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康养
我是陶国威医生,一个不走寻常路的非主流医生,自愈力医学创始人;
关注我,定期发布不一样的健康主张!
本文约2690字,阅读时间10分钟
一、 前言
认知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
康养是一个新词汇,不同的人对其内涵有不同的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理解正确,行为就正确,也一定会实现目标、得到结果;反之,理解错误,行为就错误,结果就一定事与愿违。
纵观国内近几年的康养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个比一个声势浩大、天雷滚滚。但结果大多是雷声大雨点小、不接地气,最终变得门可罗雀、不了了之。
自2013年4月至2016年5月,以成都龙潭水乡、和仙坊民俗文化村、模客小镇、杨店卓尔小镇等九个小镇陆续宣布破产,110亿资金换来的是富丽堂皇的“鬼城”。
认知错误——结果错误
老百姓为什么不买账?首先要考虑老百姓凭什么要买账?我们是否给足了消费者买单的理由?
康养,不是医疗,不是保健,不是养生,更不是旅游、娱乐、休闲、餐饮!康养是什么?康养中心、康养地产、康养小镇又是什么?机构属性?谁服务?服务谁?服务目标?怎么服务?标准规范?……这些问题如果没有一个明晰的答案,在错误认知的作用下,仓促上马,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说一件事情成功需要10个充分必要条件,那么导致其失败应该有成千上万种可能,而成功只有一种可能——十个条件同时具备。
失败有千万种可能,成功只有一种可能
本文将从供需和技术层面对康养进行深入解读,希望对读者有所裨益!
二、 核心要素
康养,既然已经成为一个商业形态,就应该区别于居家;这里有六个最基本要素不可或缺:
1. 属性:它是什么?医疗?(中医or西医)保健?养生? 健康管理?
2. 客群:为谁服务?客户画像?客户核心需求?
3. 周期:服务时间?一周?两周?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
4. 平台:在哪服务?区位优势?地理环境?宏观、中观、微观环境?
5. 技术:如何服务?单一or体系?模糊or规范?凭感觉or有标准?
6. 人才:谁来服务?医生护士?健康管理师?营养师?保健师?
环环相扣 缺一不可
三、 康养属性
康养的本质属性一定是非医疗!
康养,是指以非医疗手段,在非居家状态下,由非医疗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生活方式的指导和干预,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激活和唤醒人体自愈力,改变人体机能、调整人体状态的过程,其结果既有主观感受的改变,也有客观指标的比对。
康养,同样应该具备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特征,符合循证的要求。
循证逻辑:提问-获得-评价-应用-分析
四、 客群画像
通过对康养的属性和定义的解读,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会离开家,去到一个陌生但是环境很好的地方?不是住几天而是住一段时间?而且心甘情愿地相信并接受一群专业人士的指导?还愿意为之付费?
答案在需求里!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一定是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人们的需求刚性从强到弱依次排列:
生命>疼痛>痒>睡眠(饮食)>功能丧失>日渐衰弱>酸麻胀>不适
失去越多,需求越刚性
需求刚性度越高,驱动力就越强;需求刚性度越低,驱动力就越弱。需求,源于失去曾经拥有的:舒适度、感觉和运动功能、吃喝拉撒睡、生命。慢性病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逐渐失去的过程。
在此我们描述一些画像,看看他们是否有这样的需求:
1. 肿瘤患者:远离复发和转移的需求,五年、十年生存率的需求;
2. 糖尿病患者:减药/脱药的需求,远离全身并发症的需求;
3. 高血压患者:减药/脱药的需求,远离脑卒中的需求;
所有慢性病患者,都有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摆脱药物束缚的消费诉求;这里蕴藏着兆亿级市场。问题是,谁能满足这个需求?
答案:以自愈力医学为指导(内涵注入)的康养服务!
还有一点至关重要,康养服务的对象一定是处于稳定期的慢性病患者,对于病情变化较大,病情较重的患者,还是建议其治疗一段时间、稳定之后,再进行康养。
通俗地说:治疗=抗灾抢险,康养=灾后重建
抢险队员不会帮你重建家园,灾后重建靠自己
五、 服务周期
【旅游】的周期一般为一周以内,鲜有更长时间的旅游;而且地点更换频繁;主要满足开阔视野、增广见闻、文化体验的需求;与之配套的是餐饮、娱乐、休闲。
【旅居】的周期一般为1-6个月,常见于有钱有闲的中老年群体;地点相对固定,主要满足季节舒适性、环境养生的需求。无专业人士指导,旅居前后身体状态无变化或者变化不大。
【康养】的周期最少是一周,特殊病情最少为一个月,地点固定,主要满足身体功能恢复和状态调整的需求。与之配套的是有技术含量的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心身医学疗法等,而且必须有专业人士(自愈力教练)做全程指导,记录康复病历,前后数据对比,此谓循证。
康养:安放身心的一种生活方式
六、 平台硬件
1. 环境:宏观环境达标,中观环境优质,微观环境优越;
2. 位置:空气、阳光、水、温度、湿度优越,无物理、化学性危害;
3. 交通:交通便捷,距离飞机场、高铁站低于1小时车程;
4. 体量:至少容纳30人居住、餐饮、教育、运动
5. 布局:住宿区、餐饮区、学习区、运动区、理疗区等
人,为建筑赋予内涵!
七、 技术支持
1. 理论:自愈力医学理论体系
2. 技术:自愈力医学技术体系
3. 用品:检测、监测,评估,干预用品
4. 标准:病情评级,病因研判,方案制定,效果评定,方案调整
5. 规范:各种模板,数据管理,比对总结;技术操作规范
八、 人才培养
1. 初级教练:无背景要求,具备体重管理技能;
2. 中级教练:有医学背景,具备除肿瘤外,所有慢性病的自愈管理技能;
3. 高级教练:有医疗背景,具备所有慢性病的自愈管理技能;
4. 培训教育:由自愈力医学推广中心统一培训并考核;
5. 考核发证:由中国康复医学会颁发教练证书;
6. 继续教育:所有教练必须参与继续教育,并获得相应学分;
7. 职称晋级:任职3-5年后,可以申请高级别教练考核,通过后晋级;
8. 执业考核:制定《自愈力教练执业管理规范》,约束其执业行为。
一个新兴的职业形态
九、 康养地产/小镇
注入康养内涵的地产/小镇,已经脱离其原有的产品属性。在这里要注意区分房子和家的概念:房子(house) 亲人=家(home)
康养地产/小镇=房子 专业康养人才 受众群体(特定健康需求)
康养地产——升级版的房地产产品,购买者不仅获得房子的产品属性,同时也得到了真正的健康管家式服务。
康养地产,既可以是消费品,也可以是投资类金融产品,例如购房后自用一段时间,空闲期回租给置业管理公司用于康养旅居,便可以将固定资产盘活。核心在于操盘康养项目的机构是否具有绝对的学术背书、技术实力和运营能力。
处于旅游城市、旅游景区的住宅群、温泉酒店、休闲酒店,都具备转型康养旅居的硬件条件,主要问题是内涵注入和市场品牌运营。
人=躯壳 灵魂;康养=建筑 内涵
十、 康养旅居
近些年,候鸟式养老兴起,全国多家养老服务机构手握数以万计的老年会员,对接目标城市的住宅群,利用季节差引导客群异地旅居,拉动了交通、住宿、餐饮、文化的交流。虽然他们在康养旅居方面做了尝试性探索,但终因技术问题迟迟未得到解决,而仅仅将服务停留在普通旅居上。
从旅居,到康养旅居,是认知的升级、消费的升级、服务的升级、内涵的升级,也是未来更具有发展前景的非医疗大健康产业!
只有前景还不够,还得找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