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不止,泄泻如水,老中医教您一招止泻方法!
文字版请滑动查看
腹泻,俗称“拉肚子”,尤其是“拉稀”一词,更能反映其真谛。
“稀”,一者表达水分增加、粪质稀薄,即中医所言“无湿不成泻”;二者表达肠蠕动加快,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频率。
根据时间长短,可以分为急性(2-3周)、慢性(2个月以上)。
有两个问题值得大家思考。
第一,为什么肠蠕动会加快?受到了强烈刺激呗!此为急性腹泻,一天可有十几次,多为水样便。
暴饮暴食,吃了变质的食物,过食生冷如冰水、雪糕,热迫下注如火锅、烧烤,这些都是最最常见的,中医统称为“饮食失宜”,细分为“饮食不节制”的暴饮暴食、寒温适宜,及“饮食不洁净”的腐败变质。
从西医角度而言,变质食物多为细菌感染用氟哌酸(左氧氟沙星);水多了用蒙脱石散吸附。效果挺不错的,但是也有令人尴尬的地方。
细菌感染多见于夏季,而大多数腹泻、尤其是儿童的多为病毒感染多见于秋冬、冬春,其以轮状病毒最为常见。
婴幼儿到处乱爬、乱摸,即“病从口入”,以致5岁左右儿童几乎至少感染过1次轮状病毒。令人震惊的是,我国每年有1000万婴幼儿感染,全球每年有90万因此死亡,但提高生活卫生水平却不能降低感染率和发病率。
轮状病毒直接攻击肠黏膜,一天拉十几次,大人都会虚脱,此为“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蒙脱石散,商品名“思密达”,能够吸收水分子,而产生吸附及净化作用。
注意,吸附水分自然不拉“水”,但使用过量因而膨胀会导致便秘;能同时吸附病毒而保护肠黏膜,并非抗病毒,所谓治标不治本。再者如果和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也会吸附药物,而降低其他药物疗效。
相对应的中成药,暴饮暴食有保和丸、饮食不洁有黄连素、热注下迫葛根芩连片、寒湿内盛有藿香正气水。
第二,正常刺激也会导致腹泻是怎么回事?多见于慢性腹泻,用中医的话说“体质问题”。
吃完饭就想上厕所,情绪一激动就腹痛,吹电风扇、喝不是温水就窜稀,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这必然是长期的问题。
食后作泻典型的气虚、脾虚,吹风、饮水作泻的平时伴有畏风、怕冷、手足不温,是阳虚,多见于慢性肠胃炎。腹痛作泻,此为肝郁乘脾,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有参苓白术散、理中丸、痛泻宁颗粒。西医则多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活菌胶囊。
慢性的腹泻多非感染所致,所以氟哌酸没用,蒙脱石散更常用,然而能解决当下症状,不能解决本质问题。我们常说的“肠道菌群失调”,就是在外界因素干扰下打破平衡,双歧杆菌是人体肠道有益菌用来修复平衡。然而就好像“喝酸奶”一样,不能抱有多大指望。
说到这里,我们总结一下。西药用于急性期效果明显、慢性期“聊胜于无”。中药急性期、慢性期都有不俗疗效,但需要分情况选用,难度较大。
今天推荐一个药膳——粥,化繁为简,抓住本质。
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开始“粥剂”就已经是中医治疗的重要部分了。比如大家熟知的,感冒后喝点“热稀粥”就是桂枝汤调养方式,其书中直接有“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的论述。
《本草求真》里也说过:“米虽常食之物,服之不甚有益而参以药投,则其力甚巨,未可等为泛常而忽视也。”
山药15g、薏苡仁25g、粳米100g、生姜3片、大枣2枚
急性期“无湿不成泻”,为“湿盛”。薏苡仁健脾渗湿,促进水液代谢,肛门灼热的湿热泻尤宜;山药涩肠止泻,减少排便次数,暴饮暴食的伤食泻尤宜。
慢性期“久泻不止”,为“脾虚”。山药健脾益气,食后作泻的脾虚泻尤宜;生姜温胃散寒,腹痛呕吐的寒湿泻、虚寒泻尤宜;山药、大枣厚肠止泻,保护胃黏膜,对于情绪不调所致痛泻尤宜。
使用注意:
①根据症状偏向性,适当调整食材比例,温服。
②慢性期1日2次,每次200ml,可以代餐。急性期不拘于时,腹泻间期频频服用,每次50-100ml。
原理讲的很清楚了,问题是有用么?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通市中医院的刘云,治疗儿童急性腹泻(轮状病毒肠炎)观察3天。
50例蒙脱石散+双歧三联活菌散,24小时内、48小时内、72小时内、72小时以上恢复分别为4例、15例、23例、4例。
50例药膳(山药、苡仁、粳米),24小时内、48小时内、72小时内、72小时以上恢复分别为13例、21例、14例、2例。
效果差距明显,顺带与对应的睡眠、食欲恢复情况也有明显影响。
解放军154医院消化科赵涛,治疗老年慢性腹泻观察3天。
62例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愈25例、有效2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64%,其腹痛、呕吐、腹泻平均消失时间为2.4天、2.5天、4.6天。
62例加用药膳(山药、大枣、生姜、粳米、大米),治愈50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55%,其腹痛、呕吐、腹泻平均消失时间为1.4天、1.2天、2.7天。
药膳方 |
适用范围 |
山药15g 薏苡仁25g 粳米100g 生姜3片、大枣2枚 |
季节:四季均可 |
年龄:各年龄均可 |
|
体质:痰湿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 |
|
能否长服:能 |
|
方式:慢性期1日2次代餐,急性期不拘于时 |
“阴”在人体内侧,为脾经循行所过,健脾益气、渗湿止泻。
“泉”能治疗水湿病证,在经为“合穴”,所谓“合主逆气而泄”,腹泻即为其义。
每次揉按5分钟,局部酸胀即可。
还可配合艾灸20分钟促进气血流动,气不滞、湿不聚。还有升提止泻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