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表喜讯 | 热烈祝贺赵洋老师一等奖 论文 《个别化幼儿成长》 成功发表
发表详情
封面作品刊登杂志封面《教育观察》杂志是2012年创刊的教育类学术期刊, 杂志由广西师范大学主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广西师范大学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编辑发行。杂志为中国知网(CNKI)全文收录期刊,龙源期刊网收录期刊,维普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国内刊号:CN45-1388/G4国际刊号:ISSN 2095-3712邮发代号:48-216(上旬)48-218(中旬)48-217(下旬)收录情况:知网、龙源网、维普网、万方网全文收录。
用稿通知作品用稿通知《个别化幼儿成长》——赵洋原文分享作者丨赵洋园所名称 丨北京市东城区安乐幼儿园文章名称 | 《个别化幼儿成长》摘要:班级中幼儿发展水平不同,会导致相同事件会发生多种结果,那么如何让一些特殊儿童可以和大家愉快相处,那么教育活起来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意在帮助情绪复杂、行为习惯有待提升的幼儿,可以平和的解决问题,让幼儿在幼儿园的时光可以和谐成长,为人生做好铺垫。所以教师的思维和行为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经观察与实践,发现在尊重幼儿的基本条件下,教师应该和特殊幼儿产生情感的共鸣以帮助幼儿,在班级各方面促进个别化教学,并且真心接受孩子。关键词个别化、尊重、共情、接受正文一、尊重幼儿《幼儿园工作规程》将“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注重个别差异, 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亦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 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 为此, 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根据幼儿情况,实行符合幼儿能力的教育。本文的个别化幼儿是指:幼儿很聪明,可是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较大,屡教不改而且自制能力差的幼儿。对此作出解决方案,而这种解决方案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二、以幼儿为中心(一)班级以幼儿为中心班级是幼儿一日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教师虽然是管理者的存在,可是幼儿才是班级中共同的主人和享受者。主题墙、玩具设施等包括户外活动器材、场地,都是围绕幼儿展开,让幼儿在幼儿园可以快乐健康的度过每一天。因此教师的言谈举止、教学设计、处理幼儿行为等都应该围绕幼儿存在。但是特殊幼儿,他们会出现影响教学秩序、伤害周围人、扰乱公共环境等行为,这时教师处理问题的方法,需要更加人文自然。让幼儿真心感受到自己成长和进步,促使得到身心全面发展。(二)问题以幼儿为中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立德树人,全面发展。教师在面对班级问题时候容易带着个人情感处理,而幼儿的模仿能力,在班级中最容易受教师影响。如果教师的处理得当,会促进幼儿情感正向发展。比如幼儿往兜里放幼儿园的材料,想带回家,幼儿的行为多次发生,如果教师用小偷来形容他这样的行为,幼儿慢慢的会认为自己真是个小偷了,班级其他幼儿也会学习教师的处理方法。所以带有主观的评价对幼儿具有暗示作用。教师在面对幼儿问题时候,应该和幼儿讨论的是事情,而不是行为本身。幼儿的记忆大部分以无意识记忆为主,意义记忆也优于机械记忆,比如和幼儿强调材料离开幼儿园,班级小朋友就少了材料玩,而不是幼儿拿东西,减少他批评,让他理解其中意义。既保护了幼儿的情感,又引导了幼儿处理问题方法。三、帮助幼儿和谐成长陈鹤琴非常强调在对儿童教育时要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让儿童在快乐中学习,这也是素质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本质不同,充分发挥儿童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儿童在身心愉快的情况下获得进步,从而才能帮助他们调起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学习的主体作用。(一)共情2012年, Snezana Stojiljkovic等人进行了“共情和教师角色”研究, 通过对塞尔维亚的120名教师进行共情测量。该研究将“共情”分为两个方面, 即情商和情感共情。研究结果发现,共情与教师角色的成功实现有关,总体说来,共情能力越高,教师所扮演的各种角色越能够成功实现。[2]那么教师对幼儿干预的行为和导向也更容易实现。共情的定义是指认,理解和分享他人情感状态的能力,被认为是人际关系发展的基石。共情有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之分.情绪共情是指产生与他人一致的情绪体验,认知共情是指对他人情绪状态的指认和理解。[2]教师需要对幼儿情绪状态的指认和理解,比如晚餐中,幼儿还想在添一些西红柿炒鸡蛋,当保育员老师说“没有”后,幼儿不到一秒就把手中的空碗扔到地上。这个时候如果教师生硬的说捡起来,幼儿大部分肯定不愿意,他会认为我没有吃的西红柿炒鸡蛋,我就不捡;或者我知道自己不应该扔到地上,可是我就是生气,我就不捡;或者幼儿哭了起来。结果都是难以让他主动捡起来,如果教师在理解幼儿的情感上,应该和幼儿产生共情的想法。事情接下来是这样发生的:教师蹲到幼儿身旁,把手放在幼儿的后背T:xx,你特别想吃西红柿炒鸡蛋是吗?(共情)S:恩。T:你先把碗捡起来。(要求)幼儿自己就捡了起来。(被认同)T:我去看看别的班还有没有西红柿炒鸡蛋,可是你扔碗的行为老师不喜欢,那你先把碗里的包吃了。(帮助+希望)几天后这名幼儿还想吃的东西也没有了,就只是叹了口气。首先教师先说你特别想吃西红柿炒鸡蛋是吗,把孩子的想法说了出来,不然他也不会扔碗,让幼儿知道老师知道自己的想法了。幼儿并不一定非常想吃西红柿炒鸡蛋,他只是行为处理问题不得当。在教师共情后,在去引导,幼儿在以后以后迁移学习的情感。方法:1、描述自己看见的、感受的,不是批评2、提示幼儿行为、语言3、说出自己的感受(二)给幼儿自由并接受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而让幼儿有一定的自由, 独自面对周围的世界, 在不断的自我尝试和探索中, 逐步获得个性上的整体和谐发展, 有利于幼儿和谐个性的养成,学会做人。就像黑柳彻子写到的巴学院一样的教育模式,让孩子自己选择今天想要学习的内容,提高孩子学习兴趣,同时给幼儿以尊重。幼儿未满8岁,还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给幼儿自由,并不是给幼儿全部的自由,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常规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一环,不能因为想给幼儿自由而破坏了对幼儿一日常规的培养。我们所说的自由,是给孩子们学习的自由,让孩子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从而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方法:1、教师参与到幼儿活动中,及时鼓励与引导2、集体事集体议3、给幼儿时间展现自己的个性,但是不影响他人4、减少批评四、个别幼儿的观察与分析在这两个月中,用了以上方法,从班级中选取了注意力较差、情绪变化较大、屡教不改、经常脱离集体的一名个别化幼儿小泽,开学之初和目前观察情况如下:幼儿:小泽 班级:大二班 记录者:赵洋 时间:2019年11月15日时间地点次数8:00-8:15教室行为下座位4坐着翘二郎腿4翻白眼3未经允许动玩具1坐着左右摇晃2语言哼2啧010:00-10:30操场+教室行为脱离集体111:00-11:30教室行为动抹布1小钻石划桌子0教室语言讨厌5小操场012:00-2:00教室行为下床3坐钢琴上2语言啧02:50-3:30教室行为未经允许动玩具2下座位2语言讨厌0表1:小泽行为及语言频率记录幼儿:赵钧泽 班级:大二班 记录者:赵洋 时间:2019年9月3日时间地点次数8:00-8:15教室行为下座位15坐着翘二郎腿20翻白眼7未经允许动玩具20坐着左右摇晃26语言哼12啧910:00-10:30操场+教室行为脱离集体1111:00-11:30教室行为动抹布4小钻石划桌子40教室语言讨厌3小操场112:00-2:00教室行为下床12坐钢琴上1语言啧252:50-3:30教室行为未经允许动玩具10下座位9语言讨厌3表2:小泽行为及语言频率记录从两个表格中可以发现,小泽的一些行为、语言明显降低,下座位减少,证明集体意识增强,符合幼儿该年龄段发展要求。另外,小泽午睡也是问题,他是想睡觉那可是自己没有办法。刚开始我坐在他旁边,陪着他,可是他总是摸着摸那,没有闲下来的时候,如果我离开了,孩子会出现在说话声音大、发怪声、地上爬、在班级中跑到现象,有的时候我真的认为他是故意的,可是他却和我说我忍不住,他忍不住在床上躺着不动睡觉。有一次,他中午和我说:赵老师,你把我弄哭了,我就睡觉了。小泽是想睡觉的,他自己没有办法,我跟他说:你那是闹觉。主班老师也跟他说:要平静入睡。而且我们问他,你睡觉了,舒服不舒服,他说舒服,又问他你下午感觉怎么样,他说挺好的,而且一下午精神状态也好。从此,我减少在他身边讲故事了,让他自己在床上睡觉,自己只是提醒他。开始提醒次数特别多,两个小时,需要提醒几十次,师就过来了,慢慢的提醒少了。这个时间经历了一个月后,他开始在床上可以躺的时间长了,有事情举手,然后没有出怪声影响其他小朋友入睡。主班老师发现他睡觉怕黑,就用被子帮他挡光,果然第一次就睡着了。和家里沟通后,带来了眼罩,自己也在努力睡觉,感觉很舒服。可是他离自己独立睡觉还是有一段距离。开始我讲故事是让他可以在床上躺着,慢慢的可以脱离我自己躺着,现在是在主班老师的帮助下,有时可以入睡,相信以后他自己能够独立入睡。从小泽的行为语言数据和睡眠的进步,可以看出来个别化幼儿通过外界的刺激,是可以达到预期效果的。因此得到以下两个结论:(1)个别化幼儿需要共情去理解他们的感受,减少批评(2)个别化幼儿情绪状态较差的时候,需要及时安抚参考文献[1]Stojiljkovic'S,Djigic'G,Zlatkovic'B.Empathyand Teachers'Roles[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2]FESHBACH N D.Empathy in children:Som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considerations[J].Counseling Psychologist, 1975, 5 (2) :25-30.(文章来源:当代学前教育网 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