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与不开门
古玩行经常有开门,开门见山这类词语形容某些器物非常容易辩识新老真伪。一眼看去就知道到代的老物件则称之为“大开门”,“傻开门”。开门与不开门是因人而异的,评判新老的标准不同,对待同一器物的开门程度则有所不同。举个简单的例子,通过纹饰器型工艺判断新老的文物爱好者与通过判断材质老化的文物爱好者,他们对于同一件器物也许会有迥然不同的看法。纹饰器型工艺判断真伪的学院派文物爱好者,只要见到器物上有时代风格纹饰以及时代特征的工艺痕迹则认为是到代的。看材质老化的文物爱好者会根据包浆情况判断文物的保存环境,根据不同保存环境通过包浆和皮壳的表现是否满足到代的指标要求。所以不同的鉴定观对于开门与不开门的判断往往不同。
▲老出土生坑玻璃包浆
笔者认为通过纹饰器型工艺这类可仿的依据作为判断文物真伪是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所以对此理论也就避而不谈。接下来讲讲以材质老化为鉴定依据判断器物开门与不开门的表现。凡是老的器物一定有包浆也一定会有皮壳,皮壳和包浆的光泽表现略有不同。通过生坑和熟坑器物的观察研究得出,生坑的包浆表现玻璃光泽强,整件器物如同镀上晶莹剔透的玻璃膜,行话叫生坑玻璃包浆。熟坑则是盘玩很久的器物,盘玩时间越久,器物表面的包浆也就去除的越多,露出的则是老化层即皮壳。皮壳的光泽油润为主,略带有一定的果冻感。这两个环境的文物与赝品区分度极大,所以可以称之为“大开门”。
▲老出土生坑玻璃包浆
流散在民间的文物往往是不太开门的,生坑出土文物与熟坑传世文物目前市面上则是几乎不可能有。第一、生坑文物由于大规模基建的结束加之国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基本没有人会去触碰此高压线。第二、熟坑文物早已在2000年初的收藏高峰期被众多实力藏家收入囊中,基本很难露面。第三、熟坑的文物需要几代人的时间不停把玩,其绝对数量比生坑的少之又少。
市面上还有到代的文物吗?笔者不敢说没有,但如果有一定不是“大开门”的。如何判断此类不算“开门”的器物真伪?秘诀还是要抓住物质老化的本质。凡是到代的器物即使“不开门”也必须是介于熟坑和生坑之间,偏向生坑的称之为“半生坑”,偏向熟坑的称之为“半熟坑”。由于这些器物无法达到熟坑和生坑的光泽表现,使得与赝品的区别度就不那么明显。在判断这里器物的时候需要寻找“开门点”,半生坑的器物寻找残留的原生包浆部位,半熟坑的器物寻找皮壳表现最为明显的位置。之所以“半生坑”、“半熟坑”器物不开门是因为在文物出土流转的过程中,原本致密的包浆层被有意无意的破坏,包浆层物质晕散于器物表面,让文物表面看着结构不那么紧,视觉感受油腻。这种包浆的表现恰恰与赝品的人工包浆十分相像,或者说由于这个阶段的包浆更容易仿制,所以市面上的赝品基本仿制这类器物。
▲传世器物熟光
寻找“开门点”的鉴定手段是保守而可靠的,单件文物作为单一系统角度来看,符合“一点老整器老”的系统论原则。其实到代的老器物即使包浆再被破坏也是与赝品比较大的差距,表面的细腻度,密度感与赝品差距还是很大,这需要文物爱好者拿真品与赝品实际比较方能有理性认识。“开门”与“不开门”是相对的,个人的眼力不同,实践不同,经验不同对待同一器物的开门程度则不同,所以文物爱好者们尽可能多的机会上手实践真品文物。
早年间流传这么个故事,“溥仪到王国维家做客,指着架子上的古董说:假的,和我家的不一样”,换个角度证明好的眼光需要大量的上手实践到代文物。假如文物爱好者从一开始就没上手过到代的真品,其接下来的收藏历程一定是不幸福的。笔者并不是给文物爱好者泼凉水,只是想说搞文物收藏是件门槛很高的事,过于容易就需给自己降温冷静思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