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你身旁,但并不属于你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1年第4期

专题

新岁维祺,重叙人间小团圆

策划|本刊编辑部 网编部

统筹|本刊记者 于丹

牛年春节,很多人选择了就地过年。

本期专题,我们通过年轻人的故事探寻家的根源,积极寻找方法“治愈亲密关系”。愿你读罢能够袒露心声进行情感的反哺;与家人重新认识彼此的瞬间,能够更从容地与他们相处,更加正向地相互付出;将家的隐痛化作另一种亲密的温柔,共叙温情团圆。

@文 / Prado

前几天,我在关注的微信公众号里看到一个夜聊话题,题目是:这十年里,你有哪些变化是曾经完全没有想到的?

评论的前几条都是大段的励志语录,从感情到事业,讲身边人一个个擦肩而过后懂得的道理,讲自己不懈拼搏的经历,讲过去的狼狈与现在的坦然。突然翻到一条很短小的评论,它突兀地夹在密密麻麻的段落中间,显得格格不入,写着: 从逆来顺受,到一意孤行。

我鸡皮疙瘩起了一身,脑海里自己从小到大的画面为这几个字写满了注解——

那个从小学开始每写完一篇日记都要交给妈妈点评的自己;那个无意间看到爸妈去学校给老师送礼、开始怀疑得到的关注都是由物质交换而来的自己;那个在旅游景点不能玩,被妈妈要求跟着听导游词并且要背下来的自己;那个和一群小伙伴去外省参加比赛,年龄最大却是由家长陪同的自己;那个始终感觉被一双目光炙烤的自己;那个不敢独立做决定也从不相信可以做出正确决定的自己……

我看到那个自己从胆怯的乖乖仔一步步迈入如今的这副躯壳里,变得有些近乎偏执的独立。从离家3000公里的大学开始,我用尽浑身力气终于甩掉了父母一直环绕并左右着自己的双手,可以独立选择未来要走的路。

在这条路上,我不需要那个曾将我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盔甲,它太沉重了,我愿意用自己的肉身去迎接哪怕一路荆棘。

1 我是一个很没主见的人

在知乎搜索“过度关心”的关键词,下面大部分都是网友们对父母过度关心和过度控制的控诉:

网友A无法理解母亲为何要一直替她做决定、将自己认为“好”的选择强加到她身上:“别跟我说我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来试一下这种什么事都不能自己独立完成偏偏要有人来插一脚的感觉。真的从小到大都在被干预,所以我特别喜欢在学校的时间,可以脱离她的监管,一回家真的会很憋屈。”

网友B已经和母亲沟通得很累,她觉得对方会把她的每张照片“ 放大到毛孔去看 ”,不放心她自己独立完成每一件事。

她说:“我真的真的知道并且能理解也在努力控制自己不要和我妈吵起来,我知道她是为了我好,但我也不止一次和她说过,有些事情我自己真的可以做好。但是没用啊……我真的很庆幸自己考到了离家1000公里以外的城市,也很庆幸自己争气地考上了研究生。我努力拼了命要挣脱这个看似温暖的'襁褓’,努力拼了命想摆脱母亲的过分关心和照顾,可是在母亲这里,我总被认为还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她不相信我一个人可以独当一面,我真的很无助,也很无奈。”

网友C说:“只要是与我有关的事情,我的父母事无巨细,每个细节都会替我安排好,并且两人会反复推敲,争执过后给我一个最终方案让我照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我是一个很没主见的人,每当遇到需要我抉择的事情,跟朋友在一起时问朋友的意见,跟同事在一起时请同事帮忙决定……不知是否由父母的过度关心所导致。”

我们太多人从小就在这样结结实实的保护中长大,做着父母觉得“对”的事情,听着他们觉得“为你好”的话,走在或多或少由他们安排的人生道路上, 没有独立选择的资格,到后来也慢慢丧失了独立做决定的能力和勇气。

我们尝试沟通,却发现沟通的基础并不平等,于是最后要么绝对顺从,要么逃离——离家越远越好,远到可以减少交流,然后在喘息的时间里重新归置自己的人生。

也许此时,曾被过度关心的孩子只需要做好一件事:证明自己——我们可以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重新建立自信和对自己负责的勇气。

毕竟如果要挣脱父母的管束,就只有让自己变得比他们更强大。

2 什么才算是“过好了”的一生呢?

后来我发现自己在“证明自己可以”这件事上,变得越发执拗起来。

倔、执拗——这是我收到过最多的评价。说得好听点,是追求个性,说得直白些,就是不征求多方意见,总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意孤行。

如今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前,我常常只是告知结果,很少再与爸妈商量。也许对于一些重要的决定而言,这并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但我好不容易掌握了选择自己如何生活的机会,不愿再轻易放弃。

当然,这样的结果也许会是前方有一堆“弯路”等着我去走,但我依然希望自己不要轻易放弃这种“执拗”——如今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坏词——因为我终于发现只有亲身走过,才会懂得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记得曾经在一次活动中见到过 张杨 导演,有记者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这个浮躁的社会和时代,年轻人也变得越来越浮躁,您对他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我本以为这位年过五十却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个性、不断追求本心的导演会有很多人生经验和感悟分享。没想到他歪着脑袋,支支吾吾地想了半天,最后却说:“ 没有什么可建议的,年轻人还是得自己去经历吧,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

我想这是我听到的最不走心、但却最想为之叫好的建议。长辈们总想把太多道理灌输给年轻人,恨不得替我们走了所有的路,可他们又经常纳闷:明明我是为你好,你为什么就是不听呢?

也许张杨导演这句话便是最好的回答。

当然在我看来,这与一些公众人物宣扬的“年轻人最不该缺的就是年轻,年少就该轻狂,就该挥霍,就该不靠谱”的口号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必须承认后者不负责任的程度令人发指。

我们走过的弯路、摔过的跟头、流过的血泪最后都要独自忍受,但只要挨过了,便会成为值得珍藏的财富。 蔡康永 曾说:“人生就是一个积累好故事的过程。” 经历过,又积累了一个好故事,如果令自己遗憾后悔那下次便不必重蹈覆辙,如果十分精彩独一无二那也不会再有下次。

几年前,大家口口声声地说:“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当时我就在想,什么才算是“过好了”的一生呢?前人留下的道理都一定是建立在亲身经历的基础上,我们听从着他们用亲历的故事得出的结论循规蹈矩前行,会错过多少自己本可以亲身经历的好故事呢? 这样稳妥的平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过好了”的一生么?

当然,经历也许不一定都是美好、温柔的,所以在自己仗剑走天涯的时日里,一直保持细皮嫩肉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怀疑的事。但此时我只想说,请时刻想要把孩子控制在掌心的父母把这个机会还给我们——让我们知道自己可以独立做决定,也已经准备好为自己的决定承担后果。 这是年轻的底气,也是长大的机会,请不要剥夺。

如果你依然不认为自己的孩子应是一个独立的、有选择权的个体,就请再看看纪伯伦这首诗吧: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陈敏 刘晓

责编:六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