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养的人,与人相处,不会去触碰这几条红线
教养是自然而然的表现,教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教养是一个人最该有的素质。
有教养的人,与人相处,不会去触碰这几条红线。
1
不揭人短处和伤疤。
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不管是什么层次的人,尊严和面子都是看的比较重的。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这句话一定要切记。
人活一世,脸面就是底气,脸面就是尊严,给人留情面,别人也会替你着想,不揭人短处,别人也会记你好处。
人人都有软肋,有伤疤,不揭人短,对他人的弱点保持沉默,是一个人有教养的体现。
画家张大千曾经画了一幅《绿柳鸣蝉图》的画,这幅画上画的是一只大蝉俯趴在柳枝上,蝉头向下,做欲飞状。
有一天,齐白石见到这幅画,对张大千说:“大千先生此画极其传神,不过,我以前画蝉,曾向一个农民请教,他告诉我蝉的头都是朝上的,极少有朝下的情况,当然,这也是那个农民的一面之词,我也没亲自看过,也不一定对。”
张大千听后,趁着去青城山写生的机会,跑到屋外仔细观察,发现树上的蝉果然都是头朝上的。回来后,他把自己的观察告诉了齐白石。
齐白石神秘地一笑,对他说:“我也观察过。”
这时张大千才明白,原来齐白石早就知道答案了,只是怕让他丢面子,才谎称是从一个农民口中听到的,从此张大千对齐白石更敬佩了。
其实,在这个故事中,齐白石完全可以直接告诉张大千,但是这样会让张大千很尴尬,说不定还会因为这件小事而影响两人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互的,倘若你看破没有说破,别人自然也会这样。有句话叫做:看破不说破,面子上好过。
很多人的短处有时候就是自己心底的秘密,甚至是别人永远也不能碰触的隐私,有教养的人从来不会在这方面说事。丶
做人,要嘴下留情,无论发生什么事,不要恶语伤人,不要揭人短处,谁都有缺点和毛病,
让一让,各自好过,忍一忍,矛盾化解。
管好自己的嘴巴,约束自己的言行,维护别人的尊严,顾及别人的脸面,你才能受人尊敬,被人宽恕, 遇事有人帮助,做事容易成功。
曾读过这么一则对话:
子贡曾问孔子:“君子也有厌恶的事情吗?”
孔子回答道:“有。君子厌恶宣扬别人缺点的人。”
真正有教养的人,不会揭人短,懂得为自己留口德,也都懂得为他人留面子。
真正有教养的人,不揭人短,不戳人伤疤,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考量,拥有看破不说破的素养。
有一期《极限挑战》,成员们需要运送冰块。黄渤用棉被把冰块包起来,罗志祥不解,觉得用棉被会加速融化。
黄渤百般解释,罗志祥一直说:“可他会闷的啊!闷热。”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罗志祥在这方面的知识有欠缺。黄渤却没有揭穿,只是幽默地说了一句:“看来我们真是生长环境不同啊!”
一个人只有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别人,不揭别人的短处,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
2
不谈人隐私。
涉及到别人隐私和秘密的事,不要乱说。
和朋友晓芳一起聊天时,晓芳生气的跟我说:“我以后再也不和雅婷做朋友了,真没想到她是这种人”。
看着晓芳一脸怒气,我便问起了事情缘由。
原来,雅婷是晓芳高中同学,也是好朋友,她们两个人无话不谈,晓芳对形雅婷也是推心置腹。
本来晓芳以为雅婷是她最好的倾诉对象,但后来发生的事情,却出乎了她的意料。
在一次同学聚会的时候,雅婷把晓芳告诉她的那些秘密公布于众,拿出来开玩笑,当大家哈哈大笑的时候,晓芳感到十分尴尬。
晓芳说道:“把她当做我最好的朋友,有什么秘密都告诉她,没想到她却把这些都告诉了大家,我真后悔和她说。”
此事之后,晓芳便和雅婷断了来往。
涉及到别人隐私和秘密的事,往往和面子、尊严直接挂钩,谈论这些便是一个禁忌。
俗话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点过失没有的人,世间是找不到的。
人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成长经历,都有自己的缺陷、弱点,也许是生理上的,也许是隐藏在内心深处不堪回首的经历,这些都是他们不愿提及的“疤痕”,是他们在生活里极力隐藏和回避的问题。被击中痛处,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尤其是他人身上的缺陷,千万不能用侮辱性的言语加以攻击。
别人的缺陷、或者家庭不幸、或者有其他的短处,心里已经很痛苦,不能在雪上加霜;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不然,伤害了别人不说,也许别人也不会轻易放过你,即使他能够当时不予还击,以后,他会记恨你一辈子,甚至你会为你的口无遮拦付出沉重的代价。
对于别人的缺点、缺陷,就算有些地方看不惯,也不要说出去。尤其是别人的隐私,千万不要到处散播。
《弟子规》说道:“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别人有短处,一定不要揭露出来,别人有秘密,一定不要到处讲。
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有一些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小秘密。
朱元璋曾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小时候家里很穷,在最落魄时他认识了一群穷苦伙伴,大家相依为命,有东西一起吃,没得吃一起挨饿。
但后来他当了皇帝以后,有一个他小时候的玩伴来宫中求见,朱元璋原本很高兴地来召见他,但没想到这个人一进宫门,不仅没有行礼,而且直呼朱元璋的绰号“朱重八”。
当时朱元璋也没责备他,但他却继续在朝堂上,谈起朱元璋小时候因为太饿,吃土豆差点被噎死的事,这让朱元璋龙颜大怒,最后找了个理由将他杀了。
别人不愿意说出口的隐私,就不要肆意传播,揭发别人的痛处,令对方更加痛苦,这种行为损人不利己。
3
懂得给人留余地,不让别人难堪而下不了台。
曹睿是曹操的曾孙,其有个男宠叫辟邪,是曹睿的左膀右臂,给司马懿使过不少绊子。
曹睿死后,辟邪就被下狱了,但司马懿却是唯一去狱中探望他的人,并且还给衣不蔽体的他带去了一件衣服,保全了这个对手最后的尊严。
凡事留有余地,不把事情做绝了,这才是智慧的处世之道。
希拉里的自传准备出版时,一位知名主持人曾经这样不留情面地说,“我打赌,她的书如果卖得好,超过一百万本,我就把鞋子吃下去。”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才过几天,希拉里的自传就变成了畅销书,早已超过一百万本的发行量。
主持人果然收到了一双鞋子。不过这双鞋子的味道十分特别,又甜又软,质地不同寻常。
因为这是希拉里为他特意订做的、鞋子形状的蛋糕。
这个举动,既让对方兑现诺言,也给了对方一个台阶下,让无数人感慨希拉里宽容豁达的胸怀。
生活中,有些人一旦占理,就得理不饶人,摆出“有理走遍天下”的样子。
但世事变化无常,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天你得理不让人,他日陷入同样的境地时,又如何让人得饶人处且饶人。
越有教养的人,越能容人,越知道得理饶人的道理。
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有一次生病了,几个朋友来看望他。
到饭点时,他和朋友们一起去餐厅吃饭。
他为每个人都点了一份好吃的牛排,大家都对牛排称赞不已。
在结束用餐时,大家都吃完了,只有他自己只吃了一半。
餐厅经理十分紧张,以为是牛排不合松下的胃口。
结账时,松下特地让人把主厨请来。
然后和他说:
“牛排很好吃!只是我生病,胃口不好,才没吃完,而不是你做得不好。我担心经理责备你,所以才和你解释。”
主厨听后,十分感动,便向松下深鞠一躬。
有教养的人,不会让别人难堪,能够用心体察别人难言的苦衷,而后真诚地化解对方的难堪。
李健在当某节目评委的时候,遇到过这样一位选手。
他在自我介绍中,有点不好意思地提到,自己是一个活动歌手。
李健不解地问到:“什么是活动歌手?”
哈林对他解释:“就是大楼开幕和剪彩的时候,去做演出的歌手。”
李健听后便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哦,那也和我们差不多嘛。”
简单的一句话,不动声色地化解了选手的难堪,维护了别人的尊严,又显示了自己的教养。
契诃夫曾说:“真正有教养的人,不是吃饭不洒汤,而是别人洒汤时,选择不去看他。”
不让别人难堪,保全别人的尊严,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体现。
4
不看轻别人。
有人说:山上的人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为终有一天他会上山取代你。上山的人也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为他风光的时候你还在山下。
人生一场,世事无常。无论是谁,都会经历人生的低谷,也都有落魄难堪的时候,会难过,会不够体面,会笑得不那么畅快。
我们无法判断别人的潜力与将来,所以,永远不要看轻任何人。
风水轮流转,也许哪天,别人就飞黄腾达了呢。
在一个小镇上,有个9岁的小男孩儿威廉。一次他去给爷爷买东西,杂货铺的老板和几个牛仔诚心逗他,让他在5分、2角和5角硬币中选。小威廉思索半天,最后乐呵呵地选了5分的。
之后大家经常会用“选钱币”的游戏来戏弄他,而小威廉每次都会选那枚5分的。这件事很快在小镇上传开,大家都在嘲笑这个孩子,连爷爷听说后,都斥责孙子给自己丢脸。可小威廉却对爷爷说:“如果我挑了大钱,别人还会让我再挑吗?”
这个小孩便是美国第九任总统——威廉·亨利·哈里森。
看轻别人并不能抬高自己,因为每个人都不是无所不能的。坐井观天,只会落得被人贻笑大方的下场。
一个哲学家坐船过河,他问船夫:“你懂得哲学吗?”
船夫摇摇头。“那你看过叔本华的书吗?”船夫又摇摇头。
哲学家轻蔑地看了船夫一眼,“那你就失去了活着的乐趣。”
过了一会儿,船突然要沉了,哲学家惊慌地乱叫。
船夫问:“你会游泳吗?先生。”
哲学家摇摇头,船夫笑了:“那么,你将失去活着的权力!”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不能因为别人在某方面不如你就瞧不起对方,看轻别人的人,常常会吃亏。
马克·吐温在一次宴会上与一位女士对坐,出于礼貌,他说:“您真漂亮!”
那位女士高傲地说:“可惜我无法用同样的语言来赞美您!”
马克·吐温淡淡地说:“没关系,您可以像我一样,说句谎话就行了。”
看轻别人就会使你做出错误的判断。
很多年以前,美国哈佛大学的校长为一次错误判断,失去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却造就了斯坦福大学。
那天,一对老夫妇没有事先预约,就直接去拜访哈佛大学的校长。女的穿着一套退色的条纹棉布衣服,而她的丈夫则穿着布制的便宜西装。
校长的秘书在片刻间就断定这两个乡下土老帽根本不可能与哈佛有业务来往。
过了几个钟头,秘书一直不理他们,希望他们知难而退,自己走开。他们却一直等在那里。
秘书终于决定通知校长:“也许他们跟您讲几句话就会走开。”
校长不耐烦地同意了。校长很心不甘情不愿地面对这对夫妇。
女士告诉他:“我们有一个儿子曾经在哈佛读过一年,他很喜欢哈佛,他在哈佛的生活很快乐。但是去年,他出了意外而死亡。我丈夫和我想在校园里为他留一纪念物。”
校长并没有被感动,反而觉得很可笑,粗声地说:“夫人,我们不能为每一位曾读过哈佛而后死亡的人建立雕像的。如果我们这样做,我们的校园看起来像墓园一样。”
女士说:“不是,我们不是要竖立一座雕像,我们想要捐一栋大楼给哈佛。”
校长仔细地看了一下条纹棉布衣服及粗布便宜西装,然后吐一口气说:“你们知不知道建一栋大楼要花多少钱?我们学校一栋建筑物的造价超过750万美元。”
这时,这位女士沉默不讲话了。校长很高兴,以为总算可以把他们打发了。
这位女士转向她丈夫说:“只要750万就可以建一座大楼?那我们为什么不建一座大学来纪念我们的儿子?”
就这样,斯坦福夫妇离开了哈佛。到了加州,成立了斯坦福大学来纪念他们的儿子。 这就是斯坦福大学的由来。
请不要轻视你身边的任何人,藐视别人就是轻视自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