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柴埠溪(手机游记)

雨中柴埠溪

2019.5.5


(峰丛露面)

(即将藏在雨雾中)

(山下即景)


恩施在鄂西南,辖地周围有几万平方公里。在三年前的自驾地图上,柴埠溪远比恩施大峡谷有名。

柴埠溪大雨如注,在山顶大湾口景区进门不远处的观景台上,有七八个夹克男打着一溜伞,在听一个可能是地方官的介绍。“地方官”说,因柴埠溪地貌与张家界相似,开始便叫小张家界,后来一琢磨,与其叫人家的名字,还不如叫自己的名字柴埠溪。听者连声说好,之后便在雨中紧急撤离。

不算这些考察者,今天上午从大湾口进入柴埠溪景区的游客,景区工作人员说,才不过区区四人。

昨宿柴埠溪山顶之大湾口。午夜时分,三楼窗户前的树梢传来沙沙雨声,至清晨,雨越下越猛,四周的山峰尽被云雾淹没。

好在景区没有闭园,年轻的工作人员为笔者看不成好景致感到惋惜。说你们从右侧进去后,到观景台走一遭就回来,算是来过了,等下一次找个好时候再来。

鄂西南的雨,如果来的急,停得也快;如果是慢节奏,估计会下上一天两天。今天碰上慢性子雨,连工作人员也没得办法。

进景区沿右侧行,过观景台下石阶右拐,有一条千米的环峰栈道,道侧有姊妹峰,爱情桥,还有“打一杵”小景致。这只是柴埠溪大湾口景区两条路线最平缓的一条。如果从左行,看遍景点再徒步从山下出口走人,据说得耗时一天半。柴埠溪峡谷号称百里,果真不是吹的。

枯坐在“打一杵”旁的避雨亭,见黄色绒毛腹部的小鸟落在阔叶树梢,啾啾鸣叫几声,当听不到同类回声后,便又悄然飞离。

至中午时分,小雨和中雨开始交替出场,在中雨转小雨短暂的几分钟里,峰头突然掀起云雾面纱,将挺拨俊秀的面容和身躯,以猝不及防之势,展示在孤独的旅行者面前。当观者还在惊愕时,她却又隐身于云雾之中,中雨紧随而至,雨打树叶与谷底湍流的声响瞬间又主宰了柴埠溪的世界。

这次来柴埠溪。是想沿着清初戏剧家顾彩的足迹,到被《桃花扇》作者孔尚任称为世外桃源的容美看看还有没有“秦人”。

顾彩进出容美(今五峰、鹤峰),估计是要经过柴埠溪百里峡谷。他在《容美纪游》里描述的风雨涧溪岩穴峰石,当笔者发呆于柴埠溪雨亭,想起顾文段落,心中竟突然生出些莫名的感动。

顾彩在纪游里说:“早行,日出时雨,反披羊裘而行”,“忽然冈岭四合,如行蜀栈”。“出山口,前阻大溪,波涛汹涌,雨复滂沱,无桥梁可渡”。“宿处奇险,地名渔洋隘,直上陡壁,半腰有孤亭,不知谁所筑”。“夜半有虎从对山过,从人皆见,目如炬灯,所乘马惧,人立而嘶”。

五峰、峰鹤峰在春秋战国时,是楚国边陲,唐以下八百年,是容美土司的治下,雍正改土归流后,中央政府官员才涉足容美。在此之前,有记录进入容美的名人,顾彩大概是第一个。《容美纪游》问世后,容美的美容才被中国的士子们所认识。

柴埠溪紧挨顾文里说的渔洋隘,当柴埠溪天地间充斥着无休止单调的雨声,笔者自驾行路时,不禁想象起顾彩在谷底跋涉的身影。

有人说:山川幽阗奇特之景,往往籍一二骚人韵士诗文点缀,始尽发其秘,以形诸记载,传扬於世。

容美之美,五峰、鹤峰之美,今日柴埠溪的吝啬之美,除了一群夹克男官员的努力之外,岂可不赞顾彩,不赞《容美纪游》之文乎?


作者:顾德欣,年过七旬,体魄尚可,感知事物,颇有精神。本号将连续刊载作者近年来写就的游记随笔,以就教于读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