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长一个大家庭走出了十八个八路军(一)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公众号哦!

编者按

“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本号推出著名军旅作家徐志耕及其爱人高启明的中篇纪实报告文学《沂水长》,揭秘一个家族走出18个八路军的故事。

今天推出第一部分——耕读人家

沂       水         长

——我们家的十八个八路军

波涛滚滚的大沂河从沂蒙山奔涌南来,流淌了百多里后突然在这里拐了一个半月形的大弯。于是,水面顿觉开阔,水势也平缓下来。唐朝时,南来北往的舟楫就在这里靠岸停泊,船工们将货舱中的粮食、布匹、食盐及日常用品搬上堤岸,开始了货物交换和商品贸易。生意日渐兴隆,于是人们就把沂河边的这片土地叫作“马头” 。明清时期,街市林立,万商云集,被人称为是鲁南平原上的小上海。

这里是我的老家,可我对它毫无印象。妈妈说,我是在枣庄的一块高梁地里出生的。当时,爸爸隨部队到外线作战了,在后勤被服厂工作的妈妈在南下路上艰难地生下了我。这是1948年的4月。

六十多年了,我没有回过老家。听爸爸说,我们老家在郯城县马头镇,我们的老祖宗是从山西洪洞县的喜鹊窝村迁徙来的。经过几代人的苦心经营,到民国初年,高家已是镇上的大户人家了。大宅院从前门北大街一直通到刘字街的后门,有六进三十多间房屋,开有一个名叫“隆泰盛”的布店,还有一百五十多亩土地。太爷爷叫高清华,他和太奶奶王氏生了三男一女。我家是大房,爷爷高毓峻生了两儿两女。爸爸是老二,佩字辈,名佩纲,可在大家族的兄弟中爸爸排行老六。二爷爷高毓嶂和三爷爷高毓峒生有八个儿子三个女儿,加起来是十兄弟五姐妹。加上姑奶奶高颂卿的四儿子三闺女,老老小小有三四十个人!

高家不仅人口众多,因为是书香门弟而受人尊敬。爸爸说,太爷爷把中医技艺传给了长子长孙,爷爷的医术远近闻名。除了行医,高家还办有双榴书屋的私塾,本家和附近孩子都在这里上学。爷爷高毓峻和二爷爷三爷爷又都当过教书先生,熟读经史,擅长书画,可谓耕读人家。

可是,到我爸爸这一代,高家祖传的家业和门风就延续不下去了。因为天灾人祸,因为兵荒马乱,我们这个大家庭先是各立门户,后来家破人亡。艰难困苦中,八路军一一五师挺进山东,蒙山沂水举起了抗日的刀枪,高家祖孙三代投身革命,十八个人参加了八路军!

爷爷和爸爸妈妈以及他们的兄弟姐妹还有我的哥哥姐姐们,他们为革命献出了青春、热血和生命。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已离开了这个世界。只有我的二姑高惠宁和三姑高惠芬,还有大表叔徐秉毅和二表叔徐秉珂,表姑父王永福,以及哥哥高恒阳,他们見证了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天安门大典。他们的胸前,佩戴了金灿灿的胜利勋章。

这荣耀,属于国家,也属于我们高家。

我要去马头,寻找我的家。

1

耕读人家

京沪高速中段681公里的出口处便是马头。

远房表弟召来了一大帮高家的亲人和我见面。虽然素昧平生,一声声“姐姐”叫得我热泪滚滚。小辈的喊我姑姑和大姨。两位老人紧抓着我的手,不停地叫“亲侄女” 。这是爸爸的小弟我的九叔和九婶。亲情象一壶陈年的酒,把大家都陶醉了。

老宅没有了。弟妹们领我来到北大街的遗址,大门楼和高围墙已成了历史,只有一堵残壁和几块青石地基向我诉说百年前的故事。九叔特地画了一幅高家大院的详细示意图给我,这不仅填补了我心中的遗憾,还使我对老家的往事和人物都能按图索骥的去对号入座。

来马头前,我特地找了二姑和三姑,了解我家的陈年旧事,也去了七叔和堂姐家,复印了大爷和叔叔留下来的回忆文字,我要把我家的往事写出来,不仅是纪念和回忆。

面对老屋的旧址,我的眼前浮现出了近百年前的盛景:

那是1921年的金秋时节,佃户们将新收的高梁、玉米和花生车推肩挑送进后院的库房。布店的伙计送来了赢利的银票。高家大门楼前张灯结彩,大宅院内喜气洋洋。南屋的厢房里,描金绣凤的红绿嫁妆摆放了三四个房间。太爷爷满脸笑容地迎送来往的客人,太奶奶忙着交代喜宴的酒席要丰盛再丰盛。脚行的四个轿夫抬着花轿,一人扛着红伞进了大门,这叫过轿。十九岁的姑奶奶高颂卿是太爷爷唯一的女儿,她白皮肤、大眼睛,不仅端庄大方,而且识字明理,是高家人人喜爱的掌上明珠。亲家是本镇义丰远油坊的徐凤楼,就在后门刘字街西的油坊街,相距只几百米,家有五百多亩地,榨油做酒,装满酒和油的船队运到上海去销售,是户殷实人家。姑爷爷徐敬村英俊好学,是个孜孜不倦的读书人。

这一夜高家大宅院灯火通明。天还没亮,姑奶奶已珠冠霞披,红袄绣鞋,大红绸布遮盖了明眸皓齿。门楼里外,喜乐高奏。我爷爷和他的两个弟弟都是绸緞马褂,打扮一新,准备扶着轿杆送亲姐妹出嫁。爸爸说,姑奶奶出嫁时,他只有四五岁,他记得红烛高烧,门窗上贴满了大红喜字。

待到太阳出山,锣鼓齐鸣,鞭炮冲天。姑奶奶上轿时,想起大家庭中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兄弟们的骨肉亲情,却嘤嘤地哭起来了。此一去,不知今后的日子是苦是甜,不知夫君是否温情恩爱。太爷爷和太奶奶也是泪流满面。这眼泪,半是不舍半是喜悦。

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有几里地长,乐队和花轿后面,是抬着嫁妆的人们。除了衣服被子,还有衣箱被柜、脚盆脸盆、水桶饭桶、梳妆台和金银细软。本来三四百米的路程,为了摆排场,特地从镇子的东南西北绕了一个大圈,全马头的人都赶来看热闹,喝彩声和赞扬声在鼓乐声中飞扬。

快到徐家大门口时,鼓乐和鞭炮响彻云天。里里外外都是迎亲的人,大红花轿抬进了徐家大门,高梁、麦子、花生、大枣象雨点般地落在新娘头上,贤慧而坚毅的姑奶奶就这样成了徐家的媳妇。对于高家来说,她仍然是家里人。而姑奶奶在孝敬公婆、相夫教子的同时,也常来看望父母,关心娘家的大事小事。好在路近,婆家的大门口,望得见娘家的门楼。

二十世纪初期,鲁南平原虽有水灾旱灾,也有土匪盗贼,但高家上下,基本上安居乐业。家里不仅有管店的掌柜,还有十几二十个佃户。里里外外有赶车工、勤杂工、廚子和丫环。掌管四世同堂这个大家庭的当家人,不是我太爷爷,而是我的太奶奶王氏。据长辈们说,太奶奶原先是高家的一个丫环,她是郯城人,因乖巧能干,人长得不错,太爷爷就娶她做了二房。她给高家生了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就是我爷爷三兄弟和姑奶奶,她使高家人丁兴旺,后继有人。太奶奶虽是穷人出身,但她在高家的书香门弟中长期熏陶,后来竟然也能背诗识字,常讲岳母刺字、孟母三迁和三娘教子的故事。太奶奶住在第三进院的堂屋里,中堂上挂有大幅的观世音佛像。佛像下面是三个祖宗的神位,香烛旁放着供果。她按照《朱子家训》的格言,把大家族治理得团结和睦,井然有序,因而很有权威,说一不二。二姑说,她三岁死了母亲,太奶奶十分疼爱她这个孙女,和她同吃同住。二姑给我看了太奶奶晚年时的照片,方脸大眼,威严刚毅,倔強的神态中透出几分柔情。

太爷爷是老中医,在马头很有名望,家中藏有很多线装书。除了给人看病,他十分重视儿孙的教育,从小就要他们读书写字,重文识礼。他亲自上课,严格要求,背诵四书五经和唐诗宋词。在传统礼教的雨露阳光下,太爷爷的儿女们继承了这份家业。

△太爷爷高清华

△太奶奶王氏

姑奶奶出嫁的时候,我爷爷已经是高家出头露面的当家人了。他是长子,又是弟妹的长兄,他医术高明,先是镇上最大的“大生昌” 中药店聘请他去坐堂,他开的方子,只需两三服,便有疗效,有的手到病除,因而名声大振。

爷爷的元配妻子颜氏,生下一子高佩绅后久病不愈。爷爷虽尽心调理,但回天无术,后来又娶了我的奶奶马祥林。马氏也是大户人家出身,有四十亩地和一个丫环陪嫁,生了我爸爸和大姑三姑两个女儿。

1933年,爷爷以自己的字号为店名开了“云岚药室” ,让两个儿子和侄子当他的助手,生意红红火火。除了给人看病,爷爷也教书办学。不仅在自家的“双榴书屋”教儿女侄子,还在镇上的竞进小学和新民小学当过校长。

爷爷瘦高个,戴一副老花镜。二姑说,爷爷教他们读《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朗读时讲究抑扬顿挫、摇头晃脑。他教大家写作文先要学做对联。他说:“天对地,雨对风。”调皮的二表叔秉珂紧接着说:“香对臭。哭对笑。”大家都笑了。

二爷爷高毓嶂也当过老师,他毕业于郯城师范讲习所,在竞进小学教国文课。他学问很深,写得一手好字,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后来去济南和南京谋事了。三爷爷高毓峒也是教书先生。他本份忠厚,温良谦让。每门课他都能教,擅长音乐。他一边弹风琴,一边能唱歌。他在北街、西街、南街小学都上过课,在第三小学和承志小学也教过书。据说,鲁南第一党支部书记、革命烈士刘之言曾是他的学生。

我爷爷的这三兄弟当年在马头镇上虽不是富豪,但也是有名望的人。在那个时代,教师和医生都是体面的职业,不仅收入丰厚,也受人尊敬。据说,爷爷为穷人看病,常常少收或不收钱。有一年,鲁南流行疟疾病。穷人无钱看病,就把爷爷药店门口煎过的药渣拿去当药吃。得知这个事后,爷爷叫伙计专门用一口大锅熬了中药汤,免费让贫苦人家来喝药。所以,高家被人称为厚德人家。

爷爷这三兄弟中,二爷爷家人口最多。他生了六个儿子。分别是大大爷佩纶、三大爷佩经、四大爷佩桓、七叔佩湘和八叔佩综。五大爷幼时夭折了。

三爷爷有两儿两女。他们是二姑惠宁、四姑惠芳,还有九叔佩玖和十叔佩十。

我爷爷也是两儿两女,二大爷佩绅和我爸佩纲,大姑惠英和三姑惠芬。

子女最多的是姑奶奶,他有四个儿子和三个女儿,他们是秉字辈,叫秉淑、秉毅、秉珂、秉皓、秉莹、秉渠和秉军。这些表叔表姑虽然姓徐,但他们都在我家的私塾上学,常在我家吃饭玩耍,又是爷爷教他们读书写字,血脉亲缘,情同家人。

四大娘在她的回忆文章中写道,高家最隆重和喜庆的一件事是1929年的冬天,二爷爷一次性娶了三房儿媳妇,已经工作了的大大爷、三大爷和四大爷同时做了新郎!而且,是新式婚礼。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山东农村,这件事引起了很多人的议论。有人说:哪有一次娶三个儿媳妇的事?不合规矩。也有人说:哪有新娘子不坐花轿的?没听说过。二爷爷是个开明又新潮的人,他見多识广,又追求时尚。他不听那些闲言碎语,敢作敢为。

三房亲家都是本地大户,又是多年熟识的朋友,门当户对,知根知底。大儿媳妇姓田,二儿媳妇姓刘 ,三儿媳妇姓徐,名腾鸾,她有个双胞胎妹妹叫腾凤。父亲徐吉亭是清朝秀才,写得一手好文章,但不善理财经商,只靠二百亩地收租过日子。他本分软弱,胆小惧内,大老婆生有男孩仗势欺人,腾鸾的母親吴氏是偏房,便被大老婆逐到草房中居住。

有一天,大老婆儿子无事生非赶到草房,抓起板凳把腾鸾母亲打得不能动弹,怀孕七个月的吴氏流血不止,过了五天就命归黃泉。可怜的双胞胎只能跟着八十多岁的祖母凄苦度日。姐妹俩不仅聪明伶俐,而且知书达理惹人怜爱。我二爷爷和徐秀才经常在一起吟诗作文,所以就定了这门娃娃亲。腾鸾十六岁那年嫁到了高家,成为四大爷的爱妻我的四大娘。从此,孤苦的心灵有了爱情的滋养,她的人生和高家的兴衰连到了一起。

虽然没有花轿迎亲,現代婚礼同样隆重喜庆。新娘一袭白色婚纱,手捧玫瑰鲜花,宛若神女下凡。新郎西装革履,头戴深色礼帽,一派绅士风范。更有洋鼓洋号吹吹打打,美不胜收。婚纱遮挡了她们的三寸金莲,这场西装配小脚的婚事热闹非凡,马头镇万人空巷,都来看这一场史无前例的新式婚礼。

△四大爷高佩桓(高磐九)和四大娘徐康

这时候,欧风美雨刚刚滋润古老的中华大地。马头镇修建了基督教堂。北大街的商铺里,出現了令人惊喜的搪瓷脸盆和香胰子,还有洋布洋火和洋油。而渴求民主自由的文化人,四处寻找救国救民的良药。大大爷和三大爷从济南师范讲习所学习后,二爷爷推荐他们读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并希望他们拜梁漱溟为师,学习哲学和佛学。1924年8月,大大爷和三大爷就投奔了梁漱溟,跟随他在山东、北京、广东等地学习。同时三大爷还隨熊十力教授到武昌、杭州、南京等地学习哲学和心理学。三大爷还信仰佛教,并有音乐天赋,曾在杭州教书,后因生病回乡休养,在本镇求是小学教书。大大爷还在南京中央大学文学院任过哲学系助理。

1929年冬天,在广州第一中学跟随梁漱溟办“乡治讲习所” 的大大爷,接到母亲病重的电报,便立即赶回家。原来二爷爷是找借口要他回家结婚。婚后只几天,大大爷又急匆匆地赶回了广州。三个月后,梁漱溟到河南辉县办村治学院,大大爷当梁漱溟的助手,又办《村治月刊》,他把新婚的大大娘带去了河南。大大娘叫田秉容,比大大爷小三岁,虽是大户人家出身,缠小脚,身材不高,又沒有上过学,和大大爷在思想文化上缺少共同话题,但她性格直爽,治家有方,所以互敬互爱,夫唱妇隨。

四大爷结婚时才十八岁。当时他已在叫作“聚盛恒”的一家商店当店员,因为夜里要守店值夜。所以不能天天回家陪伴爱妻。四大爷把思念化成文字,给蜜月中的四大娘写了一首情诗:“咫尺路非遥,因为伙伴稀。寻日为闺来,惹卿常相忆。躯居犹寂寞,相伴有唐诗。三更人定后,正是安眠时。”这首诗陪伴了他们一生,也見证了他们始终不渝的爱情。

因为结识了梁漱溟和熊十力这两位現代中国的思想家,不仅改变了大大爷三大爷和四大爷的人生道路,也影响了我爷爷和我爸爸的传统观念。因为爷爷支持大大爷去投奔梁漱溟,大大爷就带着我爸爸和七叔去了乡村建设训练班,又到曹州师范学校读书。熊十力还介绍二爷爷去了南京中央政府审计部任职,每月薪金有一百八十大洋。马头镇的乡绅見到了一片新的世界。

这个时候,可能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鼎盛时期。四世同堂,人丁兴旺。吃饭有租粮,用钱有商铺。有在外谋职的,有在家教书、行医的,既有钱财,也有名气。据说,那时我家有丫环、廚子、担水扫院的杂工,有专门的粮仓,用大缸装食油,大缸腌咸菜,每餐吃饭有三四桌人。

爷爷是长子,他不仅要坐堂行医,还是大家庭的当家人。虽然吃穿不愁,但要把家掌管得井井有条,也是不容易的事。爷爷以《朱子家训》为治家格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内外整洁,既昏便息……。”要求全家上下都遵照行事。人人都循规守矩,知书识礼。凡有大事,也开家庭会议。长辈坐中间大桌两旁,小辈坐小桌边的椅子、板凳上。爷爷还是从《朱子家训》说起,他说:我们三十多人的了大家庭,大大小小事情很多,大家都得干活,因此要有分工。全家的开支不小,有收入的都要按月交钱。开始是二奶奶专管买菜和油盐酱醋,三大娘负责记账。还有推磨、担水、洗碗、炒菜、扫院子等等,都有专人负责。每天一早,爷爷用钱板把一天要开销的银元和铜板一排排码好,送到太奶奶的堂屋里,由她分配使用。

爷爷还有个重要的任务是“诗书传家” 。他亲自教子孙们读书写字。男孩读四书五经、《论语》《孟子》《中庸》《周易》。女孩读《女儿经》《女子四书》《闺训》等等。爷爷还教他们书法,每周交一篇大楷一篇小楷,他亲自批改。子孙们犯有不良习俗的,他都严加管教,或训诫,或罚跪。爷爷家教有方,因而家庭和睦,家风严正,是远近闻名的“耕读人家” 。

(0)

相关推荐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传承好家风,弘扬家文化/廖延竹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家族是社会最稳定的基层单位.家族的形成要追溯到上古时期,那时候称之为部落和氏族,比如炎帝部落.轩辕氏族.到了周朝出现姓以后,就有了姓氏一说,慢慢地也就有了以亲属血缘关系,而形成的大家 ...

  • 魏晓宇|我是爷爷奶奶看大的

    我是爷爷奶奶看大的. 时间回到我上幼儿园之前,爷爷奶奶家还住在羊口盐场四区花园北面的二楼,每到过年,一大家子都住下,大爷大娘会在客厅打地铺,我和爸妈住在侧卧,三叔和婶婶住在出口的卧室,爷爷奶奶住一间. ...

  • 姥爷带我回故乡(4)

    姥爷带我回故乡(4) Tansy口述,老郑记录 2011.08.22. 题记:这次带小Tansy回家乡内蒙古,她太高兴了,见到了那么多的亲戚和朋友,为太爷爷和太奶奶祝贺了90和85大寿.我们还去大草原 ...

  • 姥爷带我回故乡(6)

    姥爷带我回故乡(6) Tansy口述,老郑记录 2011.09.02. 今天是 8月3日,是我们全家人开心聚会.为太爷爷.太奶奶和二舅太姥爷祝贺大寿的日子.从早上一直到下午,家里的大人们一直分头为祝寿 ...

  • 肖东芳 | 清明故乡行 一一 寻根祭祖

    北渠子村八台是我爱恋的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那里有一座高高的脑包山:脑包山后面是一片野杏树林:紧挨杏树林的北山坡向阳处就是我祖辈的坟墓.那里埋葬着我的太爷太奶奶,爷爷奶奶,二爷爷和二奶奶,还有二叔. ...

  • 韩家村的故事

    点个赞 再走吧 历史记忆 li  shi  ji  yi 韩家村的故事 衡水市桃城区   魏国峰 在美丽的衡水湖畔,有个名叫后韩家庄的小村子,那是我家世代居住的地方. 解放前,我家是佃户,靠租种大财主 ...

  • 王海燕||奶奶

    奶奶 王海燕 奶奶今年89岁高龄了,她慈爱.善良.16岁那年,奶奶嫁进了周家这个封建礼教的大家庭,成了爷爷的小媳妇,开始了她的勤俭.坚强以及为这个大家庭奉献的一生. 奶奶70岁时与我女儿 奶奶最多1米 ...

  • 潘秀兰【散文】听老爸讲故事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美             文             品             读             听老爸讲故事  文//潘秀兰(河北三河) 老爸39岁喜得小女,妈妈 ...

  • 忆奶奶

    忆奶奶             文/曾艳 奶奶走了三年了.苦了一生的奶奶,不知是否特意选在清明这一天离去,让儿孙们永远无法忘记她的祭日,无法忘记她?怎么能忘记?怎么会忘记?有些记忆,已融入习惯,已烙入 ...

  • 姥爷带我回故乡(1)

    姥爷带我回故乡(1) Tansy口述,老郑记录 2011.08.13. 这是Tansy6 岁时留下的美好记忆 姥爷说,等我从幼儿园学前班毕业后.上小学前,一定带我再次回故乡--内蒙古大草原游玩.更重要 ...

  • 【佳作欣赏】| 归途作品:烙印之童趣

    童趣 我家和祖爷爷二爷三爷三祖爷几家在同一个院子里居住,大五门家的三个爷爷从前也在这个院子里住,后来人多了住不下,他们在隔一道土圪梁的前湾里新打了三孔土窑洞,搬到那里去了.但是家里的大小事务都在一起过 ...

  • 即将消散的炊烟④:远方的来信

    这个巷道似乎是太狭小了,又似乎太过沉寂,但是星星碎碎永远也摆脱不了我对它的依恋,我坚信无论它多么狭小寂寥而又那么似乎荒诞不经,在这个星球上总有它的经纬度可以标注丈量,尺度纵然是可以用尺子度量它的尺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