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万古长青:刻在天上是日月星辰,流传人间是汉语汉字
研究华夏文明起源,一个敏感话题是不可回避的,但我一直在小心翼翼地回避,不是害怕面对事实,而是不愿意让别有用心之人来制造混乱。这个敏感话题是——至少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埃及时期开始,华夏族群已经是一个多种族、多语言的文化综合体,根本不是某些人一厢情愿想象的那样,是一个有着所谓“纯正华夏血统”、仅以汉语汉字为文化信息载体的“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单一种族。
华夏族群可以大致分为炎帝集团和黄帝集团两大子集,炎帝集团主要以北纬30°为活动中心地带,而黄帝集团主要以北纬36°为活动中心地带。实际上,炎帝集团跟所谓“蚩尤集团”长期聚居,通婚混血,因此在史料文献中,蚩尤甚至被认为就是炎帝,炎帝甚至被认为就是蚩尤。
华夏文明起源于15000年前的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当时的华夏先民发现了心宿大火标志夏天到来的天文规律——大家可以用高精度天文软件测算一下,心宿二黄经45°是什么年代,黄经45°就是立夏。这个天文历法特征,精妙绝伦地保存于汉字“商”,殷商的“商”,商人奉心宿大火为祭祀大辰,“商”字的古老写法就是心宿三星和北天大角星标志夏天来临,钟形表示帝王、祭祀,五星形表示“大火”。
华夏文明第一次勃兴,也是在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12000年前,当时的华夏先民发现了房宿大火标志盛夏到来——大家可以用高精度天文软件测算一下,房宿四星黄经90°是什么年代,黄经90°就是夏至。这个天文历法特征,精妙绝伦地保存于汉字“夏”,华夏的“夏”,夏朝的“夏”,夏天的“夏”。这个字,组合了大鼎、大象、玉斗、犁具、眼镜蛇、大火、老阳(乾)等要素。
史料文献记载,“房宿乃天子布政之宫”,就是源于房宿标志盛夏来临的历法特征。古老的“夏”字写成上图这样,主要是根据“大禹祠下群象耕田”这一典故演绎而来。
房宿标志盛夏到来的年代,正好是土耳其哥贝克力石阵遗址的年代上限,公元前9000多年;遗址石碑上的动物,理所当然、毫无疑问、是且仅是二十八宿和北天大辰的动物形象,哥贝克力石阵遗址就是华夏先民祭祀人文始祖伏羲、炎帝、黄帝的圣地,就是文献史料中记载的最古老的帝丘、轩辕之丘、轩辕之虚(墟)、商丘。
此后,掌握天文创设历法的华夏先民,怀揣着日月星辰和神圣的汉字流布四方,远播文明。
公元前3000多年,炎帝集团在尼罗河流域勃兴文明,聚居的族群既有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黄种人,还有黑人和白人,各有自己的语言,其中有非洲古老的科普特语,还有古老的闪米特语。但是,毫无疑问,尼罗河流域古文明的核心语言文字是且仅是汉语汉字,“官方语言”中即使使用了科普特语和闪米特语,也用汉语汉字标音。
公元前3000年左右,来自两河流域的黄帝集团征服了尼罗河流域的炎帝集团和蚩尤集团,这次大规模征服战争,在汉字文献中就是黄帝诛杀蚩尤的传说,在古埃及文明中就是“那尔迈调色板”的雕刻叙事。
黄帝集团的汉字标识,就是“华”。黄帝集团的动物标志是鹰,文献中记载黄帝的后裔“融吾”,用闽南语、潮汕语、客家话发音,就是“鹰”。华就是鹰,鹰就是华。古埃及文明的石雕,鹰征服了蝎子王,或者鹰征服了眼镜蛇,统一了尼罗河流域。对比汉字“华”的古老写法,根本就是完全相同的叙事。
“华”字的另一个古老写法,仍然表明“华”这个族群就是发现、供奉心宿大火标记夏天来临的黄帝集团。
黄帝集团统一尼罗河流域之后,与炎帝集团共同统治该地区。统治集团的核心成员,从目前流传的雕像画像来看,明明白白就是黄种人;而统治集团使用的核心语言,毫无疑问就是汉语汉字。
修建第一座大金塔的法老左塞尔,在汉语正史记载中就是黄帝后裔少皞挚、峤极,在《竹书纪年》中就是黄帝时期的大臣“左彻”。很显然,挚、峤极、左彻都是音译词,左塞尔可能是科普特语,也可能是闪米特语。根据我的考证,少皞挚的王年公元前2711年,跟西方史学界研究的法老左塞尔王年,几乎一致。
最著名的法老胡夫,khnum khufu,王年断代跟我考证的公元前2551年的帝喾几乎一致。帝喾,名“夋”,都城“曲阜”,khnum khufu 不就是“夋曲阜”的发音吗,不就是“夋喾”的发音吗?!khnum还是“崑崙”,就是“帝丘”。文献记载颛顼帝喾在东郡顿丘广阳里有帝王大冢,“高八十丈,方回二百步”,这不是金字塔是什么?!
“曲阜”的古文字写法,恰好就是一条流向北方的大河边,有三座金字塔:
曲阜之曲。
曲阜之阜。
文献记载,守卫“崑崙”的神兽叫“陆吾”。熟悉闽南语、潮汕语、客家话的读者朋友们仔细念一念,这个单词读音不就是近似英语 lion 吗? 英语 lion(狮)肯定来源于古老的阿卡德语/闪米特语,守卫“崑崙”的神兽“陆吾”,怎么就不是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雕像?!
实际上,轩辕黄帝就是狮子王,轩辕十七星在西方星宿就是“狮子座”,这不是偶然。
统一尼罗河流域的那尔迈,Narmer,怎么就不是文献记载中黄帝的后裔“弄明”?“融吾”是“鹰”,左塞尔是左彻/挚/峤极,胡尼是颛顼,胡夫是帝喾,陆吾是人面神狮,Narmer是且仅是弄明。
华夏人文始祖伏羲有“敷教台”,古埃及文明有所谓“卜塔神”,hu-ka-ptah,我觉得那些半吊子的西方史学家、埃及学家真是昏了头——什么“卜塔神”,用闽南语、潮汕语、客家话念一念,hu-ka-ptah 是且仅是“敷教台”,“埃及”的名称就是来源于“敷教台”。
敷教台
上图是所谓“古埃及文明”的“卜塔神”,实际上是伏羲的“敷教台”,在华夏文明的器物中表现为多节玉琮:
明确地说,解读古埃及公元前2325年以前的象形文字,必须根据汉语古音,否则一片混乱,永远不会修成正果。我百分之百肯定,公元前2325年以前的古埃及象形文字,是用象形文字书写的拼音,拼读的就是汉字的古音,这古音很多保留在闽南语、潮汕语和客家话中。
我同样百分之百肯定,无论华夏族群、炎帝集团、黄帝集团聚居在北纬30°或者北纬36°,无论这个族群中有多少黑人、白人,也无论炎帝集团和黄帝集团的核心统治阶级跟多少种族通婚混血,作为华夏文明文化信息载体的核心语言文字从来没有变更过,一直是且仅是汉语汉字!一直使用了至少12000年!
在两河流域,作为华夏族群重要一支的阿卡德人/闪米特人,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的祖先,用古老的阿卡德语称呼最初的华夏先民为“苏美尔人”。苏美尔,Sumer,从来没有人知道Sumer的确切含义——我告诉大家,Sumer,是且仅是“夏”,夏天的夏,华夏的夏,这是最初的华夏先民对自己族群的称呼,阿卡德人将其用阿卡德语意译成 sumer。
用阿卡德语音译“夏”,是什么呢?就是“示拿”,Shinar,就是 China 的源头。
公元前2477年开始的帝尧时代,华夏文明的统治中心似乎从尼罗河流域转向了两河流域。公元前2378年登极的虞舜,我百分之百肯定,虞舜不是黄种人,而是阿卡德人,是著名的萨尔贡一世,王年断代几乎一致。Sargon,这个单词中的 g 不发音,读起来就是“舜”。
疑为萨尔贡一世的铜面具。
虞舜是阿卡德人,可是虞舜的官方语言,毫无疑问就是汉语汉字。即使虞舜时期使用了阿卡德语为官方语言,但虞舜/萨尔贡一世 的事迹主要保留在汉语文献中,而不是阿卡德语文献中。
到了公元前2325年登极的大禹,从三星堆青铜人像来看,夏朝天子根本就不是黄种人了,夏朝使用什么官方语言?
看看《尚书·胤征》,大将军胤率兵讨伐沉湎于酒未预报日食的天文官羲和,征讨檄文用的就是汉语汉字。
殷商统治集团公元前1400年前后进入中原,殷商统治集团高层百分之百是白人,这是高度混血的种群,使用的官方语言仍然是汉语汉字。
作为华夏文明文化信息载体的核心语言文字从来没有变更过,一直是且仅是汉语汉字!一直使用了至少12000年!
执着使用这伟大语言文字的,就是华夏文明的中坚力量天文官世家和史官世家。这精妙绝伦的语言文字,刻在天上就是万古不灭的日月星辰,流传人间就是万古长青的汉语汉字!
(好了)
千古悬疑告破 欢迎广泛转发 敬谢打赏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