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永木格倒(木格岛)苗族村游记

木格倒(又名木格岛)苗寨位于泸州市叙永县分水镇木格倒村(又名木格岛),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川南特有的苗家村落,被列入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木格倒村(又名木格岛)千年桢楠

木格倒村(又名木格岛)千年桢楠,与当地另一株被誉为“川南树王”的楠木各有千秋,此树为楠木中的金丝楠,树高32米,树冠50米,分枝高度8.1米,树干胸围7.8米,8个成年人手拉手才能合抱。树龄预计在1700年以上。

分水镇木格倒苗寨伸在半空的阁楼,悬在空中的吊脚楼……木格倒苗族祭祀鼓乐传承演绎了数千年,这种被称之为“鼓舞”的技艺已入选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族同胞踏着祭祀鼓乐的节拍起舞

深藏在大山深处的苗寨木格岛

“来到我苗寨,你定会开怀。美酒敬给你,不喝就莫来。敬你一杯酒,祝君发大财……”还未踏上木格岛苗寨(木格倒村)的石台阶,这样歌声就会响起。苗寨姑娘头戴花冠,腰捆绣花腰带,端着酒碗站在台阶旁。

木格岛苗寨(木格倒村)位于泸州市叙永县分水镇木格倒村(又名木格岛),是一个保存完好的苗家村落。伸在半空的阁楼,悬在空中的吊脚楼……这里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承载着苗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寨内的木格岛苗族祭祀鼓乐,截至目前已传承演绎了数千年,“这是我们苗家儿女缅怀先祖,祭奠已逝的亲人的方式。”木格岛苗族祭祀鼓乐传承人陶福然介绍。

木格岛深山苗寨,与世隔绝 苗寨掩藏山坳之间

“哥哎—哪个告诉你山歌好唱口难开?哪个告诉你杨梅好吃树难栽?”

“妹哎—张果老告诉我山歌好唱口难开,绣姑娘告诉我杨梅好吃树难栽。”

吊脚楼下,陶福然带着妻子和邻居的侄媳妇,开始准备晚餐的玉米面。石磨飞旋,玉米面随着悠扬的歌声飘落在槽内。在这里,可以听到原生态的苗族歌曲和当地苗语,也可以体验到原始的苗族打猎和劳作。

木格岛苗寨(木格倒村)有着独特苗族农耕和狩猎文化,凝聚着苗族的生活文明,承载着木格岛苗寨(木格倒村)生存方式,不可复制,不可再生。2013年,木格岛苗寨(木格倒村)村落入选全国第一批传统村落。

历史长河中,偏僻的木格岛差不多与世隔绝,至今仍保留着苗族最原始的语言和生活方式。“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寨子头的(村民)都到镇上买大米吃。”陶福然告诉记者。木格岛在两山间的山坳里,进山的公路穿过一道道悬崖,沿着陡峭的山崖蜿蜒而上,三米宽 的 公 路 从 山 下 延 伸 到 苗寨。“镇上很多师傅都不敢上木格岛。”随行的师傅自豪地说。

木格岛苗族村四面环水 翻开苗族数千年历史

苗族村民多落户在山间河谷地带,村寨多依山傍水或背山面水,村寨主要由吊脚楼、木阁楼组成。木格岛也如此,四面环水,“不管你从那面上木格岛,都得过河上山。”

相传,蚩尤部落是苗族的先祖,居住中原,由于战争、疾病、饥饿等原因,苗族人不断迁徙。木格岛苗族系“湖广填四川”迁入云贵川高原,进入四川后,木格岛苗族先人落户泸县小市(现在泸州市龙马潭区),主要以制陶器为主,同行改为陶姓。

“由于战乱,迁入永宁海西(即木格岛),以打猎为生。”木格岛苗寨(木格倒村)建寨资料和家族族谱在解放前毁于火灾,留下的资料只能靠口传至今。“我们的祖先世代居住在山上,没有多少文化,主要都靠口传心授。”正在准备修订村寨族谱的陶发刚介绍。

木格岛苗族村古朴生活

木格岛苗族男人种田打猎

磨完玉米面,男人进屋坐到了火坑旁,女人开始筛面,然后将筛出的细面放进簸箩里加水和匀。“先让玉米面湿透,到晚上蒸煮的时候少费柴禾。”陶福然的妻子告诉记者。

坐在暖烘烘的木房内,陶福然介绍着苗寨的生活。磨面、背水、打猎是男人每天都必须干的活,遇到农忙时节或冬天上山打猎时,晚上得把面磨好,水缸内的水背满。“磨玉米的石磨很大,留下一个女人在家是磨不了面的。”陶福然从火坑旁拿出一个背水桶,扁形的水桶大约能装100多斤水。“这是四道箍的水桶,也有五道六道的,寨内的老辈留传了一个十二道箍的水桶。”

这个箍说明什么呢?水桶是用木板镶制的,遇到干旱年头,人还没有走到河边,背上的木桶就已经被太阳晒裂开了,根本装不了水,若是长时间装着水,水渗透到木板内,那木桶又会比水还重。“现在寨子内的村民都花钱购买水管安装了自来水,但是,在干旱年头仍然得背水度日。”

苗寨男人担负着保卫家园,背水种地,上山打猎。没有火器的时代,苗寨男人聪明的头脑制作竹箭藤网,捕猎山上飞禽走兽。“现在捕鸟捉兽的网子到处都能买到,不再向以前那样用麻和藤条编织。”说着,年轻的社长陶发寸就准备带着记者上山打猎。

木格岛苗族女人织绣顾家

进入深山,苗族村民依靠山水之险,因地制宜,依山建房。山区盛产木材,苗族村民就地取材,师承自然,创建吊脚木楼,虚实结合,楼下养殖牲畜家禽,楼上居住村民,开放的木阁楼充当朵彩(姑娘)们的绣花房。苗族谚语说:“姑娘不绣花,找不到婆家。”苗族服装经久不衰,与吊楼建筑、特殊风俗、文化传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火坑旁,83岁的杨发兰指导着孙媳妇绣腰带,“不管是姑娘还是儿子,几岁的时候就得开始准备,姑娘长到10的时候就得开始自己学习割麻、纺纱、织布、蜡染、绣花等。”苗家妇女一般不下地劳作,绣花布线走到哪里拿到哪里,停下来就开始绣织。婚嫁之日,新郎新娘身穿一套套制作精美的新衣是组建新家庭的重要标志,是苗族妇女人生旅途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体现良家妇女及出嫁姑娘心灵手巧的标志。

源于远古苗寨祭祀鼓乐千年激荡

“咚咚……哟嚯嚯嗨……咚咚……哟嚯嚯嗨……”

鼓声咚咚,芦笙悠扬,苗寨同胞唱着激情的歌谣,展示“鼓乐”的雄壮和激昂。木格岛苗寨(木格倒村)祭祀鼓乐在这里传承了数千年,苗家儿女用这一独特方式缅怀先祖,祭奠已逝的亲人,它在苗家神圣的祭坛上演奏着神秘和庄严,演绎着苗家数千年的丧葬文化,数千年来一直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相传,大约在四五千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的蚩尤部落展开大战,史称涿鹿之战(今河北省涿县一带)。蚩尤部族被打败,在逃亡的途中,随军迁徙的牛把蚩尤部族的经书吃了,引起了部族的公愤。这时,牛开口说话,叫战士们杀了它,然后吃它的肉以解饥饿,并用它的皮制成大鼓,用反复捶打发出的声音祭奠死去的战友,鼓舞战士的斗志。

蚩尤部落仍然以失败告终,部落子民开始南迁,经过千年迁徙,其中一支就来到了赤水河流域的木格岛,历史上称乌蒙、茫部地区定居,牛皮鼓也就随之传入这一带,祭祀鼓乐也传承至今。

在古代,鼓不作为娱乐之用,而是祭礼通神,威镇鬼邪的神器。苗族祭祀鼓乐只用于亲人去世、迁坟和祭祀表演。打鼓的基本节奏有一锤、二锤和三锤鼓,在亲人去世场中打三锤,做斋场中打二锤,迁坟场中打一锤,这属于基本节奏型。现在也用于大型的欢庆仪式。

叙永县木格倒(木格岛)苗族村“鼓舞”已入列省级“非遗”

鼓面有直径50厘米、60厘米,鼓高73厘米、56厘米两种。鼓两侧各设一鼓环,以方便搬运和悬挂。制作牛皮大鼓时要将上好的香樟运到有山洞的大山顶上,将香樟圆木掏空,然后用整块生牛皮蒙好后,再用山上的藤条抽打牛毛,直至皮面光滑、无一丝牛毛,这样的鼓才会鼓声响亮。“制作皮鼓时,家族中每家都得派人必须参与,否则就没有用鼓的资格。”木格岛苗族祭祀鼓乐传承人陶福然介绍。

木格岛苗族祭祀鼓乐称之为“鼓舞”,有很强的地域性。由于苗族文化、历史和审美的因素,木格岛“鼓舞”通过叙事性的表演方式,构成了其祭祀鼓乐的独特个性。它通过一个个生动的舞蹈动作,再现了木格岛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及娱乐画面,充分体现了木格岛苗族祭祀鼓乐表演的地方特色。

木格岛苗族村“鼓舞”过程中,打鼓的人员首先开始轻缓地敲击牛皮鼓,随后芦笙手随节奏吹奏,紧接着身着苗族服装的同胞便顺势踩着节拍,围着牛皮鼓以他们独特的舞蹈动作边转边跳。2007年7月,这里的“鼓舞”,已入选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