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下“乌梅”

我们经常说到的乌梅,很多小伙伴以为是零食乌梅,其实,它是一味中药,要在中药房里买。
乌梅和夏天太配了,
今天我们正式认识下,
读懂了它,
日常就能灵活运用于食疗之中。
乌梅,性平,它的优点,除了大家熟悉的生津止渴,养阴虚外,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能够敛浮热,能吸气归元,故主下气,除热烦满,及安心也。
简单来说,乌梅可以把外浮的热气收回体内,平衡身体里的虚火,解除心中的烦闷,养心安神,所以它和夏天太配了。
它还有一个优点,就是酸味收敛,入肝胆,能平肝火。不过,孩子感冒生病时,在家护理不要盲目用乌梅,担心其收敛之性,不利于表邪排出。
我们简单总结下
乌梅优点的关键:
生津止渴、养阴、
收敛虚火,引气归原。

乌梅该如何搭配呢?
乌梅白糖汤
最简单的搭配原则,就是乌梅白糖汤,拿一粒乌梅小火煮15~30分钟,然后加入适量白糖即可。
功效:
养阴生津,适合夏日大汗之后,喝点来补充津液。
酸梅汤
原料:
乌梅1~2粒、山楂6克、陈皮9克、甘草3克、冰糖适量、桂花适量。
做法:
将乌梅、山楂、陈皮、甘草、冰糖放入适量的水中,大火烧开,转小火30分钟~60分钟,最后再撒入一点桂花。
特别注意:
煮时间越久越酸,当然与水量、冰糖也有关系,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如果不喜欢酸的小伙伴可以加一粒乌梅,时间煮短一些,水多一些。
功效:生津止渴的同时,会照顾到夏日孩子的消化不良,体内湿气重这两大常见问题。

乌梅桑葚茶
原料:乌梅1粒,桑葚干1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乌梅和桑葚冲入适量的沸水里,加入适量的冰糖,闷泡5分钟之后,待温度适宜即可饮用。
功效:
桑葚能滋阴补血、补肝肾、清虚火,《随息居饮食谱》说桑葚:"滋肝肾,充血液,祛风湿,健步履,息虚风,清虚火。"
乌梅和桑葚搭配,就是强强联合,滋阴养肝肾效果更好。适合经常熬夜等原因导致阴虚体质的人饮用。桑葚偏寒,虚寒体质的人慎用。

乌梅陈皮水
原料:
乌梅1枚,麦冬10g,陈皮1g。
做法:
材料下锅,加约5碗水,大火烧开后转文火煮30分钟,加少量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养阴,祛湿,适合阴虚体质,体内又有湿气的人群饮用。
因为夏天流汗多,容易津液不足,所以在大汗之后,可以夏天喝点生津止渴的酸梅汤,但是一定要适量哦,因为喝太多身体化不了,又排不出去,积压在体内就容易变成湿气。
备注:看有些中医书写酸梅汤类要冰镇才好喝,不建议这样喝,夏天阳气外浮,脾胃较弱,不建议冰镇。
如果孩子一直呆在空调房,或者在阴雨天里,很少流汗,没有津液不足的问题,那么一般不要喝以上生津止渴的酸梅汤等茶饮。

文源:公众号【中医育儿经】
图源: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侵删。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