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天地 | 李兴柏:陪父母唠嗑
我们一直期待着你的关注| 第 244 期
陪父母唠嗑
文 | 李兴柏
2005年1月,根据上级规定,50岁的我办理了内退。而过去忙于行政、会议、公文、后勤的我,不但早去晚归,还要加班加点,基本没有闲暇时间多去看望父母。有时去了,也是仓促呆一会儿,就回家了,这使我明白了什么叫“忠孝不能两全”。
内退之后,时间充足了,为了排解父母的寂寞,我便经常看望父母,尽量多与他们聊天。这时的父母都已80多岁了,耳不聋,眼不花,苍老的脸喜喜地迎着自己。只要我一去,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父母在与我唠嗑中,得到了轻松快乐。看到父母那么开心,那么在意我的到来,那么在意我的提问,我心里感到有点心酸,父母盼望着后人回家,已经没有别的盼头了。
在与父母唠嗑前,我就想唠他们亲身经历的事和人。我安下心来,尽可能地唠,体会“呆在一起”的幸福享受。
唠嗑先从家里谈起,如母亲和父亲结婚谁是介绍人?父亲大排哥几个?叫啥名?爷爷大排哥几个、叫啥名?奶奶姐几个?净嫁在什么地方?有没有后人?姑姑大排是几个?从上到下怎么个顺序?母亲到底念没念书?母亲跟宋振文母亲什么关系?母亲跟李多成母亲什么关系?母亲上边有没有亲人?李姓祠堂在什么位置?旧时年节怎么过?都有啥说道?
说完家里就讲家外,村里人议论纷纷的“草仓”是咋回事?什么个结构?多大面积?村内庙是什么样子?郭姓怎么排列的?高姓有那些家?王姓怎么排序?都叫什么名字?供销社是哪家地主的宅邸?重茬弟兄咋回事?某某某是从哪里来的?某某跟某某某是什么关系?某某某是哪一年搬进我们村的?旧社会怎么打赌?土改前谁家兴旺时土地亩数最多?光复“抢厂子”是咋回事?
几次唠嗑中,我观察父母特别爱唠,对我问的话题特别感兴趣。有时,我问一个事儿,父母竟能说出与此相关的好几个事儿来。
客观地说,在我们家族中,在我们村同龄人中,也可能比我大一二十岁的人群中,也没有我知道的事儿多,能说出道道来。
事实上,很多做儿女的,都愿意在物质上尽量满足父母,说话却越来越少。父母老了,此时尤其需要和儿女说活,他们对儿女的亲情从来都表现为奉献。而做儿女的,多半得不到满足。儿女还认为,此时衣食无忧了,又不劳动,享福就可以了。
每次与父母唠嗑差不多时,我还亲自给父母做顿饭,胸前系上围巾,上灶烹调做出几个菜,甚至还要过油,如酥炸小鲫鱼、干炸小丸子、辣炒肠肚丝、蒜沫猪头肉、瓜片紫菜甩秀汤等。在这些菜品中,有的菜是我从家里带去的,有的菜则是我从市场购买的。上灶结束,便陪父母吃午饭,陪父亲喝上几盅,时常还要继续聊聊未尽的话题。
人都说老了愿回忆往事,是的,人生谁不留恋那日照中天的时候。
陪父母唠嗑,是一种非常宝贵的人生收获,而且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收获。一个人没有这样的收获,他的心灵会潜藏某种疏漏,说不定陷入悔恨之中。
人越老越想孩子,而孩子不管多大,在父母面前也终究是孩子。一个离开父母另过的人,从此后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不会很多的。由此看来,陪父母唠嗑,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啊,这也是尽孝的行动。为避免将来不留遗憾,最好的办法就是珍惜今天。人生最大的悲痛,就是子欲孝而亲不在。
趁父母健在,多多地陪他们唠唠嗑吧,紧紧抓住尽孝的机会,尽心尽力吧。
也许要到与父母咫尺天涯,也许只有到了生死离别,才能使人明白:父母的需求是多么容易满足,可一切都已经无法弥补了,只有深深的愧疚和遗憾。我可以毫不含糊地说,陪父母唠嗑,就是一种孝敬。
-END-
- 关于作者 -
李兴柏,男,沈阳人,退休干部。
推 荐 阅 读
新年特辑 | 朱道能:一到过年,我就想起1976年的猪肉……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