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非著名的唐朝诗人,写出最爱国的诗篇,慷慨豪情力压各大名人!
在唐朝,出现过许多个性十足的诗人,也留下了许多热情洋溢的爱国诗句。比如李白在《塞下曲六首》中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又比如王维在《少年行四首》中的“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杜甫的爱国诗篇就更多了,他一听说安史之乱的平定,便“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在小珏看来,这些大名人的诗篇固然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但如果论到其中的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气,倒还不如一位并不出名的小诗人。这位非著名的诗人戴叔纶,而这位诗人的经历与他的诗歌特点,显然并不太符合。
戴叔纶活跃在中唐时期,这时候的唐王朝,虽然已经度过了最危险的安史之乱,但再也恢复不了元气了。中唐诗歌,被后代文人认为不逊于盛唐诗,它没有那种浪漫深情,没有豪情万丈,却能够以更为深沉的目光审视盛世繁华过后的一地鸡毛。但是,戴叔纶显然是一个异类。他生活在中唐,做过一些小官,最后辞官归隐,自请为道士。但是,他的诗歌题材出了涉猎于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外,也有不少表现了民间疾苦和对于国家大事的思索。而且,这首《塞上曲》更是慷慨豪情,洋溢着爱国激情,根本不像是出自隐士之手。《塞上曲》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塞上曲》原本是新乐府辞,被后世广泛使用,李白、王昌龄、戎昱都曾以此题写过诗歌,但最著名的还是戴叔纶的作品。而且,戴叔纶当年写下了两首《塞上曲》,不过被屡屡提及,并被选入各种唐诗选集的,还是这一首。本诗的开篇,就是一幅胜利的场景:汉家的旌旗遍地,插满了阴山的每一个角落,胡人如果要想过来,只叫他们有来无回。这两句诗,说的是汉朝的事,其实以汉代唐,是当时诗人通常的手法,这也是诗人对唐朝最为强大时期的憧憬。
“不遣胡儿匹马还”与“不教胡马度阴山”是何等的相似,然而意境又更为高远。后者是让匈奴人畏惧,而前者则是赤裸裸地挑衅,让藐视大唐的敌人,都尝到无处可逃的苦果。在这一句中,诗人对于国家的热爱,已经激情澎湃地表达出来了。在最后两句中,这种爱国热情达到了顶点。诗人表示,作为唐朝的子民,充满着自豪感和荣誉感,愿意将此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就在疆场杀敌,又何须活着回到祖国?这两句诗虽然语言直白,并没有花里胡哨的修辞,但气势惊人,满怀豪情,更是将对国家的热爱尽显无余。纵观唐诗中,如此直截了当的诗句并不多见。
这首诗的爱国之情,无疑给它加上了重重的砝码,所以很多选集毫不犹豫地将它收入。不过,也就是最后两句,却还是存在着一些非议,认为戴叔纶有些言过其实了。这两句诗,其实是有典故的。它说的是东汉时期的班超苦心经营西域三十余年,让边关无事,各国和睦相处,但在老年时,思乡心切的他提出了“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的愿望。诗人借此来表示,只要为国效力,又何妨老死西域,为什么一定要死在故土?
我们知道,班超的请求并不过分,戴叔纶说他的爱国之情不够彻底,确实有些不近情理。班超当时已经七十岁了,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这个愿望是合情合理的。戴叔纶作为一名隐士,自己躲在山林,又怎么好意思指责班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