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的情况
徐姓患者,女性,年龄是五十八岁,患者七天前过度劳累后就开始长口腔溃疡,目前在下唇处,舌尖处有着三处的口腔溃疡,心里烦闷,伴口臭,舌红苔黄,脉弦滑。
病情分析
这也是一个常见病,其实在看这个病号时,只通过口腔溃疡发生在何处,我就大约知道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口腔溃疡,如果口腔溃疡出现在舌头的话,那么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舌尖多反映上焦心肺的火;舌中部多反映中焦脾胃的火;舌根部多反映下焦肾的火;舌两侧多反映肝胆的火;舌尖部多反映心火,属心火过旺,多与思虑有关;舌头底下溃疡,则属于全身的湿热蕴结之症。如果口腔溃疡出现在嘴唇的话,那么对应的部位也有所改变:嘴唇周围溃疡多与消化系统有关,属于胃火炽盛;嘴唇内部的溃疡说明是肝的问题,病因多与情志有关,属于肝郁化火。当然,这也只是一种帮助你判断的方法,到了临床运用,还是要活学活用,通过这个再加上舌脉,我们就能很容易的开出方子了。生地12g,当归9g,牡丹皮9g,黄连9g,升麻9g,甘草9g,石膏16g,熟地9g患者服用三剂后即获痊愈,口腔溃疡全消。疗效很快也很神奇。除了临床上常见的这种溃疡,还有很多溃疡分型,我之前曾发过一篇关于口腔溃疡的文章,为了大家方便观看,我把我那篇文章的总结与体会再发一遍,此次发的文章并不详细,大家如果想要完整的阅读我之前的文章,请点击上方的张兆康看我以往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学到一些东西。在我临床后,我最喜欢两位医家的医案,一位是我国著名经方大家胡希恕,另一位是日本经方大家大塚敬节,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两位医家的用药思路几乎是想同的,都讲究方证对应来看病。有时,当病人来找我看病,我却没有什么思路的时候,我往往会去翻看这两位医家的医案,以希望能获得用药的思路,在我很早临床的时候,有一位口腔溃疡的患者来找我看病,这位患者的病情极其复杂,到了很多大医院去看病都没有什么好的疗效,甚至托人从日本买了一瓶治疗口腔溃疡的特效药来治疗。但效果很差,最后,听别人介绍,来找我诊治。当我给他看病时,因为当时的我水平还不太高,发现此病的确难以诊治,于是当晚我就翻看了这两位我喜欢的经方大家的医案。两位大家治疗口腔溃疡的方法如下。胡希恕先生曾用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过一例口腔溃疡患者。综合来看这两个大家的医案,我们就会发现虽然这两位患者都是口腔溃疡,但是,一个本质为虚,一个本质为实,虚者,胡老用甘草泻心汤来治疗,实者,大塚敬节采用黄连解毒汤来治疗,这在临床上也提醒了我们,在临床诊病一定要分清虚实,不要根据西医病名就开方施药,一定要把握好病人当前的临床症状。当我学习完这两个医案后,我发现来找我看病的那个病号虽然有实热的症状,但本质上阴虚很厉害,我于是就想到了胡希恕先生甘草泻心汤这个医案,就照方施药,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一副药就得以减轻,15服药就痊愈了。后来,我又碰到过一些实证的口腔溃疡患者,轻症的话用清胃散就行,重症的话可以用黄连解毒汤或凉膈散来治疗,效果都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