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应该怎么读,厚读还是薄读?

谈到读书,很多人都会开始疑惑,怎么读一本书,才可以了解这其中的奥秘与精华。谈到读书,牧边学长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书,先读厚,再读薄。

有这样的现象:两个智商、经历都差不多的人,同读一本书,一者读后能说出个一二三四来,出语深中肯綮,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一者则好像什么都懂,但什么也不得要领,于解决实际问题无补。

为什么差距那么大呢?重要的是,能不能把书读薄。善读者是要把书读薄,而且是越读越薄,越薄收获越大。

所谓把书读薄,就是真正把书读懂,读透,了解书的主要内容,掌握书的精华和最本质的东西。

要想把书读薄,首先得把书读厚。我记得我曾经读卢梭的《瓦尔登湖》的时候,一句一句地读,重要的语句,或看不大明白的地方,反复琢磨,还会用铅笔画出来。读完一遍,从头到尾几乎全是线了。为了更好的了解作者这个人以及他的写作意图,我找了好多资料,还要记笔记。这个过程,我认为就是把书读“厚”。这时,脑子里的东西很多,有些还互相打架。

再读第二遍时,将第一遍没有读懂的地方,以及已经读懂而需要加深印象的地方,换用红蓝铅笔画杠。读第二遍用红蓝铅笔画的地方,就比读第一遍用黑铅笔画的少多了。读两遍还是不行,再读,再画,画的线更少。这样,一读,再读,反复读,了解了,懂得了,掌握了要领,汲取了精华,把握了本质,书就变薄了。这有点儿像吃饭,刚吃下肚里,肚里满满的,厚厚的,经过消化、吸收,变成了营养,肚子下去了,变薄了。

读书始于厚而达于薄,是一个钻进去又跳出来的过程。钻进去是把书读厚,跳出来才是把书读薄。跳不出来,是“死在言下”,有可能成为书的奴隶。跳出来,就是“活在言上”。只有跳出来,才是把书里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够用以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真正读懂了,把书读薄了。

读书如淘金。一遍一遍地读,就是不厌其烦地淘。淘到最后,剩下的便是金子。

宋代的朱熹对读书有这样的论述:“未见道理时,恰如数重物色,包囊在里许,无缘可以得见;须是今日去了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朱熹的这一论述,也就是把书读薄的意思。惟髓才是精华。厚厚的一本书,不读到见髓的程度是记不住,更用不上的。厚书变薄,是以质取胜,即所谓的举一反三、闻一种十,一通百通就是这个道理。把书读薄,就是以简御繁,删繁就简。

我认为读书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这个过程是读书的一个辩证法,符合认识思考的一般规律。有人读书总是过于心性浮躁,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求甚解,囫囵吞枣,所以往往会难以把一本书读薄。为了切实把书法薄,必须得下气力,用脑筋,多思、深、全思。

正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那样, 从前后发生、正反等多方面考虑问题与思考问题才行。而不是人云亦云。

我相信,在这个过程当中,书是可以读厚的,然后再读薄。过程虽然辛苦,但是收获却是值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