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知识 | 篆刻刀法的鉴别

篆刻是一门凝聚在方寸印章之上的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它既是书法艺术的“金石版”“微缩版”,又是雕刻艺术的“文字版”“平面版”。

所谓刀法,就是运用刻刀在印石上镌刻作品的技法。

我国古代印人对篆刻刀法的研究向来很重视,尤其是明清以来,有关治印刀法的著述颇为丰富。

这些著述虽蕴含了许多宝贵经验,但因剖析视角过于繁多,导致论述体系及内在逻辑比较杂乱,反而让人不好把握。

现代印人对篆刻刀法的心得论述也不在少数,且大体上呈现出一种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趋势,将古代印论中表述得纷繁复杂的篆刻刀法简明扼要地归结为几种最基本的执刀法和运刀法。

这种返璞归真地对待篆刻刀法的态度,对于普及篆刻艺术是大有好处的,可助初学者尽快入门上手。

但篆刻创作的过程毕竟不是只运用几个简单的基本力法即可完成的,而是一个需将基本刀法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复杂过程。

因此,学习篆刻刀法应保持客观理性,兼取古今之长,既要能识得刀法,也要能辨得刀法,还要能用得刀法,通过以“识”“辨”“用”三字为径,最终全面掌握篆刻刀法的表现技能。

以“辨”为径,理性鉴别刀法

在篆刻创作实践中,由于受到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些印人会自觉不自觉地沾染到某些陋习、陷入审美误区。

因此,在掌握了用刀的基本方法和规律,并且能够融会贯通地自如运用之后,还需要提高对运刀效果优劣的鉴别力,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篆刻作品。

力求自然,避免轻薄浮夸

篆刻虽是人造艺术,却崇尚自然大方、意趣天成。

然而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篆刻作品,其用刀的手法不可谓不熟练,可作品最后传达给我们的感觉却是匠气十足,让人并不舒服。

归根结底还是作者对篆刻用刀所产生的美感理解偏颇,鉴别力不强,以至于产生种种貌似有想法、有深意实则轻薄浮夸的刀病。

诸如有的随意击石,以为妄造残破便是古意;有的舞刀蛇行,以为强作生涩就是厚重;有的热衷于批削刮蹭,以为从中可求得精致细腻;有的满足于轻划浅刻,以为花最小的力气照样可以得出最好的效果;还有的任意冲刻,貌似生辣实则杂乱无章……

凡此种种,都失却了自然的趣味,必然会给人以忸怩作态、自大妄为的观感,枉费了苦练而成的用刀能力,岂不惜哉。

力求刀感,避免整饬过度

篆刻根植于书法,但又不等同于书法。书法运笔讲求一气呵成、一挥而就,不可描改修补。而篆刻则不必强求一步到位,一刀不行可再刀修改,直至改到满意为止。

但有一个前提是,这种修改必须把握适度,须以最后呈现出的印面效果较好地保留刀的运行质感为宜,切不可整饬过度,丧失了行刀运刀固有的魅力。

行刀必须讲求稳、准、狠,即便做不到一步到位,也要力求沉着果断,万不可修饰得看不出刀感,那就要沦为庸品了。

力求笔意,避免刻写分裂

正如邓石如所言:“书从印入、印从书出。”书法是篆刻艺术的基础,篆刻是书法艺术通过刀刻之后在金石上的再现。

显而易见,篆刻的刀法主要是为笔法服务的,是章法、字法和笔法的表现工具与手段。

因此,运刀用刀皆须力求笔意,务必使刀法与笔意有机地统一起来,刀法才能完成其应有的使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如果只重刀法而忽略笔意,等于将“刻”与“写”分裂开来,创作出来的作品必然生硬板滞,了无意趣。

当然,刀法对笔法的表现也不是完全机械的、被动的,两者既相辅相成又各有特性。

相对来说,笔下的线条力度是偏向柔韧含蓄的,而刀下的线条力度则更趋刚劲硬朗。

因此,在充分表现笔法的基础上,刀法还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表现出笔法所难以表达的那种锐气外露的艺术效果,使作品别具一种特殊的金石味。

【声明】:本公众号转载的所有内容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若不宜转载,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篆刻雅事

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关注即可0元领取

16节真人直播精品课程

发现“分享”“赞”了吗,戳我看看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