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讲 第二章 天下戒美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注释]

①恶已:恶、丑。已,通“矣”。

②斯:这。

③相:互相。

④刑:通“形”,此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

⑤盈:充实、补充、依存。

⑥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

⑦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居,担当、担任。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

⑧作:兴起、发生、创造。

⑨弗志:弗,不。志,指个人的志向、意志、倾向。

我觉得这一章主要给我们阐述了哲学的辩证关系,“美”是什么?刘成穹道长说真正的美来自自然,就是“内外合一”的境界。女以阴柔为美——“坤德”、男以阳刚为美——“乾德”。我觉得她说的很对,这种美在我们思想品德课上叫----内在美,当然还包括外在美,可如今很多人都容易被外在美所迷惑,前两天一朋友给我推荐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扎克伯格:好吧还是我自己来回答中国人的疑问吧》,里面就讲述了那个又巨年轻又巨有钱又不闹绯闻还是爱妻狂的马克·扎克伯格,回答中国朋友问他为什么娶了个丑女的问题,他说外表再美,心灵也是索取的,因而也是丑陋的,灵魂是肮脏的。这样的美女,我看才真正是丑女,而且,外表的美是会随着年龄贬值的,而内在的美是会随着岁月增值的,他还说他爱他妻子的上善若水与真实质朴……,所以真正的美是自然美,是符合天性的美,是属于自己的美,不是模仿来的美,也不是流行的、时髦的美。我们坚信女子一定是以善良温柔为美,男子以坚毅奋进为美,这都是“本色美”——“有诸内而形诸外”,是内外一致的和谐美,这就是一种“天人合一”——宇宙规律与具体个人的和谐统一。因此,最美的女人一定有温柔善良的特质,最美的男人一定有坚毅奋进的特质。

但是“美”又是个评判的标准,和“善”一样,是一种人为的准则。它又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每个具体的个体总有他(她)最合适的展现自己的美和善的方式,强求一致就会造成很多的不“美”和不“善”。所以说,“善”是一个时空性的范畴,任何一种具体的“善”都有实实在在受益的群体——至少对某个个体有益。作用的范围越小,它就是越小的“善”,作用的范围越大,就是越大的“善”。这是讲空间范围。在时间范围上,“善”是在一段整体时间上受益最大化的行为。因此,杀鸡取卵、涸泽而渔就不是“善”,因为只有短期效益,而没有长期效益。而且因为短期效益断送了长期效益,这其实是“恶”。正如第二章所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那么哪些才是真正长期和大范围的“善”呢?老子没有明说,相信我们在后面的经文中会找到答案的。

天下人如果对美产生了定论,觉得美才是美,那么就会有人厌恶丑了。天下人都知道行善有个标准,那么不善的恶行必然就会产生了。美和丑,善与恶,都是同时存在的。老子写这句话,意思是告诉世人美丑和善恶是没有固定的标准的,世人去评判,拥有一个标准,就是一种有为,而因为有为,人心就变得复杂了。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理解:有和无是相对的,但他们同时存在;长和短也是相对的,他们也是同时存在;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他们都是相对的,并且也同时存在。接着老子一口气举了六个例子,说明了事物的相对性。在这六个例子中,有无相生是最难理解的,接下来用一个故事说明。比如一个完整的苹果,现在把它切开一半,放在许多人的面前。问许多人,这是什么?许多人都会回答说是半个苹果。但是按照老子的思想,这就是一个苹果。为啥这样说呢?既然有半个苹果的有,就说明了必然存在半个苹果的无。

这个道理就可以得出个结论,世人看万事万物,往往只看到表象,只注意其有的部分,而没注意其无的地方。所以这段话老子在告诉我们看待生活中万事万物,要有相对的哲学思想。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因此圣人处事应该无为,教化应该不言。因为前面讲到万物的都有相对性的哲理,所以没有固定的标准,如果人去有为,就会改变万物的自然法则。所以老子提倡圣人要无为处事。为什么要不言之教呢?打个比方吧,父母都是为子女好的,对子女教育都爱言传。不论在学习,婚姻,还是事业上,作父母的都是苦口婆心,好心劝说。但是,劝说的结果有用吗?如果父母游手好闲,其子女必定会更加游手好闲。如果父母花心好色,其子女必定更加花心好色。作为父母想用言谈,就让子女听话,即使讲几千遍,也没有用处。相反,父母真心做一个有德有慧的父母,真正具备好的道德和思想,其子女最终必受父母影响,从而变得听话乖巧起来。大家可以看看,凡是其父母品德很差,其子女的品德素养,会很好吗?由此可见,言传是不如身教的。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天地万物都在不断生长和发展,从来没有放弃和感到辛苦,生生不息,却从不占有。道做了如此多的事情,却没有骄傲,没说自己能耐。当功成之后,从不居功,说是自己的成就,如果功成后,一直不居功,功就会一直存在。这段话老子告诉世人,道生生不息,不断发展,从来没有要求过功劳。而人做了点点事情,就开始居功自傲,说自己的能耐。做人应该要有无私奉献社会的心态,不要做事情老想着,有功利才去做。看过佛经的人就知道,做了善事,人不知道,天必报之。人要有好的福报,就要多积阴德,为自己修行。

原文: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翻译:大家都喜欢一个东西,这个东西也就不惹人喜欢,有时反而会讨厌它。大家都善于某项技能的时候,这个技能就不是一个好技能了。

感悟:当大家都知道哪只股票是好股票的时候,往往就是股票快涨到头了,可能过不了多久,庄家就开始出货,这时候就不会觉得这还是一只好股票了,反而会不喜欢他了,这就是为美恶已。

古代都是手工做衣服,布鞋,因此会做布衣布鞋就不是一个好技能,这就是斯不善矣。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家都开始使用工业化制衣制鞋,手工制衣制鞋的技能大家都退化了。这时如果谁拥有手工制衣制鞋的技能,这反倒是一个好的技能。

道家强调一动分阴阳,在动的时候就要考虑事物的两个相反的方向,看事物是往哪个方向发展,因此做人做事需要逆向思维,大局观。

原文: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翻译:有和无这个概念是相对生来说的;难和易是相对成功来说;长和短是因为有了形这个比较物之后才有的概念;高和下是相对水能不能充盈来说的(水在高处就会往低处走,在低处就能慢慢充盈起来就好像水库一样),音和声是对应应和来说的;先和后有时候是相对前后关系来说有时候是相对某个参照物是参照时间来说的。

感悟:对天地万物来说,众生平等,无所谓有无、难易、长短、搞下、音声、先后。这些概念是我们为了区别事物而强加给事物的观念。古代佛经里讲到有几个盲人去摸大象,一个瞎子摸到大象的腿就说大象像棍子,一个摸到大象的耳朵就说大象像扇子,一个摸到大象的尾巴说像绳子。因为他们摸到的都是大象的一部分而没有看到大象的整体形象。事物还是那个事物,不同的观察者、不同的观察角度就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只是摸到一个很小的局部,就把它无限扩大,这就是以便概全。而我们观察事物就经常从我们的头脑里拿出一个已有的概念来定义它。

原文: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翻译:因为对事物的看法可以从无数个角度来看待,也可以用无数种名相来命名,所以圣人往往仔细观察事物的发展方向,不轻易做出某个行动,不会轻易用言语来对别人进行说教,而是在最佳时间做出行动,做出行动后又回到原本的状态。

感悟:观察事物需要从不同角度观察,尽量能够把各个方面都考虑到,这样才能相对全面的了解事物,就好比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一样。听别人说话需考虑别人为什么这么说,仔细观察,从不同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感受,再决定怎么说是合适的,就比如看到小孩吵架,就应仔细观察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吵架,谁对谁错,才能对吵架这件事情进行评判。

原文: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翻译:天地万物自我运作而没有开始,万物不仅是不生不灭,而且是自动自发的。万物自然成就而不居于成就,(因为成就的概念是从“人”的喜好角度来看的,所以不能够把它看成是“成就”),正因为自然本身不会把得到的某种结果看成是“功成名就”而死死地加以执守,所以也不能说它“没有成就”,万一没有了,也不会有“失落”的想法和情绪。

感悟:人从胎儿呱呱坠地开始,经历婴儿、儿童、少年、中年、老年、死去的阶段然后进入下个轮回,每个阶段都是自然而然过渡的,并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我们教育小孩就要向天地万物学习,只给与小孩成长的必要条件,让小孩自我尝试,不要过多干预,什么都管。如果什么都管这反而限制了小孩的自我发展。就算小孩教育好了,也不要把这当为父母的成就,因为这本来就不是父母的功劳,这样小孩学习就会只有兴趣,而不是为了父母、老师的满意而学习,看大人的脸色学习。

分享:

[引语]

本章内容分两层次。第一层集中鲜明的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说了对立统一的规律,确认了对立统一的永恒的、普遍的法则。

在前一层意思的基础上,展开第二层意思:处于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呢?老人提出了“无为”的观点。此处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他以圣人为例,教导人们要有所作为,但不是强作妄为。学术界有人认为第一章是全书的总纲;也有人认为前两章是全书的引言,全书的宗旨都在其中了。

[评析]

无论学术界在“道”的属性方面的争论多么激烈,学者们都一致认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其哲学上的显著特征。老子认识到,宇宙间的事物都处在变化运动之中的,事物从产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终的、经常变的,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老子在本章里指出,事物都有自身的对立面,都是以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有”也就没有“无”,没有“长”也就没有“短”;反之亦然。这就是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的“相反相成”。本章所用“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相随”等,是指相比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只是不同的对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动词。

在第三句中首次出现“无为”一词。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的“无为”的规律办事。老子非常重视矛盾的对立和转化,他的这一见解,恰好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具体运用。他幻想着有所谓“圣人”能够依照客观规律,以无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进自然的改造和社会的发展。在这里,老子并非夸大了人的被动性,而是主张发挥人的创造性,像“圣人”那样,用无为的手段达到有为的目的。显然,在老子哲学中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的积极进取的因素。

[解读] 朴素辩证法的闪光

朴素的辩证法,是老子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份。在中国的哲学史上,还从来没有谁像他那样深刻和系统地揭示出了事物对立统一的规律。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都是在矛盾对立的状态中产生的。对立着的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并能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而这种变化,他把它认为是自然的根本性质,“反者,道之动也”(第四十章)。老子的辩证法是基于对自然和社会综合的概括,其目的在于找到一种合理的社会生活的政治制度的模式。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的对立面,在人类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善恶、美丑、是非、强弱、成败、祸福等,都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原理。譬如说,如果人们没有对美好事物的认定和追求,也就不会产生对丑恶现象的唾弃;当你还沉浸在幸福或成功的喜悦中时,或许一场灾祸或不幸正悄悄临近。

有个哲学家说过:人们讲得最多的,却往往是他最不了解的,人们对部分事物和表面现象的关注,常常会忽视整体的隐藏在深层次的、最本质的东西。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题西林壁》一诗中写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富于哲理的诗句。表述了对事物全体与部分、宏观与微观、现象与本质等诸种关系的领悟,这富于启迪性的人生哲理,与老子的辩证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上,会发现人类文明的进步是在真理与谬误、美与丑、进步与落后等矛盾斗争中前进的。而辩证法的丰富内涵就包含在全部人类文明史中。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传统文学艺术中有不少体现辩证思维的范畴,就与之有明显的渊源联系。例如“有”与“无”,出自老庄哲学,“有无相生”体现了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实际也体现了艺术创作的辩证关系。后世的作家、艺术家,他们逐步从老庄哲学中引申出了这样一种思想:通过“有声”、“有色”的艺术,而进入“无声”、“无色”的艺术深层境界,才是至美的境界。与之相关,“虚”与“实”的概念也随之应运而生,而“虚实相生”理论也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美学中独具特色的理论。

“奇”与“正”这对范畴涉及艺术创作中整齐与变化相统一的创造、表现方法,为中国古代作家、艺术家所常用。“正”指正常、正规、正统、整齐、均衡,“奇”指反常、怪异、创新、参差、变化,二者在艺术创造中是“多样统一”规律的具体表现之一。在创作者们看来,其意味着事物与事物或形式因素之间既有对称、均衡、整齐以有参差、矛盾、变化,彼此相反相成,正中见奇,奇中有正,奇正相生,于是产生出和谐的、新颖的艺术美。倘若寻根究源,“奇”与“正”作为对立的哲学范畴,正始见于《老子》五八章:“正复为奇”。而将这对范畴移用于文学理论中,则始于刘勰《文心雕龙》。

不容否认,在中国哲学辩证法发展史上,老子的学说及其影响值得大书特书一笔。

(0)

相关推荐

  • 老子《道德经》解读:第二章美之为美

    第二章美之为美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 ...

  • 传统国学文化《道德经》第4讲

    昨天,给大家讲了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到的"上善若水",也就是说,要想做个至上至善的人呢,就该有个像水一样的好品质.做人做事呀,就应该像自然界的水一样,宽容又能够包容万物 ...

  • 《道德经》心得体会(9-15)

    ​道德经心得体会(九): 我最早接触老子,是在中学历史课本中,对老子的印象,能够说起初是很模糊的.近期,我局第六届读书会开始了,局领导向我们每一位干部推荐了<道德经>等书,最终有机会认真拜 ...

  • 老子的根本思想既不是辩证法,也不是隐士秘...

    老子的根本思想既不是辩证法,也不是隐士秘籍,更不是打坐练功. 辩证法只是老子阐述思想的工具,在老子之前的<易经>有辩证法,老子同时期的名家惠施.公孙龙,世界三大逻辑学之一的"墨辩 ...

  • 《老子》译注|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②.故有无相生③,难易相成,长短相形④,高下之相倾⑤,音声相和⑥,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⑧,生而不 ...

  • 《道德经》心得体会(1-8)

    ​道德经心得体会(一):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著作.又称<老子>,被道教作为重要经典收入道藏.共81章,分上.下篇.此刻通行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其中有不少和生活有关的处世 ...

  • 再读《道德经》之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认识的形成及如何利用认识的形成机制

    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认识的形成及如何利用认识的形成机制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

  • 马氏道德经正义: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 ...

  • 《道德经》第2章 天下皆知美之所以美斯恶已 怎么解读?

    <道德经>第二章的全文如下: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 ...

  • 道德经讲义-第二章 美善之称-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二章 美善之称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离,生而不有, ...

  • 任法融道长注解《道德经》之第二章

    任法融道长注解《道德经》之第二章

  • 陈烯尧《道德经新解》第二章:论天道和人道的玄妙演变完整版

    <道德经>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 ...

  • 《道德经正解》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联曰] 行教不言为一事: 功成弗居自然得. [古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 ...

  • 《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之美之为美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先后相随.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