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经济万年史】100中国隋唐宋元时期手工业(下)
中国隋唐宋元时期手工业(下)
3.手工业部门的发展
隋朝以前,主要的手工业部门被国家所控制,虽然民间手工业仍有部分的发展,但它的发展却受到相当大的限制;同时农村里的手工业与小农业顽固结合,自给自足的农村经济,也局限了手工业的发展。商业资本则密切与地主经济相结合,一部分化为高利贷资本,成为剥削农民兼并土地的手段,对于手工业的发展很少帮助。由于以上原因,使手工业的发展停滞下来。不过,隋唐统一以后,由于国内环境得到相对的安定,生产逐渐发展,手工业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突出的表现在以下一些部门:
(1)纺织业:尤其是其中的丝织业、棉织业。
丝织业是中国的传统手工业部门。隋朝时,今河北、河南一带是北方丝织业的中心。相州(今河南安阳)的绫纹布非常精美,是上缴王朝的贡品。唐代更为发达。当时丝织品的品种和花样都很多。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仅江南东道(今浙江、江苏)所产就有水纹绫、方纹绫、鱼口绫、绣叶绫、花纹绫、乌眼绫、绯绫、自编绫、文绫、交梭绫、十样花纹绫、吴绫、绸绢、八蚕丝、花纱、吴绢、宝花罗、花纹罗等花色品种。特别名贵的丝绸花纹有盘龙、对凤、麒麟、狮子、天马、孔雀、仙鹤等。近年在新疆吐鲁番和甘肃敦煌出土了不少唐代前期的丝织实物,其中一件晕提花锦裙大为精巧。原锦用黄、白、绿、绿红、茶褐五色经线织成,再于斜纹晕色的彩条上,用黄金色细纬线织出蒂形小团花。这件锦裙突出地反映了当时的丝织水平。
中唐以后,丝织生产的分工更加精细,花色品种又有新的发展,产量也有所增加,宋代的著名丝织品,一为织锦,二为缂丝。宋锦加金有两种办法:一为明金,一为拈金。北宋中叶时,已能生产拈金锦,它在当时是具有代表性的高级丝织品。南宋时,拈金锦被当作给金人的重要礼物。缂丝亦称" 克丝""刻丝" ,是用许多特别的小棱子穿引各色丝线根据画稿花纹色彩的轮廓边界,一小块一小块地盘织出来。
丝织物的加金技术在元代又有了进步。当时的加金丝织物称为" 纳石矢" 金锦,包括两大类:一类用片金法织成的,也就是在织造时把一些切成长条的金箔夹织在丝线中。用这种方法织成的金锦,金光夺目。另一类是圆金法织成的,也就是用金箔拈成的金线与丝线交织而成的。用这种方法织成的金锦,牢固耐用。
棉布虽然很早传入中国,但我国种棉和织棉却较晚。我国南方早已有木棉的生产,不过草棉种植较晚。从唐代开始,我国南方已开始种草棉织棉布,所谓" 桂布"大概就是棉布。然而棉布在唐代和宋代前期,只流行于南方两广、福建一带,到宋末元初,才从福建等地传入浙江、江苏。木棉的种植,到元代才开始普遍。
棉织业的发展成为元代手工业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原来金、元入侵中原时,对于蚕桑大有破坏,尤其是元入侵时,中原许多地方都变成牧场,北方蚕桑业从此一蹶不振。南方的蚕桑业也受到较小的暂时性的破坏,衣料发生问题(在此以前中国衣料已感不足,甚至以纸代替)。蚕桑业不是较短时间能恢复的,于是从南方、西域两路输入棉种,广植棉花,以补充丝织业的不足。再加上元统治者对于丝和丝织品剥削很重,对新种的棉花和棉布的剥削,暂时还不重,所以人民改种棉花的愈来愈多,棉织业逐渐代丝织业而兴起了。元朝在五个省区设置了木棉提举司,对木棉设专官管理,足见木棉生产之普及。棉纺织业开始由于工具简陋,技术低下,成品尚比较粗糙。1295年前后,黄道婆把海南岛黎族的纺织技术带到江南,并改进了纺织工具与技术,促进了江南棉织业的进展。
(2)陶瓷业:隋唐制瓷技术的进步比较突出。
隋代制瓷业在瓷土选炼和施釉技术上都有提高。在西安曾出土过一件隋代的白瓷天鹅壶,质地坚硬,造型美观,是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白瓷器之一。唐代瓷器色样繁多,形式多样,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浙江出产的" 越瓷" ,是青绿色的,发展到五代,就产生了吴越的" 秘色瓷" 和后周的" 柴窑" ,这都是非常著名的" 青瓷" ,在瓷器史上,有很高的地位。河北所产的" 邢瓷" ,是白色的,也很著名。此外还有著名的" 唐三彩" ,是在土胎(个别的也有陶胎)上施以黄、绿、青(或蓝)三种色釉烧制而成的。这种三彩器色彩美丽,形态生动,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陶瓷业到了宋代,也得到空前的发展。南北都有许多名窑,产品不仅行销国内,而且远销国外。宋代最有名的瓷器,是京城官府所设" 官窑" 的产品。北宋和南宋都有所谓" 官窑" ,主要的产品都是青色瓷器。北宋" 官窑" 在汴京附近,南宋" 官窑" 有两处,都在杭州。所烧瓷器,造型精美,釉色莹澈,为当时所珍重。元代的瓷器在宋代的基础上又有进步。原来元代贵族重视金银器,不很重视瓷器,所以对于瓷器业的控制不很严,因此,南方民营瓷器业得到了发展。元代的瓷器业开始集中到景德镇来,景德镇除烧造白瓷和其它颜色的瓷器外,已开始制造青花和五彩的瓷器。当时镇民烧造的瓷器,多是上贡朝廷,瓷器底书" 景德年制" ,从此天下盛称" 景德镇" 瓷器,并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3)造船业:隋代的造船业很发达。
杨素督造的五牙大战船,船上有五层楼,高百余尺,前后安置了6 个长50尺的拍竿,用以攻击敌船。炀帝杨广巡游江都建造了几千只船,这些船种类很多,有龙舟、浮景、白虎等。龙舟为炀帝乘坐,规模最大,制作也最精致。船长200 尺,高45尺,宽50尺。船身分4 层,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两层有120 个房间,下层供太监居住。制造这样的大船,自然需要很高超的手工技巧的。宋、元两代,我国造船业显著发展,造船技术不仅能造国内航行的漕运船和一般的运输小船,而且能建造远涉重洋进行海外贸易的商船。当时,从事海外贸易的船大多由中国自己制造,外国人来华也常搭乘中国海船。这表明当时中国的造船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文献记载,当时建造的海船," 舟若巨室,帆若垂天之云" ,每一艘船可容几百人。有些海船的载重量为550 到660 吨,船上可备一年的粮食,还可养猪、酿酒。不少海船的桅杆装在转轴上,起放灵活,不怕大风吹折。船有正舵," 大小二等" ," 随水深浅更易" ,还有起碇用的轮车,并已经使用罗盘针导航。当时我国的船只已经航行于印度洋各地,包括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次大陆、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甚至达到非洲的索马里。
(4)印刷业:唐代前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这是我国手工业史上的一件大事。
所谓雕版印刷术,就是将文字制成印版,在印版上面加墨,再印到纸上去。雕版印刷术的出现,是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的,而这些条件在公元7 世纪时就已经具备。首先,在公元前1 世纪左右已发明了纸。其次,在四五世纪之间出现了易溶不晕的烟墨。从唐朝起,封建政府废除了六朝以来士族世官的制度,改用科举取士的办法。读书的人多了起来,对书籍的需要量大大增加。
于是,雕版印刷术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了。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人民对人类文化传播的一项重大贡献。活字印刷术起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 1048年),发明者毕昇. 他所发明的活字是胶泥制的,这是草创的活字印刷术,但已比欧洲的活字印刷术早上400 年(德国人古登在15世纪中叶,约1440-1450 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昇所采用的活字印刷术已经具备了刻活字、排版、印刷三个主要步骤,是一种较完整的发明。但由于毕昇的活字是胶泥(粘土)为材料,把粘土刻成扁平的单字(称为泥活字),不像铅字能耐久,故在当时未能通行。宋代在印刷术方面的另一个发展是套色版印刷,能在书上印出几种彩色的插图。
元代的印刷技术,较之宋代更有显著的进步。其主要表现有三:第一,活字印刷术不断改进,陆续发明了锡活字和木活字,并用来排印蒙文和汉文书籍。第二,自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以来,已使用小块铜版铸印小型的蒙文和汉文印刷品,如纸币" 至元通行宝钞".第三,套色版印刷术应用于刻书,如中兴路刊印的无闻和尚注《金刚经》。元代《农书》作者王祯对印刷术有着重大贡献。他试用木活字印书,并发明了转轮排字架,使用简单的机械,提高排字的效率。他还把木活字的制造方法和用于印书的经验,系统地记录下来,就是他的《造活字印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