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两地书|说不完的书法故事(1)

从今天开始,我给你写信,我们就聊聊书法背后的故事。我们可以长期聊下去,甚至可以把读者拉进来,我们一起聊。

在通讯如此快捷发达的今天,用这种方式交流非常别致。我们以书信的方式来谈谈书法,我觉得这个创意很好。

疏利民

疏利民,浮山人,爱书法,爱摄影,喜阅读,重策划,喜交友,爱旅行。

汤传福

汤权福,现用名汤传福,网名带刀客。媒体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影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纸上的火焰》。创作电影剧本《大山之恋》,同年在中央台电影频道播出,荣获第十三届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5年出版散文随笔文集《带刀客说话》。近年来研究书法史及理论,兼习书法,论文入选安徽省首届书法学术论文研讨会,开通头条号“带刀客说话”专谈书法。
两年前,利民兄约我与他通信,专门谈书法,在即时通讯如此便捷的时代,这是一个比较古典的行为。写信似乎不算学术文章,所以比较放松,但写信毕竟算文章,要有组织有条理,要言之有物。于是我们便在一边对书法学习探索,一边交流心得体会,于是就有了这一组书信。我和利民兄都不算书法专业人士,我们更多的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待书法,也在努力往纵深里走。这组书信如能让读者产生对书法的兴趣,了解书法文化、提升书法审美能力则善莫大焉。
传福:
你好!
第一次给你写信,第一次称你传福,有点不太习惯,我平时给你打电话,都喊你汤老师。也是怪事,我平时称老师的人也不多,你比我小,我习惯性称你为老师,说明你在我的心目中已自然成为老师的形象,这要热烈地恭贺你。
我记得给你出书的时候,你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权福。估计是上学的时候老师给弄错了,只好将错就错。在中国,古时候读书人对名字非常重视,现在人却很随意。我们家乡许多老师普通话不好,将学生名字写错的也不少。我估计你因为名字问题也会遇到不少麻烦和烦恼,但我坚信,你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这点小事你会处理得很好。在生活中,你只要对得起你父辈给你取的名字即可:传福。传福,传福,传递幸福。好名字,一个实实在在的好名字。
早上你给我发来抖音,你在抖音上讲书法。太好了,我俩想到一起去了。中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书法大国,书法的故事永远也说不完。但现在通讯方式变化太快,抖音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它的时间有限,想把一个问题讲清楚不是太方便,有些问题也不是三言两语的事,我觉得我俩采用通信的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你对书法有兴趣,我对书法也有兴趣;你讲你的理解,我讲我的理解,同样的一个问题也可以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愉快地走进书法的百花园,根据自己的喜好采摘不同的花朵奉献给大家。不管什么样的人,总有一款适合他。我们尽情地采摘,不问收获,只管耕耘。
书法离不开汉字,我看你有一次来我办公室,侃侃而谈,我都舍不得打断你,讲得太好了,也许是你碰到我这个喜欢倾听的对象。我对文字有种天生的爱好,我大学学的是审计专业,一不小心还是做了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我没有想到你对文字也是如此痴迷。我感觉你的记忆力真好,看了那么多的书,而且都能记得住。你说你准备写一本《中国书法史》,我听了就兴奋,写史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干的事,但是我相信你,你能做到。
我最近在看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先生写的两本书,一本《唐诗简史》,一本《宋词简史》。他采用的形式很灵活,《唐诗简史》,他就选取50个诗人,每人一首诗,再著名的诗人,也只选一首,围绕这个人,不仅把这首诗讲清楚,还把与这首诗有关的朋友都讲清楚,那段历史也自然清楚了。他的书名取得好,《唐诗简史》,你不管吸收多少,它是简史,你不能要求太多。现在大家都很忙,也没有时间看那样厚厚的大部头,简史正好。《宋词简史》,他选取的是50首词,一个人可以选多首词,主要看这首词在词史上的地位。同样是简史,方法却不一样,但两本书都很耐读,的确简明地展现了唐诗的风貌也道出了宋词的风采。
之所以我说他成功,是因为他不掉书袋,在说人话,读者能看得下去。他虽然是教授,但丝毫看不出他在卖弄,许多教授写书拒人于千里之外,不与读者交心,多半在自说自话。郦波却不一样,他有上百家讲坛的经验,他知道读者需要什么,他就怎么讲。当然,他练就的这种功夫也不是一朝一日所能形成的,也是熬出来的。我看过他的一个视频,讲他第一次讲课的时候,只有三个同学,两个男生,一个女生,其中一个男生是陪他的女朋友来听课的。真正听课的只有两个人,一男一女;但那毕竟是一堂课,他硬着头皮给讲完了。上完课,想听听他们的意见,居然一个同学说他没有听,说明这堂课真正听课的只有一个同学。所以当老师多么的不容易。但我们也要换个角度来思考,是郦波老师的课讲得不好,还是学生不愿意学呢?要说他的课不好,他上了百家讲坛,说明他真有讲课实力;要说学生不愿意学,为什么有些老师的课,堂堂爆满。教学相长,这是一个成长过程,也是一个传播过程,但两者互不了解的时候,谁也不会买账,但大家相互了解,有所接触,那结果就会大不相同。我相信郦波老师的课,现在在南师大一般人都选不上。
我们做书也一样,与作者有个磨合过程,与读者有个磨合过程。从今天开始,我给你写信,我们就聊聊书法背后的故事,我们随意聊,但绝不能瞎聊,我们聊自己感兴趣、读者也感兴趣的话题。我们可以长期聊下去,甚至可以把读者拉进来,我们一起聊。在中国,书法的故事永远讲不完。你今天早晨在视频里讲宋徽宗的故事就很好,我就喜欢听,大家都知道,宋徽宗治国无能,他却是出色的画家和书法家,我对书法最高的追求就是要创一种体,宋徽宗的道路就是我所追求的道路。你不管我的艺术水准如何,能有一种书体在历史上留下一笔,他就是成功。何况他留下的瘦金体不是每个人都能学会的,他是帝王,就有那种气势,你不服真的不行。早年我刚刚接触书法,只要比我字好的,我都羡慕不已,也佩服不已。看多了以后,突然喜欢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启功先生的书体,但身边好多人说些难听的话,我一直坚信我的观念,我认为在现当代这么多大家之中只有启功先生的今后会成为一种体。好多人,不服气,说我的审美有问题。启功去世后,果不出所料,市场上一段时间大街小巷都在用启功体。这绝对不是吹牛,你看我做过的图书就清楚,一段时间出版社的名称,我用的就是启功体,谁知后来,领导非要强行统一出版社名称的字体,无奈之下,只好改之。但我始终认为,出版是文化单位,用的名字都少文化味,文化在哪里呢?
我之所以对书法感兴趣,也是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那是小学五年级,董宪玲老师给我们上语文课,她讲这是柳体字,这是颜体字,我突然把手一举,老师,我这是什么字?董老师反应挺快,就说你这个叫“疏体字”。然后继续讲课。这可不是一般的课,打那以后,我心里一直在嘀咕着,我写的是“疏体字”,我写的是“疏体字”。至今,我都没有放弃我的梦想,尽管我的字很一般,但我的目标很明确,我一定不能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我一定要向全世界大声地宣告:我将要创造一种“疏体字”。
不多说了,今天第一次开聊,聊得很开心,但愿今天是一个新的开始,祝一切好!

疏利民

2020年6月17日星期三

利民兄:
你好!
在通讯如此快捷发达的今天,用这种方式交流非常别致。我曾经思考过说话与文章的关系,说话更为随意,也更为碎片化,而写文章,要求严谨有条理,还要讲究结构。写信是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要说的话落实到纸上。我觉得书信介于说话与文章之间,可以随意,但要讲究条理。我们以书信的方式来谈谈书法,我觉得这个创意很好。
你是一个热情的人,我也常常为你的热情所感染。你也是一个努力的人,工作之余背下那么多唐诗宋词,常常让我心生敬服。灵感就钟情于那些热情而努力的人,所以我常常能看到你冒出稀奇古怪的想法。包括这次用书信的方式谈书法。
如你所言,我的名字在登记身份证的时候出现了失误,就是因为我们老家的方言,“传”和“权”发同一个音,造成了我现在所有具有法律效力的证书文件全部是错误的名字。对我不是很熟悉的人常常不能确定我的名字中间到底是“传”还是“权”,我也要经常为此进行解释。古人的名字很多,可以变来变去,因为他们没有身份证,我们有了身份证,姓名就必须是唯一的,我的姓名之变折射的实际上是社会转型带来的个体烦恼,我们的社会要现代转型,必须要进行数字化管理,每个人的身份证号只有一个,对应的姓名也只能一个。
姓名是一个人的符号,能流传下去,被一代又一代的人记得,少之又少。从这点上来说,我又不大在乎我的姓名错误,孙子能记得我的名字就算没白活,到了曾孙恐怕就天知道了。如果没有文字,唐朝的人我们一个也说不上来。即便有了文字,我们能够说得上来的唐朝人,最多恐怕也不超过两三百人吧。古往今来,生活过那么多人,我们无法知道他的姓名,好像他们从来就没有在世界上存在过。
这么说好像挺悲观,它的根源在于,生命的长度有限,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希望不朽的焦虑。古人创造了辉煌的艺术,绘画、雕塑,其实最原始欲望就是想不朽。中国古代极尽奢华的墓葬、高大的石窟造像,埃及法老雕像、千年不朽的木乃伊都是见证。而到了近现代,摄影摄像技术的出现,每一个人都有机会留下永恒的影像,来作为肉身灭亡之后的延续。
每一个人肉身的寿命都是有限的,但思想、艺术有机会永恒。这是很多人努力奋斗的内在缘由。当我们说起某一个朝代,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艺术家、文学家,而不一定是帝王将相。比如说到唐朝,我们想到的第一个可能就是李白,他可以作为唐朝的代言人。艺术的影响比政治久远,因为艺术记录的是人类精神的轨迹,每一个能留下姓名的人都为他所处的时代标下精神刻度。
人类进入文明的标准尚有争论,但有一条是不变的,文字的出现是进入文明的重要标志。因为文字的创造,人类告别了口头语言交流的第一阶段,有了文字,人类的智慧才得以积累。牛顿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才能看的更远。”这句话并非完全的谦虚,而是对古人的感恩。正是有了智慧的积累,我们今天才能享受到飞机、高铁的快捷。即便一个傻子坐在动车上,刘翔也赶不上他,因为刘翔是单枪匹马一个人在奋斗,完全依赖于自身的体能。
中国文字与西方文字发展的路径是截然不同的。中西方都经历了象形文字的阶段。但中国文字走向了表意文字,而西方走向了表音文字。表意文字一字一意,发音可以不同。即便我们生活的安徽,就有很多种方言。我同事用歙县话给老家打电话,我在旁边一句也听不懂,我说枞阳话他也照样不懂,但即便我们都不会说普通话,拿起笔来交流,一点也没有障碍。因为我们使用的是相同的文字。在西方,因为一字一音,每个民族都结合自己的语言创造了自己的文字,最终的结果是欧洲形成了很多个国家。而中国的疆域相当于欧洲,却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其根基就在于文字的统一,以文字为血脉,文化统一,思想、信仰与制度统一。所以,秦始皇统一文字非常伟大,到今天依然受益。你可以设想一个汉朝人穿越到唐朝,他的生活一定没有多少障碍,因为文字没变,儒家的思想文化没变,祖先崇拜和国家制度都基本没变。但一个欧洲人如果这样穿越,他会发现语言变了,文字变了,他会感觉这不是自己国家。
中国书法依托于文字,而中国文字流变三千多年没有中断,一脉相承,真是人类历史的奇迹。中国文字以象形为基础,不断抽象,在“意”的基础上又吸收了“音”,出现形声字,文字大大丰富起来,但即便是形声字依然以象形为基因,进行变化组合。大体上说,中国书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文字为主导,随文字的变化而变化。从甲骨文到金文、大篆、小篆、隶书到草书、行书、楷书,中国的字体在这个阶段以实用为主导,审美居其次。到了魏晋,五体定型,审美与实用才互换位置,进入了书家创造书体的时代,一直到现在依然如此。
我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很喜欢书法,我喜欢那些毛笔字,但也讲不出来什么道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读的小学有一门“写字”课,二十分钟,是下午的第一节课,先描红,然后自己写,我的字在班上写得算好的。我记得当时写作文也要求用毛笔誊写在作文本上。我从去年开始写小楷,居然进步很快,今年疫情期间居家,我写了一批一平尺的小楷,一个在网上做微拍的朋友帮我卖出了几十幅,虽然卖价极低,但我乐此不疲。我小学时临的颜体、柳体字帖到现在还收藏在我的书柜里,每次拿出来翻翻就感觉特别温暖。我的孩子学校也发了字帖,但不叫“写字”,而是叫“书法艺术”,高大上了很多,但其实没有专门的书法课。孩子接触书法,还是以笔画、结构为主,叫“写字”比较实事求是,艺术是讲个体抒情的,孩子根本没到这个阶段。
你的老师真是好老师,联系到最近因为批改作文而跳楼的小学女生,越发显得好老师是那么稀缺可贵。“你写的字叫疏体”,这句话应该是你一生当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话,老师说过那么多话,我们一生能记得几句呢?这句话就是一颗种子,以至于到今天你把它设定为人生的追求目标,能否实现其实并不重要,钓鱼的乐趣不在鱼上钩的那一刻,而在期盼中的等待。创造一种以自己的姓氏命名的书体有多难,你我心知肚明,一个朝代两三百年,能留下书名的只有寥寥几人,宋四家、元四家、明四家,我们能记得的就那么几个,他们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书法传统。时间越长,传统的负担越重,乐观地说,是能汲取的资源越多。中国书法三千多年,流传下来的字帖有五万多本,每本就算你临十天,你算算要多少天,再扣除人生的头尾,时间真的根本不够。当然,你不必全部都要学习,可以只学一块,学深学透,也照样能成为名家。
创造一种书体,可能并不难,因为哪怕是一个书法素人,他写字也一定有自己的特点。难就难在与前贤相比,你的突破在哪,哪怕一点点也是你的独特贡献,是你存在的价值,后人学书法,不能不对你做点了解,你也就成了漫长书法传统的一部分。这个标准可能实在太高,因为一个朝代也没几个人能做到,更多的人可能都是试验品,在时间的大浪淘沙中不见了,留下都是含金量高的。即便是留下书名的大家,含金量也有不同,你喜欢米芾,和苏轼比,我就认为米芾的含金量高些,他在二王帖学传统中扎得比苏轼深,今天,学米芾的人比学苏轼的人要多,这就是传统的力量。苏轼说“我书意造本无法”,他是天才,他写字手腕不离桌面,只能写到中楷大小,再大一点的字手腕不离开桌面无法操作,但他照样书史留名。所以,古人说书法“天分第一,功夫次之”。但苏轼那句名言也造成另一个后果,很多人在“意造”,忘记了“功夫”,但他又不是苏轼那样的天才,所以江湖书法家才那么多。今天,人人都在谈创新,好像不创新就没有活路,这也难怪,世人好新奇,以新奇吸引眼球,更何况这是一个流量的时代,好评差评无所谓,有人看才是王道。但我们作为对历史有敬畏的人,知道什么是静水流深,什么叫昙花一现。书法讲技术,也讲哲学,只讲技术就是书匠,手上没技术而大谈哲学,就成为江湖,不可不察。
今天就写到这里,下次再谈,多讲点故事。祝一切都好!

汤传福

2020年6月18日星期四

来源:文乡枞阳

(0)

相关推荐

  • 郑州大学书法学院2020级小篆临摹展

    陈琳琳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昂老师的小篆临摹课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篆书的学习,课程由石鼓文入手,后自研一帖,深入学习.其课堂气氛生动有趣,师者所讲解的角度独到,颇有况味,令我对篆书的学习产生了浓厚 ...

  • 不断学习是最好的修身养性

    虽已入冬,武汉因为近段时间天气晴好,一直还在深秋里徘徊,阳光普照,气候宜人.因为陆陆续续,星星点点的疫情还在不断的发生,所以宅家里,减少外出成了今年的主旋律.从春天到冬天,眼看大自然都来了个四季轮回, ...

  • 西北师范大学书法专业2019级本科《草书临摹》结课作业展

    前  言 草书,是为书写便利而创造的一种书体.始于出初汉,当时通行的是草隶,后逐渐发展为章草.至汉末,相传张芝脱去了章草中隶书笔画的行迹,使上下字之间的笔势牵连相通,偏旁互相假借,成为今草.今草有分为 ...

  • 郑州大学书法学院2019级2班章草临摹结课作业展

    前言 章草,是隶书演进到草书阶段相应派生出来的一种书体.它属于草书由胚胎时期逐渐走向规范化过程中的一种体段.章草是"今草"的前身,今草产生于东汉末,是从章草变化来的.正如李志敏所说 ...

  • 【甲骨创作】聂书春自集甲骨文对联之二十四

    [甲骨创作]聂书春自集甲骨文对联之十五   点上方蓝色字体一键关注       | 文字原图 | 文字拓片 | 书法创作 | 文字研究 || 展览回顾 | 散斋精品 | 他山之石 | 活动剪影 | * ...

  • 郑州大学书法学院2020级4班小篆临摹结课作业展

    序言 篆书是书法中的宝库,其囊括丰富,风格多样.作为书法本源,五体之祖,篆书对后世书体的产生发展具有奠基作用.  小篆是指秦始皇时命李斯等人实行"书同文",以秦篆为基础,统一六国文 ...

  • 或许这是第一次将书法和写字分清楚的文章(了解书法必读文章)

    <序> 准备写点东西 想了很久,终于还是决定开始写点东西了.本来是想着,在当下这种信息爆炸的时代,以文字这种模式传递信息,估计也没多少人看了吧.但又苦于自己不太会拍视频.所以最后还是用公众 ...

  • 一座城,两地书|说不完的书法故事(2)

    我判断书法的好坏就像白居易写诗,先读给那些老太太们听.我写书法时,常请我老母亲掌掌眼,她老人家说好,这字不差:她老人家看不上,这字肯定失败了. 书法的鉴赏标准有两个,一个是大众的,一个专业的.大众鉴赏 ...

  • 一座城,两地书|说不完的书法故事(3)

    从来不临帖,提笔就成家.茫茫书法界,独此一奇葩. 我们认识几个字不容易.不告诉他,让他错一辈子! 传福: 你好! 刚刚打开电脑,想给你写信,心里莫名地冲动,好像有千言万语要对你说,但你说,节制是一种美 ...

  • 一座城,两地书|说不完的书法故事(4)

    何况这两个人我都感兴趣.两个人在我的心目中都是两座山峰,我们只能远远地眺望,没想到老弟对他们如此熟悉. 历史上宋徽宗,可以说是政治上的傻瓜,又是艺术上的天才. 传福: 你好! 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平时 ...

  • 一座城,两地书|说不完的书法故事(5)

    从今天开始,我给你写信,我们就聊聊书法背后的故事.我们可以长期聊下去,甚至可以把读者拉进来,我们一起聊. 在通讯如此快捷发达的今天,用这种方式交流非常别致.我们以书信的方式来谈谈书法,我觉得这个创意很 ...

  • 一座城,两地书|说不完的书法故事(6)

    从今天开始,我给你写信,我们就聊聊书法背后的故事.我们可以长期聊下去,甚至可以把读者拉进来,我们一起聊. 在通讯如此快捷发达的今天,用这种方式交流非常别致.我们以书信的方式来谈谈书法,我觉得这个创意很 ...

  • 一座城,两地书|说不完的书法故事(7)

    从今天开始,我给你写信,我们就聊聊书法背后的故事.我们可以长期聊下去,甚至可以把读者拉进来,我们一起聊. 在通讯如此快捷发达的今天,用这种方式交流非常别致.我们以书信的方式来谈谈书法,我觉得这个创意很 ...

  • 一座城,两地书|说不完的书法故事(8)

    从今天开始,我给你写信,我们就聊聊书法背后的故事.我们可以长期聊下去,甚至可以把读者拉进来,我们一起聊. 在通讯如此快捷发达的今天,用这种方式交流非常别致.我们以书信的方式来谈谈书法,我觉得这个创意很 ...

  • 一座城,两地书|说不完的书法故事(9)

    从今天开始,我给你写信,我们就聊聊书法背后的故事.我们可以长期聊下去,甚至可以把读者拉进来,我们一起聊. 在通讯如此快捷发达的今天,用这种方式交流非常别致.我们以书信的方式来谈谈书法,我觉得这个创意很 ...

  • 一座城,两地书|说不完的书法故事(10)

    从今天开始,我给你写信,我们就聊聊书法背后的故事.我们可以长期聊下去,甚至可以把读者拉进来,我们一起聊. 在通讯如此快捷发达的今天,用这种方式交流非常别致.我们以书信的方式来谈谈书法,我觉得这个创意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