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经典 | 《除欲究本》卷一 · 七言(十)
昔日有一柳下惠,人都稱他聖之和;
世間有等下品人,狹路相逢不避躲。
和言悅色願應酬,他是他來我是我;
現在人世當和光,要方要圓都由我。
聖賢作人不在此,別有妙處人不覺;
念頭起處分邪正,是邪是正早分曉。
為人不做虧心事,睡安坐甯死亦樂;
余常交過多少人,但凡究心有走滾。
真心裏麵包假心,實心內中有虛心;
忠心裏頭含奸心,正心裏面藏邪心。
人心隱顯難分辨,自己究量自己心;
舉動覺著存心好,處終再察平不平。
高人隨動先窮理,理通然後才用行;
天上那些諸神仙,未曾得道在人間。
也曾做過糊塗事,酒色財氣心上戀;
惟他虛心好聆教,才有高人把道傳。
他的恒志比人強,言能顧行行顧言;
時時刻刻用功夫,殺陰反陽天理還。
勇猛前進不退怠,人品一天長一天;
年深日久無更改,所以後來作神仙。
見個乞丐八十一,蹴地痿行不會立;
白晝乞食在大街,夜晚眠宿房檐底。
四季衣服不備辦,從來寒暑亦不避;
荒年曾過好幾次,饑民逃躥他不離。
兵劫亦過好幾回,人都亂意他不理;
我心忙了就問他,虧他替我拿主意。
老朽幼年江湖闖,尋師訪友學涵養;
不知木本水源處,為人因何失涵養。
盼緣愛念攬在心,思慮妄想晝夜忙;
念頭不息如爆豆,耗散精神全不講。
不在物境尋解脫,為人如何得涵養?
幼年參訪各處覓,心高氣傲學無益。
大言不慚藐天下,小視旁人顯自己;
從來沒有思己過,不知丟過多少底。
此時臨危才覺悟,十年以前說話非;
如今當下說的話,大約未必合乎理。
修道行功數不清,幾人能知其中緣;
竊聞高人曾說破,由來動靜有真傳。
遇過多少奇男子,不知逆行顛倒幹;
隨欲流轉圖快活,常入輪回改頭面。
君若要免輪回苦,逆行永不隨欲轉;
不守清規去串門,望親頁嘴遇一人。
叩頭上供求保佑,不思他是何身份;
天無私情親有德,神聖豈保無德人。
有德不祈神自佑,無德求神神不允;
聖賢若是眼見小,那還是個什麼神。
有人妄想時候興,如此一定非賢聖!
不肯善守學安靜,盼興時候好胡成;
不興時候不作孽,但興時候必橫行。
高賢不想聽自然,倘若興時好立功;
常人借時才逞勢,逞勢一定要遭凶。
善友遇過無數名,從來未見學安寧;
但有所為皆是妄,無欲之事不肯從。
說到除欲端的處,當下退息不修行;
不但神仙沒有欲,正人卻也欲心輕。
有欲之人能出世,似我癡愚也飛升;
有人時刻無邪念,身居暗室對聖賢。
誠心正意工夫得,此人一定非等閒;
天堂有路免地獄,日日高升超出凡。
萬般奇美迷不住,一面寶鏡心上懸;
諸邪一動先照破,處事不合人一般。
此時方好立功行,功圓行滿大羅仙;
自知自家是愚癡,學短才疏少知識。
平日再好認己錯,虛心謙恭能下士;
如此之人可學道,高人說話能默識。
有等自滿誇大口,天下人愚自己是;
高人聞名遠避躲,神仙說話不默識。
自己福薄不受命,吃穿不儉都過用;
過用後來接不上,肚裏饑渴又受凍。
到此一定要亂意,亂意定要為不正;
得便行事任意作,日久必然要遭橫。
看公思量何處錯,皆因不儉不受命;
一人得下想思病,聽人說餘有道行。
有道必會治思病,請我與他療疾症;
我有想思幾十年,從來此根未除盡。
內動耗散精氣神,發出行為定遭橫;
莫將此病當小可,不得真傳除不盡。
好貪謀盡天下寶,臨別之時帶不了;
少思寡欲養精神,除過此好別無好。
積下陰德鬼神欽,修下陽德人道好;
二德能以閉惡風,飛災橫禍不來找。
今生安分不為奇,來生處處緣法好。
董清奇,清代河南邓州人,生卒年不详。他曾到处云游参访,且惯于赤足,乞食为生,颇有全真祖师苦志清修之风,故号“乞化道人”、“赤脚道人”,时人亦称“赤足董仙人”。
他的足迹遍布陕西、湖北、湖南、甘肃、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地,因而见多识广、德高望重。清代嘉庆丙寅年间,在八仙庵内有识之士的努力下,董清奇被聘为住持。
他勇于担当,雷厉风行,一方面致力恢复十方丛林制度,重新开坛演戒;一方面竭诚募化集资,对八仙庵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葺,据说西跨院即此时扩建而成,并增建邱祖殿。
董清奇还善于言辞,他把云游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汇编成一部《除欲究本》,以浅俗轻快的口吻和笔调宣扬三教合一的心性修养思想。嘉庆十八年,地方官绅商庶为他捐资出版了此书,为八仙宫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位修持高洁、见多识广的住持,感召力、凝聚力自然是巨大的,所以可以想象当时八仙宫香火鼎盛的情形,否则怎么能配得上“大振仙宫”这样的评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