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的西畤就在朱圉山身处

甘谷县朱圉山脉大山附近约十公里范围内有一个大型石雕群落。这些石雕群落的分布是按照我国古代的五行思想的木为东方,火为南方,金为西方,水为北方,土为中央设置的。是秦襄公为庆祝秦立国成为诸侯而设立的祭祀五方上帝的场所西畤。

莲花石在朱圉山山脉大山东南侧约2000米的地方,这里是整个石雕群落的中心,围绕莲花石,东是鱼石,象征东方天帝伏羲和属神句芒,西为张口石,象征西方天帝少昊和属神蓐收,北是龟石,象征北方天帝颛顼和属神玄冥,南是凤凰石,象征南方天帝和属神祝融。莲花石又是一个石雕群落,中心是祭坛,祭坛前面是以石为祭的祭品和祭祀图腾。下面我分别叙述如下:

1、少昊祭坛。这是莲花石祭祀场所的中心,也是整个石雕群落的中心。祭坛东侧有一个燕子雕刻,隐约可见。(见图一)

作为秦襄公设立的西畤,主要功能就是祭祀少昊,为少昊氏树立起一面旗帜。在莲花石,最主要的是祭坛,也就是少昊在天之灵享用其子孙后代奉献的祭品的所在。这个祭坛东面是一个巨大的燕子雕刻图形,这个祭坛的顶部有凹凸不平的雕刻,象征无数燕子聚集相拥相抱,心灵与肉体融合融汇的所在(见图二),同时具有便于祭品的血水流出,以望燎时焚烧祭品的实用功能。

图一 祭坛处在莲花石的最西边,一个鸟图腾形状清晰可见。展开翅膀,腾空而起冲向天际。

2、少昊之母与少昊之生

史记开篇是五帝本纪,五帝分别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把“三皇”之末的黄帝列为“五帝”之首,而把玄嚣(即少昊金天氏、青阳氏、帝挚)排挤出去。而《五帝纪》说: 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礼记·月令》以大皞(伏羲)、炎帝、黄帝、少皞(少昊)、颛顼为五帝。《尚书序》、《帝王世纪》则视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尧、舜为五帝。总之,秦人是少昊金天氏的后裔,尊崇少昊,以少昊为其祖先,设立西畤就是为了祭祀少昊。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帝王世纪》曰: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母曰女节。黄帝时有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意感,生少昊,是为玄嚣,都说少昊的出生是其母皇娥梦见金星而怀孕的,这一个传说在莲花石少昊祭坛之前以石雕形式展现出来(图三):

图二,这一石雕是赤裸着身体在桑树下熟睡,在梦乡遨游的少昊之母女节,丰腴性感的臀部和女阴清晰可见。

3、象征五谷丰登的丰斗石。在莲花石祭坛前,有一块高约6米多,长约5米多,宽约2米左右的石头,侧面雕刻一个鹞子的鸟图腾(图四)。而这个鹞子图腾,是秦人的农业种植的象征(。秦人由大业开始进入到父系氏族社会,原属于以鸟为图腾的氏族。大费既是秦族祖先,也是养鹞人的祖先。作为驯服鸟兽的秦人先祖,对鹞子的驯服,具有保护农业生产的功能。秦人不只是善于养马,而且也善于农耕,精于手工业。秦姓人的族徽里上面是玄鸟,这个玄鸟作为秦人的吉祥物,我以为可以是青鹞,可以是燕子,可以是朱雀,可以是凤凰。燕子是秦族人的神鸟,"燕子殒卵"生伯益,秦人的祖先是有蟜氏之女华,她吞燕卵生伯益,伯益为秦人男性祖先。其女性祖先为有蟜氏之女华。在这块石头的上部可以隐隐约约看到两只燕子相互依偎在一起的图形(图五)从石头的迹象推断,应该还有文字,可惜经过近三千年的风化已经无法辨认。

图三,丰斗石,侧面有一个鹞子图形,是秦人农业保护神鹰鹞

图四正面右上方有一对亲昵的燕子,只有在偶然的天气条件下才能拍摄到

4、秦西畤石质祭祀品中的“骝驹”

在莲花石祭坛前,有一块上面刻有“马”字的巨石,在特定的时间可以明显地看到石头上面的“马”字。 这个“马”字,是对白帝少昊的祭祀之物,《史记·封禅书》载:“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皞之神,(前770年)作西畤,祠白帝,其牲用骝驹黄牛羝羊各一。”骝驹黑鬃黑尾巴的红马,黄色的牛,公羊各一。有了这个说法,我们就可以了解,那个写着马字的石头,就是奉献给秦人祖先白帝少昊的骝驹。

图五,祭品骝驹,马字在下午时分拍摄时清晰可见

5、莲花石上的黄龙轩辕

黄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史记·天官书》言:“轩辕黄龙体”。《归藏·启筮》说鲧、“化为黄龙”。大禹之母是“修巳”,修巳的意思就是一条长蛇。《山海经·海内经》郭注引《启筮》云“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是前承《吕氏春秋》而又加三岁不腐,化为黄龙云云。《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裴駰集解:“号有熊。”司马贞索隐:“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犹神农火德王而称炎帝然也。”

在西畤少昊祭坛的前面,有一块长约十二米的石头,形状如龙,就是秦人信仰中的黄帝轩辕的化身,它居于西畤之中宫,少昊祭坛之前,这也符合五行『中央黄为土』的说法。五行思想将黄龙看做是五龙之一,是四大神兽之外的“第五灵”,居于四灵之长。作为五方圣兽之一的黄龙,地位高于其他神兽,因此居于祭坛之前,位居五神兽之中央。王充《论衡·验符篇》:“黄为土色,位在中央,故轩辕德优,以黄为号。东方曰仁,青龙,东方之兽也,皇帝圣仁,故仁瑞见。皇帝宽惠,德侔黄帝,故龙色黄,示德不异。”

图六,黄龙的后半部分

图七,黄龙的前半部分

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本姓公孙。生长于姬水(古姬水在今河南新郑)黄帝之滨,故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省新郑市轩辕丘),故号轩辕氏。少典之子(少典:一说是部族名,一说是人名)。以土德王,土色黄,故称黄帝。秦人的祖先少昊的父亲是黄帝。黄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秦人先祖少昊即是得姓的十四人之一。少昊为己姓,少昊,本名姬己挚,又名玄嚣,黄帝长子。在秦人的信仰中,黄帝属于中央枢纽之帝,后来的五行说也应当来自于秦人的信仰。《礼记·月令》:“(季夏之月)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史记·天官书》:“黄帝行德,天夭为之起。”张守节《史记正义》:“黄帝,中央含枢纽之帝。”

黄龙在古代是皇权象征,也是黄帝的化身,和它对应的天上星宿是轩辕星。轩辕星在鬼宿、柳宿、星宿的北面,有轩辕十七星。

6、女脩吞玄鸟之卵而生大业的石雕

这是秦姓人家的族徽,在秦西畤的莲花石,这种族徽也隐隐约约地在石雕中体现出来。莲花石有一块巨石,上面隐隐约约可以看到玄鸟卵生的图形,而玄鸟卵下则是人的生殖器,表现着生产的痛苦和喜悦。

图八,玄鸟孕卵的石雕

在这块隐隐可见的巨石下面,还有着如同玄鸟卵的石坑,这些石坑是一串,就像串起来的鸟卵。这也是秦人历史神话的艺术再现。

《史记*秦本纪》:“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女脩织,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这些石雕形象地表现了女修陨卵生大业的场景。

7、鱼石与四象之一的青龙

在莲花石的东面约500米左右的地方,有一巨石,长约十二米,当地百姓称为鱼石,这正是镇守西畤的青龙。《白虎通义》云:“其神勾芒者,物之始生,其精青龙。”与传说中的苍龙颇为相似。

四象中的青龙是代表东方的灵兽,青龙既是名字也是部落种族,青龙的方位是东,左,代表春季。《巫咸占》曰:五星入二十八宿宫,中外宫同。表春季。在中国二十八星宿中,古人将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组合想象成为龙的形象,按阴阳五行给五方配色之说,东方属木为青色,故名“青龙”。传说中,青龙身似长蛇、麒麟首、鲤鱼尾、面有长须、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帝王世纪》帝喾“以句芒为木正,祝融为火正,蓐收为金正,玄冥为水正,后土为土正。是五行之官分职而治诸侯......” <山海经·海外东经> 说:“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云:“木正,曰句芒。”如《礼记·月令》云:“孟春之月,其帝太暤,其神句芒,余春月皆然;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余夏月皆然;孟秋之月其帝少暤,其神蓐收,余秋月皆然;孟冬之月其帝颛顼,其神玄冥,余冬月皆然。”郑玄注曰:“句芒,少皞氏之子,曰重,为木官。”朱熹注曰:“大皞伏牺,木德之君。句芒,少皞氏之子,曰重,木官之臣。圣神继天立极,先有功德于民,故后王于春祀之。”《吕氏春秋·孟春》:“其帝太皞,其神句芒。”高诱注:“太皞,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号,死祀于东方,为木德之帝。句芒,少皞氏之裔子曰重,佐木德之帝,死为木官之神。”

东方的天帝是太昊伏羲,辅佐之神是少昊长子重,代表圣兽是青龙。嬴重有着人的面孔,鸟的身体,脸是四四方方的,经常穿着白色的衣服。古籍中多称句芒,手持圆规状法器,出行驾驭两条飞龙。是伏羲的属神,和东方天帝伏羲共同掌管东方春天,主管树木发芽生长和太阳升起的扶桑之地,可以主宰万物生长、农业丰收,兼任着生命之神,并以增寿方式奖励那些多有善举,曾为国家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如果某人多行善事,对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句芒就会给他增加寿命。

莲花石作为秦襄公建立的西畤,正是按照四象的要求,在东、西、南、北分别建立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石雕,四象俱全,少昊畤坛处于中央。象征东方苍龙的就是被称为鱼石的巨石。鱼石的东面看是一条长约十二米的鲤鱼,西面看是一条卷曲的巨龙,由三角状巨石组合而成,与传说中木神出行驾两条龙,拿圆规一样的法器掌管天地万物也吻合。

图九,鱼石,象征传说中的青龙。象征东方天帝伏羲和属神句芒

图十,鱼石的头部,传说中的青龙麒麟首、面有长须、犄角似鹿。

图十一,这是鱼石的背面,形状如卷曲而卧的巨龙,全部用三角形石头组合而成,象征东方之神句芒使用的工具规矩。

青龙对应天上的东方七宿。在中国二十八星宿中,古人将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组合想象成为龙的形象,按阴阳五行给五方配色之说,东方属木为青色,故名“青龙”。

8、龟石与玄冥之神

北方玄武位于莲花石少昊祭坛的北面约三千米左右,形如乌龟,当地人称之为龟石。龟石坐北向南,在一小山之上,面前是一条沟,沟底是当地人称之为黑水泉的一个水池。黑水泉和龟石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玄武崇拜物。龟石是秦西畤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后来汉高祖设立的北畤的滥觞。在西畤中处于北方位置,符合玄武为北方之神的五行思想。

图十二,龟石, 象征北方天帝颛顼和属神玄冥

龟石在古代神话里有多重含义,代表北方天帝颛顼和辅助之神水正修和熙,而修和熙则是少昊的两个儿子。《礼记月令》:"﹝孟冬、仲冬、季冬之月﹞其帝颛顼 ,其神玄冥 。"《楚辞·刘向<九叹远游>》:"就 颛顼而敶词兮,考玄冥於空桑 。" 王逸注:" 玄冥 ,太阴之神。" 唐李白《大猎赋》:"若乃严冬惨切,寒气凛冽,不周来风,玄冥掌雪。" 《左传·昭公二十九》曰:“少昊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及熙为玄冥,世不失职,遂济穷桑,此其三祀也。”东汉王充《论衡》说:“周弃曰,“少昊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大木反(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当作“木及水”,意思应当是他们确实能管理金、木和水)。使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及熙为玄冥,世不失职,遂济穷桑,此其三祀也。社稷五祀“所述五祀,即讲这五行之官的来历。

玄武是四象之一。玄武又称玄冥,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  玄武为四方之神中的北方之神。最初的冥间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

玄武是少昊儿子修和熙。《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社稷五祀“所述五祀,即讲这五行之官的来历。少暤氏四叔重、该、修、熙“实能金、木及水”,所以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与熙为玄冥,也就是木正、金正、水正的称呼。

玄武在五行中代表水神。在五行中北方属于水,因此之故,北方之神也即是水神。龟又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龟),王逸《九怀章句》说:"天龟水神"。《后汉书王梁传》:"玄武,水神之名"。玄武负责管理风雨。《重修纬书集成》卷六《河图》:"北方七神之宿,实始于斗,镇北方,主风雨"。这个地方的黑水泉也是当地百姓天旱祈雨时取水的地方。

9、张口石与西方之神蓐收(白虎)

张口石位于莲花石即秦少昊祭坛的西约五里的位置,在秦西畤中属于西方圣兽白虎。根据五行学说,它是代表西方的灵兽,因西方属金,色白,故称白虎。

图十三,张口石,西方白虎,象征西方天帝少昊和属神蓐收

白虎代表少昊的长子蓐收。《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及熙为玄冥。世不失职,遂济穷桑。”蓐收,少皞之佐也。楚辞大招云:“魂乎无西,西方流沙,漭洋洋只;豕首纵目,被发鬤只;长爪踞牙,俟笑狂只。”王逸注:“此盖蓐收神之状也。”在古代神话传说中,秋神蓐收是为白帝少昊的辅佐神,也是少昊的儿子,春神句芒是他的哥哥。《山海经·海经新释卷二·山海经第七·海外西经》里记载: 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郭璞曰:“金神 也;人面、虎爪、白毛,执钺。见外传。”按照这个说法,蓐收的模样长得很怪,人脸虎爪,遍身白毛,左耳有蛇,手里握着一把大板斧,乘着两条龙。

少昊与蓐收,既是父子又是君臣,故两座牌坊同时在西岳庙出现。他们父子共同治理着西方大地,《山海经》又说∶"蓐收住在泑山"。少昊居住在“长留山”(太阳在此驻留的意思)。长留山不远有座“泑山”(昏暗黝黑的意思),就是秋神蓐收的居处。泑山是太阳西入的地方,太阳运转至此,白昼让与黑夜。这山南面多美玉,北面多雄黄。在山上可以望见西边太阳落下的地方,那时的光气乜是圆的。管太阳下去的神叫红光,据说这就是蓐收。

白虎代表的季节是秋季。蓐收为秋神,主管秋收科藏。据《淮南子·天文篇》载"蓐收民曲尺掌管秋天……"也就是说他分管的主要是秋收科藏的事,所以望河楼前有"蓐收之府"牌坊。《吕氏春秋孟秋篇》:“其神蓐收”,高诱注云:“少皞氏裔子曰该,皆(实?)有金德,死托祀为金神。”《礼记·月令》“孟秋之月,日在翼,昏建星中,旦毕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幼学琼林》:”“西方之神曰蓐收,当兑而司秋,庚辛属金,金则旺于秋,其色白,故秋帝曰白帝。”

白虎代表西方,是西方的神明。尚书大传云:“西方之极,自流沙西至三危之野,帝少皞神蓐收司之。”《淮南子·时则训》: “西方之极,自昆仑绝流沙、沈羽,西至三危之国,石城金室,饮气之民,不死之野,少皞、蓐收之所司者,万二千里。《淮南子·天文训》“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执矩而治秋。”蓐收辅佐白帝少昊,主管着从昆仑山向西横渡流沙与沉羽(就是弱水了,意思是连羽毛在水上都要沉没下去,水力托不住羽毛,所以弱水也叫沉羽。“沈”,是“沉”的古写),向西到三危国、西王母居住的地方,不死之野,一共一万两千里的地方。而且蓐收手拿曲尺(矩)治理

白虎象征着威武和军队,是战伐之神,所以古代很多以白虎冠名的地方都与兵家之事有关,例如古代军队里的白虎旗和兵符上的白虎像。 白虎一般出现在汉代画像石墓的墓门上,或与青龙分别作为单独画像刻在墓室的过梁两侧,用以辟邪。《风俗通义》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

白虎代表刑罚。金正是五行官之一。执行刑罚需要金属制作的刀斧剑戟戈矛之类的刑具,民俗认为金之气正直而浩大,故金正就是执行刑罚的长官,金神蓐收就是金正,负责主管刑戮。所以我们看到的《国语·晋语二》当中对蓐收的相貌的描述,就是人面、白毛、虎爪,拿着大斧头,而且史嚣(一个史官)还说蓐收是“天之刑神”。

白虎蓐收还是主管日落的大神。《西山经》:“泑山,神蓐收居之。其上多婴短之玉,其阳多瑾瑜之玉,其阴多青雄黄。是山也,西望日之所入,其气员,神红光之所司也。”蓐收居住在泑山,管理日落。山上盛产一种可用作颈饰的玉石,山南面到处是瑾、瑜一类美玉,而山北面到处是石青、雄黄。站在这座山上,向西可以望见太阳落山的情景,那种气象浑圆,由天神红光所主管。

白虎代表的星宿是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计有五十四个星座,七百余颗星,它们组成了白虎图案。

10、南方之神兽朱雀

朱雀,亦称“朱鸟”,古代神话中的南方之神。又可说是凤凰或玄鸟。朱为赤色,像火,南方属火,故名凤凰。它也有从火里生的特性,和西方的不死鸟一样,故又叫火凤凰。《淮南子》:“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执衡而治夏。其神为荧惑,其兽朱鸟,其音徵,其日丙丁。”按照五行思想,南方属于火,它的主宰是炎帝,朱明是它的辅佐大臣,朱明手拿衡器管理整个夏季。荧惑是南方的护神,朱鸟是它的代表兽,它在五音中属于徵音,日干用的是丙丁。

图十四,凤凰石(朱雀)之一,象征南方天帝炎帝和属神祝融

莲花石石雕群落的范围为十平方公里左右,少昊祭坛居中偏东,就是莲花石,上有黄龙,莲花石东有青龙,北有玄武,西有白虎,南有朱雀。与北玄武有泉水相似,朱雀对面也有火,火是朱雀产生并飞腾的物质,就像水是玄武生存的环境一样,有朱雀产生的火,必有涅槃而生的朱雀。

图十五,凤凰石之二

朱雀处山谷,一对引颈嘶鸣的凤凰鸟面向南方,正对着山头的火焰,做展翅欲飞状。这一对朱雀应当是一雌一雄,雌为凤,雄为凰。这两只凤凰鸟石雕的侧面还有羽毛状石块,显示着凤凰鸟展翅欲飞的雄姿。

五方圣兽里的四个,即黄龙、青龙、玄武、白虎都建在山头,为什么朱雀却建在山谷?《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七回答了这个问题:"南方朱雀,众禽之长,丹穴化生,碧雷流响,奇彩五色,神仪六象,来导吾前。"朱雀是所有禽类动物中最高贵的鸟,是众鸟之王,它在丹穴中化生出来,因此,居于山谷就顺理成章了。而丹穴,就是南方当日之下的地方,《尔雅·释地》:“岠 齐州 以南,戴日为 丹穴 。”《淮南子·氾论训》:“ 丹穴 太蒙 。” 高诱 注:“ 丹穴 ,南方当日之下也; 太蒙 ,西方日所入处也。”《隋书·天文志上》:“南戴日下,所谓 丹穴 也。”《山海经·南山经》:“ 丹穴 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 汉 张衡 《东京赋》:“鸣 女牀 之鸞鸟,无 丹穴 之凤皇。” 唐 陈子昂 《鸳鸯篇》:“凤凰起 丹穴 ,独向梧桐枝。”后以“丹穴”为凤凰的代称。 在凤凰所处的山顶,还有一处神奇的景观,正是所谓“戴日为丹穴”,“当日之下”“南戴日下”。这三处景观都与古代文史资料不谋而合,这不得不说秦人在秦襄公设立西畤的时候,已经在哲学、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请看下图,远远望去,夕阳照耀下的一个圆形石,恰恰就是一个太阳。

图十六,“南戴日下,所谓丹穴”,丹穴之上的太阳竟然也在山顶

凤凰是众多禽类动物特征的集合体。《尔雅·释鸟》:“凤,其雌皇。”郭璞注:“凤,瑞应鸟。鸡头,蛇颈,燕颌,龟背,五彩色,其高六尺许。”《说文》:“凤,神鸟也。天老曰:凤之象也,鸿前、鳞后、蛇颈、鱼尾、鹳嗓鸳思,龙纹、龟背、燕颌、鸡喙。”《尔雅翼》解释:“鸿前者,轩也。麟后者,丰也。蛇颈者,宛也。鱼尾者,岐也。鹳嗓声,椎也。鸳思者,张也。龙纹者,文也。龟背者,隆也。燕颌者,方也。”从以上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凤凰形象特征:形体甚高,约六尺至一丈;具有柔而细长的脖颈(蛇颈);背部隆起(“龟背者,隆也”)喙如鸡,颌如燕;羽毛上有花纹;尾毛分叉如鱼;以植物为食('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雌雄鸣叫不同声;(雄曰“即即”,雌曰“足足”。)结集为群,来则成百;不善飞行。凤鸟穴居(居“丹穴”、“风穴”);足脚甚高(体态如鹤),行走步态倨傲而善于舞蹈(凤鸟别名“鵔 ”,字从“踆 ”,徐锴注:“踆 ,行步舒迟)。传说凤凰共有五类,即五凤。《太平御览卷九百一十六 *羽族部三》“太史令蔡衡曰:凡像凤者有五色,多赤者凤,多青者鸾,多黄者鵷雏,多紫者鸑鷟,多白者鸿鹄。”有学者认为,从甲骨文、金文记载考证,商周之际,凤凰虽少见,但并非不存在。这种鸟类便是大鸵鸟。它体态巨大,与古人对凤凰的描述相吻合。鸵鸟脖颈细而柔长(蛇颈),背部隆起(龟背),喙如鸡,颔似燕,尾毛分叉如鱼,羽毛有花纹(龙文),呈红、褐、青、白、灰、黑诸色(“五色备举”),并以植物为食,穴居,善叫,足脚甚高(鹤脚),步态倨傲而善舞,等等。可见凤凰崇拜起源于上古石器时代的鸵鸟,即太阳神图腾。学者何新1987年和2004年发表的「谈龙说凤」一书认为:龙的原型动物是大型爬行类,主要是鳄鱼及巨蜥,凤凰的原型动物是大型鸟类,主要是大鸵鸟。上古三代以前,中国古陆气候暖湿,此二类动物在中国大陆多所存在,旧石器新石器遗址都有鳄鱼及鸵鸟化石鸵鸟蛋壳化石的发现。

南方之神祝融据汉代《白虎通》说,祝融“其精为鸟,离为鸾。”《卞鸦·绛鸟》注曰:“凤凰属也”。可见,祝融也是凤的化身。

祝融本是颛顼氏的后代,本名重黎,也叫吴回,祝诵,祝和。相传帝喾高辛氏时,他在有熊氏之墟(今新郑)担任火正之官,能昭显天地之光明,生柔五谷材木,以火施化,为民造福。帝喾乃命曰"祝融",死后为火官之神。祝融是火官,即火正。《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曰:“火正曰祝融”,火正,就是掌管火的官员,神话中的火神祝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步演化成了司火的官职。《汉书·五行志上》一书说:“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国语·郑语》:“夫 黎 为高辛氏火正,以淳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吕氏春秋·孟夏》:“其神 祝融 。”高诱注:“ 祝融 , 颛顼氏 后, 老童 之子, 吴回 也,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官之神。” 唐张说《蒲津桥赞》:“飞廉煽炭, 祝融 理炉。” 清赵翼《八月二日天宁寺旁巽宫楼火》诗:“趋观乃知此楼毁,刹竿突兀招 祝融 。”

祝融是夏官。《晋书》有记载:"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这句话明确的告诉我们祝融是夏官的官名。除了《晋书》以外《左传》也有祝融是夏官官名的记载。所以《左传》所说的火正曰祝融,意思就是夏官的官名叫祝融。《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里面提到的木正即春官,火正即夏官,金正即秋官,水正即冬官。

祝融为南海之神。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考於传记,而南海神次最贵,在北东西三神河伯之上,号为 祝融 。

朱雀又是星宿名。二十八宿中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的总称。《书·尧典》“日中星鸟” 清 孙星衍 疏:“经言星鸟者,鸟谓朱雀,南方之宿…… 郑康成 之意,南方七宿,总为鸟星。”

11、秦祖庙与莲花石的距离也佐证了这里就是秦人的西畤

作为秦襄公的祖庙在今天水市秦州区秦岭乡梨树坡村与陇南市礼县红河乡北边交界处,西垂宗庙遗址王家東台所在地的庙山上。1917年发现一尊平底青铜器,后经国学大师王国维、天水著名学者冯国瑞等考证系先秦祭器。冯国瑞按其上铭文大意暂定器名为“秦公簋”。2000年后,礼县西垂文化研究会陈泽先生花费十年功夫,断定该器为秦襄公时代的秦宗庙祭器遗物。铭文内容是秦襄公给自己的父亲秦庄公及其他十一位先祖写的一篇祭文。铭文歌颂了十二位先祖为周王室在西戎保业兼而开拓了秦版图的丰功伟业;记述了襄公奉周宣王之命在西犬丘之地设立西畤、建立宗庙,对白帝和秦先祖进行祭祀的缘由。同时也表达了秦襄公欲建立霸业、统一天下的宏愿。秦公簋器的铸造年代应该在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建立秦国的当年。

秦襄公建立的祖庙,就是出土秦公簋的地方,天水市秦州区秦岭乡梨树坡村与陇南市礼县红河乡北边交界处,西垂宗庙遗址王家東台所在地的庙山。所谓的庙山,就是秦襄公建立的秦先祖庙所在的山。西垂祖庙和西畤之间的联系有以下两点:

一是二者都是秦襄公为庆祝秦成为诸侯而建立。《史记·封禅书》:“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皞之神,作西畤,祠白帝,其牲用駵驹、黄牛、羝羊各一云。其后十六年,秦文公东猎汧渭之间,卜居之而吉。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其口止于鄜衍。文公问史敦,敦曰:'此上帝之征,君其祠之。’于是(前756年)作鄜畤,用三牲郊祭白帝焉。”从以上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秦汉六畤的设立时间是:秦襄公八年(前770年)在西垂,作西畤,祠白帝。而秦公簋根据内容也可以断定铸造年代应该在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建立秦国的当年。也就是说,秦公簋和西畤是同一年为庆祝秦成为诸侯国而同时建造。

二是二者的距离符合周礼“郊祀上帝”的祭祀要求。西垂宗庙遗址王家東台所在地的庙山到莲花石、张口石的直线距离,是60里路,恰恰是“畤郊上帝”的范围。

君王的祖庙设在都城,祖庙的规模,在《周礼》中有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二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天子祭祖的七庙就是祭始祖、高祖、曾祖、祖、父的五庙加上祭祀远祖的昭穆二庙。祖庙的位置,按《周礼》规定:“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就是说在王城中,祖庙的位置应在宫城的左方(东侧),虽然早期的帝王祖庙没有一座留存下来的,但是从周礼的规定中,祖庙的位置是确定的。而畤郊上帝的畤祭,即后世所谓郊祭,则必须设立在距离都城五十里至百里左右的郊外。

《史记·封禅书》:“自古以雍州积高,神明之隩,故立畤郊上帝,诸神祠皆聚云。盖黄帝时尝用事,虽晚周亦郊焉。”《周官》:“自古以雍州积高,神明之隩,故立畤郊上帝,诸祠皆聚云。”《汉书·郊祀志》:“自古以雍州积高,神明之隩,故立畤郊上帝,诸神祠皆聚云。盖黄帝时尝用事,虽晚周亦郊焉。”从这些记载看,所谓的畤祭,就是后代所称的郊祭,即郊天之祭的大规模祭祀活动。所谓畤,就是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处所。《說文》:“天地五帝所基址祭地也。”《史記·秦本紀》“祠上帝西畤。”

所谓郊,就是周人的郊天,在地势较高处祭祀天帝。《说文·邑部》“郊”下曰:“距国百里为郊。”又据《司马法》说:“百里为远郊,近郊五十里。”据此说,则郊坛当在国之近郊。

秦国从襄公立国开始,到秦献公设立下畤止,一共设立了五畤。其中鄜畤、上畤、畦畤、下畤四畤都知道具体的地点,只有西畤的具体位置不清楚。而莲花石、张口石石雕群落的发现,为解开这一秘密提供了证据。

公元前766年,秦襄公讨伐犬戎,死在岐山。其子秦文公继位。秦文公在位时间长达五十年,从他开始,秦国设史官以纪事;他的政绩主要有击败西戎,收编周朝遗民,扩地至岐(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以西;制定罪诛三族的刑法。在《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记载:“文公元年,居西垂宫。”“三年,文公以兵七百人东猎。”“四年,至汧渭之会。曰:“昔周邑我先秦嬴於此,后卒获为诸侯。”乃卜居之,占曰吉,即营邑之。”也就是说,在他继位后的第四年,国都从西垂东迁到岐山(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在鄜城(今陕西省洛川县东南)设立鄜畤,祭白帝。从此,秦国国君对白帝的畤祭,应当就从西畤转移到鄜畤进行了。

“畤郊上帝”是在郊外的畤祭祀天帝的简称。古代天子都自称受命于天,所以,对天帝的祭礼是相当隆重的。相传郊天始于有虞氏时代,夏商两代均有祭把。西周时对郊天的记述较为具体。《逸周书·作洛》称:周代在国都外五十里的南部营建郊天祭坛。《周礼.春官大宗伯》称,郊天由大宗伯执掌,“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祀司中、司命、飌师、雨师,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貍沈祭山林川泽,以辜祭四方百物。以肆献祼享先王,以馈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禴夏享先王,以尝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初学记》卷13称:“祭天日燎柴。”可见,郊天的祭祀,是要点燃柴堆,把祭品燃烧后直达上天。关于郊天的时间,《左传·襄公七年》称:“启蛰而郊,郊而后耕。”这里的“郊”,指的就是郊天,郊天在启蛰(古代节气名,当时尚未具备二十四节气)后举行。汉代以后的郊天祭礼,又大都在冬至时举行。据《宋史·礼志二》记述:汉代郊天一般在冬至日丑时开始举行。丑时为深夜,深夜在祭坛上炳柴,帝王率领群臣拜把上帝。汉代以前,三代另有“迎气”的活动,即认为五天帝掌管春、夏、季夏、秋、冬五个季节。每季节到来之时,在郊外举行迎接五天帝的祭祀,这就是“迎气”。

郊天的祭祀,即畤祭,也是古代帝王家天下的象征,除了天子,其他任何人不得举行郊天活动,否则即被指责为“僧越”。也就是说,当时只有周天子才有祭祀天帝的资格,而秦襄公刚刚被周封为诸侯,就建立西畤,祭祀五方上帝,这按照周礼是一种潜越行为,但是,处在西戎包围中的秦国国君,周礼对他们的约束,可能影响极为有限,再说,秦人设立西畤,也有号召被周王朝夺取天下的殷商后裔,为这些散落各地的东夷部落后裔,为信奉鸟图腾的少昊子孙树立旗帜,推翻周王朝统治,恢复祖先荣光的远大志向。

结论

综上所述,经过一年多的考察,我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朱圉山莲花石周边约十公里范围内的石雕作品,是秦人的西畤,时间约在秦文公东迁雍城前的秦襄公时期。

2、西畤开秦汉雍城五畤之滥觞,秦文公东迁汧渭之会,在都成东北建祭祀白帝少昊的鄜畤,秦宣公即位后在雍地渭河南建密畤祭祀青帝,秦灵公即位后建上畤祭祀黄帝,建下畤祭祀炎帝。汉高祖称帝后认为自己是黑帝,建北畤祭祀黑帝。而这五畤在莲花石西畤中都具备了雏形。

3、秦西畤的具体地点史无记载,只知道是在秦襄公时期,地点在上西县。而朱圉山恰恰就在西县的范围之内。

4、秦西畤的石雕是最早的最大的祭祀石雕群落,具有唯一性。展现了秦人祖先高超的建筑艺术和雕塑艺术。这些建筑和雕塑如何完成,有待于探索和研究。

(0)

相关推荐

  • 五方上帝

    五方上帝,指的是:东方青帝太昊(伏羲),南方赤帝神农(炎帝),中央黄帝轩辕,西方白帝少昊,北方黑帝颛顼.五方上帝是根据先天形成的五德始终论而来,所以被称为五人帝,他们又代表了人间王历代朝兴盛衰亡的命数 ...

  • 如果上古通天神树

    今天来聊聊上古通天神树-建木.在山海经中就有关于建木的记载,内容大意就是说建木生长在西南的都广之野,据说这里是天地的中心,是被上天优待的一个地方,一年四季都能播种百谷,这里长出来的米.粟.豆.麦都像膏 ...

  • “绝地天通”改变中国的神话,没有他将没有黄巾起义,甚至三国

    话说这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古今多少事,滚滚长江都是水. 在这汹涌澎湃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令人神往的故事,其中独有"三国",最是引人注目,可以说老幼妇孺无人不知,无人 ...

  • 中国文化基本常识------五帝

    原始意义上的五帝是指远古五方上帝,后增补黄帝公孙轩辕(也称姬轩辕 )等五位上古部落首领作为"五帝".  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出自<吕氏春秋> 五帝之首:太皞,一 ...

  • 《水经注》里的朱圉山

    △朱圉山在天水北,冀城南. 即冀县,山有石鼓,<开山图>谓之天鼓山.九州害起则鸣,有常应.又云:石鼓山有石鼓,于星为河鼓,星动则石鼓鸣,石鼓鸣则秦土有殃.鸣浅殃万物,鸣深则殃君王矣. 朱圉 ...

  • 郭强《朱圉山颂》

    朱圉山,秦岭西延之余脉,虽然它没有华山的雄伟壮观,泰山的巍峨秀丽,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也没有留下太多的名篇.其貌不扬,朴实无华或许是朱圉山最真实的写照! 褚红色的山崖,在夕阳的映照下,是那么的娇艳 ...

  • 旧文重发:《甘谷县朱圉山莲花石石雕群落中的朱雀石》

    朱雀,亦称"朱鸟",古代神话中的南方之神.又可说是凤凰或玄鸟.朱为赤色,像火,南方属火,故名凤凰.它也有从火里生的特性,和西方的不死鸟一样,故又叫火凤凰.<淮南子>:& ...

  • 对莲花石、张口石是秦人西畤质疑的答复

    对我提出的莲花石.张口石是秦人西畤观点,许多和我接触的朋友,有的当面提出过质疑,有的可能是为了给我面子,不是直接质疑,而是以迂回的形式提出质疑,例如说大自然的石头无奇不有,出现各种形状都不奇怪.有的说 ...

  • 沈建华:楚简秦人西迁“朱圄”原因及有关地理

    去年李学勤先生发表了有关<清华简关于秦人始源的重要发现>文章,属清华战国楚简第二册<系年>简中一段,讲述了"成王伐商奄,杀飞廉,西迁商奄之民于朱圄".这个重 ...

  • 八百里秦川崛起之谜:犬戎灭西周时,秦人是助幽王还是反幽王?

    一 从西周覆灭的公元前771年,到<春秋>记事的公元前722年间,中国这块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可是由于史料匮乏,这段时期内的很多重要历史事件后人都不甚了了,酿出诸多误会. 秦国的发 ...

  • 方言“坛场”所表达的秦人畤祭文化

    甘谷方言里有一个常用词:"坛场",是形容设置的人数较多的活动场所.这是一个典型的反映秦文化元素的方言词,其来源是秦人开始的畤祭文化. 畤是秦汉时期国家用来祭祀天地和五帝的重要场所. ...

  • 七夕节探秘:甘肃西和乞巧节,流传在西汉水上游的秦人遗俗

                                  西和乞巧:祭祀织女的仪式             保存在甘肃西和县的乞巧风俗,被人们称之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          &q ...

  • 秦人先祖居于东方,经历了从东夷到西戎的漫长岁月

    原创历史沉淀的理性2021-01-12 11:02:39 秦人起源有东夷说和西戎说两种.我更倾向于东夷说,秦人起源于东方. 1.秦之先,居于东方.<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之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