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让广场舞不再扰民,终于有解了吗?
作者:邢妍妍
近年来,广场舞已成为众多中老年人热爱的一种运动方式。它不但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也让这一群体的社交生活多了一种文化意义上的选择。但场地争抢、噪音扰民等一系列问题冲突,也让广场舞逐渐成为一个颇具争议的名词。虽然人们并不反对跳广场舞这一行为,但由其带来的一些矛盾,却似乎总也难以回避。跳广场舞的权利显然不能被剥夺,那该怎样兼顾附近居民的权益实现两全呢?
近日,上海推出的广场舞噪声扰民自动感知系统就收获了附近居民的不少好评。该系统设置的夜间标准值为55分贝,当广场舞音乐超过标准值持续10秒以上,系统会自动触发预警,并按“三步走”的策略执行。起初是现场喇叭的自动提醒;如若在5分钟内音量没有调低,便会通过人工喊话再次提醒;如果依旧不起作用,工作人员会立即到现场进行劝说。
从最终效果来看,这种柔性的处理方式还是非常值得借鉴的。起码它降低了治安维护的人力成本,避免了屡教不改的尴尬,也让广场舞大妈和附近的小区居民都实现了互不干扰、各自相安。
其实,单纯就噪音问题来说,全国有不少地区都在探索着解决的方案,可谓是“刚柔并济”。比如安徽、天津等地区就曾出台相关条例,对广场舞扰民作出明确的规范和处罚规定,对拒不整改的行为开出罚单。再比如广西、上海一些小区内的广场舞大妈就不再使用高分贝的扩音音箱,而是统一佩戴能接受指定频段的耳机,跳起了无声广场舞。
可以说,无论是硬性执法,还是巧用技术解决,这些方法都有其针对性存在的必要,也都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但若将目光拉远放至全国更多数的地区,广场舞问题还依然如痼疾般存在,一些方案措施能真正实施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广场舞噪音,已成为社会切面中非常直观的一个命题。正如很多社会问题的解决最终都要落实到人的身上,解决广场舞问题,也是如此。在更多的方法之外,还是要靠人们群体素质的提升,提高换位思考的意识,在个人享受之余多一些配合。
前不久高考期间许多小区的无声广场舞,就是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在高度配合下实现有机统一的最有力例证。只不过,这种特例或许也可以不只存在于高考期间。在更多的日常里,这样的凝聚力也应该成为常态,从而为广场舞的规范提供更多的正面帮助。
而本质上广场舞所造成的争议,其实还是公共设施和场地使用不足的问题。有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体育场地面积达29.17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08平方米。这相较于前几年有了提升,但与美国16平方米、日本19平方米的数据做比,还是可以窥见我们目前能提供给人们锻炼的体育场地是不足的。
城市的快速发展也要同时考虑宜居性,这其中就包括老人们是否能有适宜的场地跳广场舞,而不用再去跟别人争抢足球场,不用占用小区楼下的小广场,也不用再担心噪音会成为别人的困扰。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0亿元,支持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健身步道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177个。这显然是关切民生的利好消息。在提倡全民健身的当下,也期冀广场舞问题能以此为契机,得到更为妥善的解决。
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