣,这就是阳明的本能。阳明无病,它的本能最强,之所以有水谷之海之称,又有敏感之腑之称。

阳明好比湖与海,大肠好比太平洋;
阳明好比转运站,大肠好比垃圾场。

阳明者胃也,盛五谷,纳百味,所以叫水谷之海。百味通过阳明消化、吸收、转化,日夜不停的运送。它不能病,它病了热必然过极,它的本性是热,外邪入里,借助阳明的热气必然化热,化热必然多汗,耗伤阳明的本能,耗伤脾阴的储蓄,阴阳就失去了平衡。

这种病人常常生躁火,好出汗,睡着了口干舌燥,甚至于口干口苦,夜里口苦是少阳之热,全天口苦是阳明之热。热闭者热气不得下降,吃过的食物能聚在心口之下,撑张很久慢慢才能消失。如果这种胃热不赶紧治掉,能进食不能转化,可能吃过就呕就吐,这是胃热在中焦,这种热在《医宗金鉴》叫胃翻,又叫中恶病,有个经外奇穴叫中恶穴。

《金匮》原文

“治中恶心痛腹胀,大便不通。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

这种病开始大承气汤症状不具备,热在中焦,热在胃腑,那是大黄甘草汤证。胃热过极,时间一久转成了大肠之热,成了腹满病,上下不通,故知有宿食已久,方用大承气汤。

足阳明胃腑热,手阳明大肠热,足阳明是二日并月,手阳明也是二日并月,两经合起热上加热。腑热腑气,长期在体内能形成腹满,常常大便不通,腹胀如鼓,大肚子,年轻力壮,能吃能喝,肚子越来越大,肚子越大越能吃,造成了气满热急,整天挺着个大肚子,大家说是老板肚子有福气,我看这不是福气,终有一天必生大病。

这种大老板肚子都是三阴亏损,三阳热过极,多为年轻时色欲过度的后果。看你很胖很肥,总有一天是乐极生悲,早治还能早愈,不要等灾难来临。因为能吃能喝化为胀气,大肠不能及时排出,垃圾场不能承受。这种垃圾常常在手阳明大肠,类似的病大有人在。无论胖人瘦人都有大肠之病,阳明经热患者不懂,医生不知道,认为能吃能喝就无病,这是错误的观念。大肠长期带着宿食肠垢,病人不知,医生也不知。有些人大便正常,放屁很多,放屁很响,放屁臭,有人放屁能把小孩吓哭,若有这些症状那就是大小承气汤证早出现了。这就是病人不知,医不知,一误再误,大肠必生大病,大便就难以解下了。

肠热日久化气,成为脏毒,聚集在结肠,甚至于几天不大便,解也解不下,突然某天暴疼不止,到医院检查可能就是结肠癌。肺与大肠为连体,如果结肠癌不能及时的处理,最后热结旁流,到处转移,热转到肺上,可能引起肺癌等,这些都是大肠的热毒造成的。

到医院手术后,放疗化疗,化的不是病,化的是好血好肉,那与癌症大肠不相干,化疗死后,身上骨瘦如柴,就剩下一个大肚子,医生还是不知道,认为是癌症而死,并不是放疗化疗而死。那开始仅仅通几次大便就可以解决的病,干嘛非要去放疗化疗,那样太冤枉了。可怜,真可怜,病人痛死苦死也不知道冤!这样的冤死不知道有多少!

阳明本性是热。为什么本性为热?它是二日并月,何谓二日并月?“阳”字是大耳朵旁加日,“明”字是日字旁加月,这就叫二日并月,之所以热就是它的本性,所谓的本性就是天生的。

太阳只有一个日,它是纯阳无阴,一个阳普照大地,无处不到,万物就靠着这一个阳才能生。这叫苍天有眼,红日无私,非常的纯净,无私就是纯净,太阳普照大地,晴空万里,无处不亮。胃为阳明,二日并月,这叫日夜常明。人睡着了阳明还在工作,不停的运转,人才不得停止呼吸,人就是这样活的,这才有日夜常明之称。之所以阳明不能病,病者必生热,因为它本性是热,就怕外感传经之热。外感是寒气,见阳明的热气合在一起就为湿热,这种热在阳明经里常常携带,阳明必生大病。经热者,仲景写下了白虎汤,白虎汤证出现,医也不知,病人也不知,必然常常大汗。

《伤寒论》181、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内实长期不解,转属大肠,大肠也怕热耗,医要不知,肠热日久必成腹满,这叫二阳热合病。常常腹满不减,热耗脏腑,第一个损少阴耗太阴,大肠必干,常常大便难解。

这种大便难解有人带着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这种热病何人能知?这种热病常常带在体内,热耗者,津不能自还,便不解,肠热不泄,肺与大肠相表里,这叫肠病者肺必病,肺病者肠必病。想治好肺病,首先要治掉二阳之热,热治掉脏腑能生,肺能自还。肺病来之日久,不是临时而得,治肺病,我们在临床上首先应该想到胃热,大肠热,大肠叫手阳明,它也是二日并月。

读者看看上述的文章,真有癌症吗?仲景只提到肺痿,痿就是虚,就是脏虚腑虚,就是五脏六腑的本能被热耗,这肺才病,要当癌症去治,那患者太冤枉了。这种肺癌的人,只能守不能攻,以保为主,治病是为了救人,不能搞破坏,错误治疗,就怕最终人财两空。

桂附都气丸治疗嗳气

作者/印会河

【病例】患者季某,女,40岁。初诊日期2000年2月28日。患者反复嗳气已15年之久,症状渐重,现嗳气频频,甚则恶心。平素不怕冷,时有腰部酸痛不适。脉细,苔白。

【辨证】肾不纳气。

【立法】补肾纳气。

【处方】桂附都气丸加减。

熟地黄12g,山药15g,山茱萸9g,泽泻30g,茯苓30g,牡丹皮15g,肉桂3g,熟附子15g,五味子 10g,连衣核桃肉15g。

【跟师体会】对于某些疑难疾病经辗转治疗不愈者,印老考虑常方在其治疗中必已用过,故要“出奇制胜”。此患者嗳气15年,应已用过诸多调肝和胃之品。印老另找治病门路,以补肾纳气为法,中医认为肾阴、肾阳为一身阴阳之根本,肾气不足,肾不纳气,故嗳气频频,其上行而不下降,而桂附都气丸即桂附地黄丸加五味子,印老再加连衣核桃肉补肾固精。诸药合用阴阳并调,肾气补足,能够摄纳,嗳气得以缓解。

【弟子问】此方为桂附都气丸加味,意在加强温肾摄纳之功。不知体会对否,请吾师指教。

【印老批注】六味均可引气归元之用,把阳气引入下焦,有时确纳摄,但机理有待研究说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