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唐习律82|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张乔诗记录大唐最后的风光

前言

张乔,晚唐诗人,具体生卒年不详。

张乔的代表作是一首五言律诗《书边事》,这首诗反映了晚唐时期,唐朝军民少有的扬眉吐气的一件大事。

一、张乔其人

晚唐咸通时期,东南多才子,张乔与许棠、喻坦之、剧燕、吴罕、任涛、周繇、张蠙、郑谷、李栖远等人称为"十哲"。

据《唐诗纪事》 记载,唐懿宗咸通年间(860-874),李频主京兆解试,张乔以《月中桂》一诗最佳。不过,主持考试的李频同情久困场屋的诗人许棠,把解元给了许棠。当时中举的举子们都骑马,只有张乔骑了一头驴,颇引人注目。

解试是州府一级的考试,通过后才有资格赴京参加省试,及第后即进士。许棠在咸通十二年(871年)中进士,但是张乔一直到唐昭宗大顺元年(890)才考中进士。

当时,黄巢起义(878-884)刚刚平息不久,唐昭宗李晔继位第三年,大唐内忧外患病入膏肓。四年以后,唐昭宗为朱温所弑,又过三年,朱温篡国,建立了后梁,历史进入了五代时期。

张乔隐居于九华山终老。

二、张乔试贴诗

张乔参加州试的时候,其作品《月中桂》为当场最佳,这是一首典型的唐朝科举试贴诗。

试贴诗,大多是五言六韵的排律。五言好理解,每句五个字。首句押韵不算,六韵指双数句的六个韵脚,每韵两句10个字,因此六韵就是六联十二句的排律。除了首联和尾联,中间4联必须对仗。

《试月中桂》诗云:

与月转洪濛,扶疏万古同。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
每以圆时足,还随缺处空。影高群木外,香满一轮中。
未种丹霄日,应虚玉兔宫。何当因羽化,细得问玄功。

这首诗的警句是第二联: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古人传说,月亮中长了一棵桂树,又有吴刚伐树之说。但是这棵树,和现实中的树不同,有根无土,有叶,却不会随寒风坠落。

月亮是实物,月中桂是虚拟的景物。这一联妙在虚实之间的比喻。古人也知道,月亮中的黑斑并不是真实的树木,这首诗把一棵想象中的神话之树,和真实的树木作了对比。

影高群木外,香满一轮中。言外之意,月中桂好比高洁之士,现实中的树木,是凡夫俗子而已。

古人科举登第,有折桂、攀桂之说。因此这首诗最受好评,只是主考官可怜老人许棠不容易,否则解元就给张乔了。

三、张乔《书边事》背后的故事

张乔的五律代表作是这首《书边事》: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青冢,指王昭君的墓地,王昭君远嫁匈奴后,汉朝边境上各族和平安宁。而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唐肃宗招河西戍卒收复两京,吐蕃乘虚占领的河湟地区。

此后河湟地区陷落百年,甚至当地的汉族儿童不懂汉语开始说胡语,想一想今天港台地区的某些人,是不是更能体会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呢?

张籍《陇头行》诗中写道: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

陇头路断人不行,胡骑夜入凉州城。汉兵处处格斗死,一朝尽没陇西地。

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

谁能更使李轻车,收取凉州入汉家。《陇头行》

张籍所盼望的“李轻车”终于出现了。

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沙州敦煌人张议潮(799一872年),率领河湟各族人民起义,用了十多年的时间,一步步驱逐了盘踞河西地区上百年的吐蕃。

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张议潮先后收复沙州等十一州,并派遣兄长张议潭携版图户籍入朝。

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二月,张议潮入觐长安,唐懿宗任命他为右神武统军,赐给田地,并于宣阳坊赐第一区。还晋升为司徒。

张乔这首诗写秋,但是第二联却有春风之语,首联肃杀,颔联转而温暖。颈联从景转为议论,此时边境已经没有了兵戈之事,因此有行人到此。尾联更是用比喻抒发自己的愿望,希望此处的人民,都能够团结在唐朝的领导之下,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结束语

依照惯例,结束时作诗一首为今天作业,五言排律《拟古试贴月中桂》

皓月破溟濛,扶疏上碧空。琼枝带星汉,芳叶覆蟾宫。

影出浮云外,人栖树色中。升沉且随意,起舞不关风。

攀折尘间梦,荣枯造化功。但观吟月客,一笑古今同。

@老街味道

观唐习律81|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方干人称补唇先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