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3课时):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
鲁班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能工巧匠。他发明了很多生产劳动的工具、军事器械,他还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反对战争。
一天,鲁班到一座高山上去寻找木料,突然脚下一滑,他急忙伸手抓住路旁的一丛茅草。手被茅草滑破了,渗出血来。
“怎么这不起眼的茅草这么锋利呢?”他忘记了伤口的疼痛,扯起一把茅草细细端详,发现小草叶子边缘长着许多锋利的小齿。他用这些密密的小齿在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割开了一道口子。
他想:要是我也用带有许多小锯齿的工具来锯树木,不就可以很快地把木头锯开了吗?那肯定比用斧头砍要省力多了。
于是,鲁班请铁匠师傅按照自己的设计,打制出边缘上带有锋利的小锯齿的铁片,拿到山上去做实验。果然,比斧头砍要容易得多地把树木锯断了。但是,他发现铁片有时候在树杆里很难拉动,经过观察与思考,他改进设计,把带齿的铁片上的齿做成东倒西歪的样子,这样锯开的口子宽就大于铁片的厚度,铁片就不会受到很大的阻力而难拉动了。
鲁班给这种新发明的工具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锯”。锯锋利的齿可以增大压强,而东倒西歪的齿拉开的大口子,可以减小摩擦。鲁班的发明,缘于他留心身边发生的事情,善于观察和总结,善于思考和设计。所谓能工巧匠,就是比普通人看得仔细一些,做得周到一些,想得深入一些。

预习与思考
阅读课本146页“压强的增大与减小”部分,并完成下面学案:


视频学习
这是杜攀老师讲解的 “增大压强与减小压强的视频”,他先从理论上讲解了增大压强与减小三强的方法,再列举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实例,并分析运用的是什么方法。请同学们用心听讲。
这是李桂凤老师讲解的 “增大压强与减小压强的视频”,她列举了与杜攀老师不相同的实例,来联系实际讲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请同学们用心听讲。

巩固练习


学习箴言
1.除了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任何其他力量能在人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像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
2.心坚石也穿。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勤勉是成功之母。
3.知识不像春天的花和秋天的果,举手就可以摘下来。获得知识的钥匙只有一个,那就是勤奋。
4.知识有力量,但成就有光泽。有人感觉到知识的力量,但更多的人只看到成就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