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诠:说戏画

说戏画

初见关良的戏画,觉得不怎么样。造型不准,太丑;颜色不美,太直艳;技法不高,像儿童蜡笔画,没啥难度。仔细瞅瞅,又觉出这画中人物的身架、眉眼处处透着“可爱”,就是这点“可爱”,让我虽不佩服他,却牢牢地记住了他,一“记”三十多年。

关良戏曲人物

今天再看关良,这“可爱”陡然丰厚起来。面对他的画,有一种酣厚饱满的气流直塞眼眶,忍不住地疼。那种感觉,仿佛吃四川火锅,越麻辣越想吃,上瘾。关良早年留学海外,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自然是很“会”画画的。后来洗尽铅华,专事国画戏曲人物。大半生蹉跎坎坷,借舞台上的“戏”来浇自家心中块垒,是一种精神与灵魂的“回归”。这时的大巧若拙,不单单是风格,其实更是资格。

韩羽戏曲人物

韩羽空灵、闲逸、曼妙,稚态幽默。他似乎更愿意用细细软软的线条轻盈地刻划自己的“满腹心事”。着色呢,有时淡淡一抹,有时则浓墨(或浓红、或浓绿、或浓紫)破锋干擦。若说关良画的是戏的拙趣、拙劲儿,要的是戏“魂儿”,那么,韩羽的笔墨则全在一个淡淡的“趣”字上。这“趣”里,既有文人墨客的诙谐,也有山野村夫的狡黠。

林风眠戏曲人物

关韩二位,把画家习惯炫耀的“技术”,全摘除干净了。一位由“拙”生“趣”,剔剜着画里画外的“魂儿”;一位由“稚”成“趣”,酝酿着是戏非戏的“味儿”。

丁衍庸戏曲人物

林风眠与丁衍庸的绘画经历大致与关良相仿佛,创作路数却大不相同。林丁二位用点线构图对热热闹闹的戏曲画面做了理性的“冷”处理,从戏里到戏外,全部符号化了,追求的是抽象美。不同的是,林画的是西式符号,冷幽,荒寂;丁画的是中式符号,简易,洒脱。

高马得戏曲人物

高马得是又一位画戏能手,作品量大题广。与以上诸家相比,专意在戏“里”做工夫,有点像舞台速写,惟妙惟肖,灵动摇曳,只是气局稍嫌局促。

朱新建戏曲人物

大丰朱新建,天生大才。虽师承马得,其画风却更近关韩。只是纵逸恣肆的点画线条,却浸透了秦淮河畔的六朝烟水,绵绵湿湿自有乾坤。韩羽曾借李世民评魏征语,拈出“妩媚”二字说大丰,说自古以来“妩媚”二字,男人也是当得起的。此等话语,与其说是知根知底的老友间英雄相惜,更不如说是韩老先生的夫子自道。新建是粗眉大眼的汉子,惯用大刀板斧,杀杀砍砍的招式里掩不住侠骨柔肠,自有“妩媚”的一面。而韩羽自己呢,仿佛江湖上隐退多年的武林高手,瘦骨嶙峋,匕首也懒得带,只拿一把破纸扇,眼皮也不抬,随便晃荡一下,就“妩媚”得不行呵。

于明诠戏曲人物

书法屋公众平台

微信:shufawu

投稿:tougao@shufawu.com

网站:www.shufawu.com

长按下载·墨池APP

(0)

相关推荐

  • 【砚边谈艺】韩硕:画中有戏,戏画有意

    同为中国的传统艺术,戏曲与书画结缘甚久,由此衍化出了戏画,这个中国画中独特的跨界艺术.画中有戏,戏画有意:戏趣墨韵,相映成趣. 在海上画坛,韩硕先生的戏曲人物画造诣深厚.独树一帜,可以说,对京剧的酷爱 ...

  • 于明诠:书法的文化特质正在被美术画所悄悄置换

    当代书法创作两个倾向 当代的书法创作,从参与的人数,从作者们在参展的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技法水平.技法的娴熟度看,我觉得普遍意义上说毫不逊色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这是我们应该充分肯定的,这也是今天书法教 ...

  • 于明诠 |艺术之花的生命基座—黄宾虹、林散之、陶博吾艺术心解

    主讲人:于明诠 讲座时间:2021年5月10日19:00-21:30 主办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办.书法系 讲座地点: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309(云南师范大学 ...

  • 于明诠的“自以为是”体书法,确实有点小脾气

    老夫不懂书法,更有眼不识泰山,对于同是山东老乡的于明诠除了膜拜就是佩服,看了于先生自己写的文章<艺术就是要有点"自以为是">,忽然醍醐灌顶,原来艺术也是可以走捷径的.中 ...

  • 想哪儿说哪儿---还是看好于明诠

    整理藏品,成规模存在的不太多,于明诠是其一. 于明诠能成何等样人物,怕是谁都不敢下结论吧? 不是失去信心,是市场这东西太魔性,没法驾驭. 当代"名家"被市场大面积淘汰或边缘化是趋势 ...

  • 戈宝栋:戏画缘

    戈宝栋,男,1936年生,江苏东台人.中国画家,高级讲师,副教授,戏剧评论家.著名国画家戈湘岚之子,翻译家戈宝权之堂弟.196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受名师潘天寿.诸乐三.顾坤伯.邓白的授授 ...

  • 于明诠:解读苏轼《黄州寒食帖》

    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 ...

  • 那一场月影花光的春梦——观张锦平《贵妃醉酒》戏画作品随感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那一场月影花光的春梦 --观张锦平<贵妃醉酒>戏画作品随感 罗晓雪 那年在百花亭畔,他约她一起赏花饮酒. 她等了很久,可他一直没有来.         后来她喝醉了, ...

  • 于明诠:碑帖之争与墓志书法审美

    碑帖之争与墓志书法审美 一.碑.帖及碑帖之争 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作书的材料无非两大类,一是丝帛,二是竹木,故有"书于帛者曰帖,书于竹木者曰简册"的说法.造纸术发明之后,帛与缣 ...

  • 中国戏画,很中国!

    作者:张 震 配图:王叔晖 中国是戏曲大国,戏曲史有二千多年,戏曲的表演形式有三百六十多种,戏曲剧目数以万计. 中国最早有戏曲可以追溯到先秦,最早有类似戏画的作品是在汉代后期,在洛阳发现的汉墓中就有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