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夏卷•匠作典藏•散文篇◇】《寻味鼎锅山》||□ 林盛

《当代文学家·星夏卷》(当代文学出版社)火热征稿中!

知名·专业·权威

星夏卷·2021·总第四期

(网纸同步)

散文显示屏

星夏卷

文学顾问:孔灏、相裕亭、徐继东、李锋古

书法顾问:侍少华、李敬伟
摄影顾问:王红军         法律顾问:吕庆根
本刊总编:清涟一荷      本刊主编:汪兴钊
执行编辑:零下(综合)     陈革非(诗歌)
魏社岗(小说)  周毓麟(小说)
雪霏(综合)     晋耀文(散文)
《“百年华诞·圆梦中国”征文活动通告》

□ 美文聚焦 □ 

寻味鼎锅山

文/林盛 (重庆)

看见大街两边挤满了饭馆,看见超市里琳琅满目的水果,我不禁感叹:现在人们生活真是富足,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况且口味变得越来越挑剔。此时,我的思绪不禁飘回到过去的时光里。
我老家在仁寿县五爱村,距长江支流越溪河不远的小山村。 我家房屋坐东向西,面向一座大山。它形如一只鼎锅倒扣,横亘在我家前面。当地人叫它鼎锅山,有时我们叫它大山。
我小时候,生逢中国六七十年代,为满足味蕾的需求,我与小伙伴的足迹,寻遍了整个鼎锅山。感谢鼎锅山,用它特有的馈赠,满足了贫寒少年们的味蕾体验!
鼎锅山上,野生果子特别多。不必说春天田边土角荆棘丛中的刺泡;不必说夏天薅秧时节的薅秧泡、玉米成熟季节的野地瓜;不必说秋天稻谷成熟时节的刺梨;不必说冬天红艳艳的火棘。这些都是大山的馈赠。只要想吃,山上多得很,得到这些野味很容易。
也不必说曾老师家的白花桃,也不必说李大爷家的算盘李;也不必说黄大爷家的核桃,更不必说王大爷家的槐柑。这些果子让我们垂涎欲滴,很难品尝到。
现在详叙当年孩子们自己在鼎锅山寻找的味道,让大家分享 。
在一九七六年二月,我十岁时,我与哥哥、还有与我年龄差不多的二十几个小伙伴,跟随大人做农活,挣工分。六一儿童节学校放假,阳光灿烂。我们一群小伙伴,跟着蒋大爷,在鼎锅山坡田上,薅秧子。这个时节,秧苗长了一个多月,嫩绿绿的。要把稗子、水案板、刺龟儿草(荸荠)连根拔起。我们最喜欢的是拔刺龟儿。荸荠的用途十分广泛,可作蔬菜,可代水果,可作中药,有开胃解毒,消宿食,健肠胃等功效。我们一只小手顺着刺龟儿草摸下去,钻进水里,从稀泥中抠出刺龟儿,圆形褐黑色。在浑水里洗一下,塞进嘴里,用牙咬开,白色清脆爽口,特别解渴。如果抠到一个大的刺龟儿,立即兴奋惊叫起来,马上叫小伙伴瞧一下,就扔进嘴里。放眼山坡上下,层层梯田,绿色如瀑布,一直倾泻到山脚,与平坝上的绿色秧田交融。我们尤其说是在薅秧子,还不如说是在游玩抠刺龟儿,其乐无穷啊。
我十二三岁时,五月中旬,剩下秧田没栽秧。雨过天晴。我随母亲,同其他人来到大山上,用锄头挖秧田。在劳作歇息时,大家钻进松林中,去捡松树菌。松树下,大小菌子到处都是,粉红、黄色,颜色不一。 我们从东面松林坡,一直捡到西面松林坡。看见松林里,到处都是菌子,我兴奋极了,跑得快,东捡一朵,西捡一朵,母亲提着箢篼跟着。我们母子俩不知不觉就捡了大半箢篼。回家先把菌子清洗干净,母亲点燃干柴,加热铁锅,放入猪油,炒香泡椒泡姜,再加入松菌,爆炒两分钟;然后加入适量的清水,闷煮五六分钟,最后起锅上桌,装了满满两大碗。松菌伴着干饭,味道鲜美。这是我吃得最美味的一次,至今还回味无穷。
从鼎锅山白沙咀陡岩往水观音方向走100米,山坡上长满松树、灌木丛,岩胡豆就藏在里面。岩胡豆是一种生长在山林中的野生藤本植物,它四季常绿,结出的果实与胡豆十分相似,它的果实可食用,补充营养;还可以补中益气;岩胡豆还有明显利尿作用,也能防止身体浮肿发生。我们当时哪里知道岩胡豆有这么多功效。我们知道农家种的鲜胡豆山清香好吃。在八七月份,在炎炎烈日炙烤下,我们在溪水边乘凉。家住附近的曾五爷告诉我们,上面的岩边长有岩胡豆,这个时节采摘正当时。我们立即兴奋跳跃。哥哥带着我们一群男孩子,从断桥附近开始攀岩,去寻找岩胡豆。坡陡峭,坡度大约八十度,长满了杂草荆棘,土松混杂其间。我们摸索着往岩坎爬行,荆刺划破了我们的手,终于在岩坎下寻到了岩胡豆。青绿色的枝藤中,缀满了岩胡豆果。我们回到溪水边,剥开生吃,感觉特别闷人,没有胡豆的清香。随后曾五爷告诉我们,岩胡豆含有毒素,不能够生吃,要炒熟了吃;可以绰水将岩胡豆除去内毒素。

女孩子不能够去攀岩 ,央求我们给她们品尝一下。

鼎锅山脚下桐子湾,李大爷房子旁水田边,长着一排李子树,算盘李(果子如算盘珠大)很甜。我们路过时,对树上诱人的李子不知张望了多少次。李大娘天天守着,隔几天,摘一筐李子,摆在路边叫卖。我们囊中羞涩。他的地坝边有一颗酸李子树。李大爷倒很慷慨,让我们爬上去,任我们小伙伴随便摘。他家地坝边,还有一小株无花果树,自从我们发现后,总会隔三差五去看看。在暑假里,我们发现矮矮的无花果终于结果了。我们惊奇,真是不开花就结果了。为了守住这株稀罕物,李大娘牵条大黄狗,守在这里,我们不敢造次。李大娘发觉了我们的渴望,发了善心,摘一个无花果让我们品尝。软绵如棉絮,没啥味道,不及酸李子的酸甜味有滋味。
在我十三四岁,一群小伙伴在桐子湾后坡梯土里薅红苕,偶然间发现土边长着一株板栗树。它是附近唯一的一棵板栗树,不知什么时候生长出来的。我们发现它时,树上的板栗稀稀拉拉的,颜色青绿,毛茸茸的小球。我们从见过,更没吃过这稀罕物。问大人才知这是板粟。"板栗是什么味道?"我与几个小伙伴咕噜着。板栗树年轻,长得两三丈高,树干细长而光滑。我们这群小猴精抱着树干,爬了几次,还是滑了下来。嘴边有美味,难道还吃不到?我们发现附近有窝竹,用锄头挖了一根细竹,把竹干开一小口,直接家搅下了三个板粟。性急剥开,露出淡黄色果实,咬一口,像生红苕味。板栗上的细刺扎伤了手,全然不知。这味道一直在我记忆里保存了好多年。
鼎锅山北坡山脚下,蜿蜒着一条小溪,流入越溪河。在一九八0年正月间,一天上午,我与潘光付、余泽明在大山上西坡挖土。下班时,我们沿着水观音上的山路到了大沙土。它处于小溪流入越溪河的江口河。我们在靠近溪边的沙地上,无意间发现了一个洞,好奇的挖开了,居然藏着七八个大大小小的螃蟹,马上用手捉住,被大螃蟹的钳子夹住了,忍住疼痛,继续抓。这个时节,溪水枯竭,水落石出。我们一下来了兴致,沿着溪边,搬开石头,仔细搜寻沙洞。挖开的沙洞里,螃蟹都很多。不到一个小时,我们收获了大半箢篼螃蟹。回家清洗后,母亲用猪油酥螃蟹。我们连蟹壳一起嚼,脆脆的,可香了。螃蟹太多了,叫苏家湾里其他小朋友来一起分享。这是我们捉螃蟹最多的一次。
鼎锅山上,冬天水枯,水田更易干涸。在劳作休憩时,我们就散开在微微湿润的田里,寻找有爬行痕迹的小洞,用手慢慢掏开,发现黄鳝,迅速捉住它;要不然,黄鳝会钻洞溜掉。在山上找到枯树枝叶,点燃一堆火,把浑身是泥的黄鳝丢进火堆中,烧焦了,飘出肉香,把焦黄鳝上的灰拍掉,撕开黄鳝肉,清除掉它的内脏,即可享受美味了。又嫩又香,大家哄抢着吃。
我特别喜欢在月夜捉黄鳝。先做好捉黄鳝的工具竹夹子,把两块大约五十厘米长的大竹片的一个边,切成均匀排列的竹齿;然后把两竹片用铁钉在三分之二处,做成竹夹子。在初春二月间,气温回暖,田里的水清澈见底。我与表兄曾二哥,在月光明亮的晚上,打着火把,到大山堰塘边的几块水田里照黄鳝。光脚下水,水微凉。轻轻移动,不搅动水面,怕惊扰黄鳝。亮光直射,黄鳝躺在水底,呆呆不动。我们迅速用竹夹子,一下就卡夹住了黄鳝。水草泛绿,偶尔还有鲫鱼窜动。有时,遇到水蛇,让我有点胆怯。捉完黄鳝回家,在月光银辉中,我们熄灭了火把,走在熟悉的山路上。回望鼎锅山,如巨人般安详横卧。凉风习习,四周静谧,蛙声与昆虫声和鸣,共奏天簌之音。脚步声惊扰家犬,汪汪汪的吠叫,让空旷的山村喧闹了一阵,又沉默进入梦乡。
最让人惊喜的是夏天雨后,山坡田里的水溢出来,顺着水沟流下山脚。放一个箢篼,开口向上,等黄鳝往里钻。不到十分钟,准可捉几十条黄鳝。叫母亲烹制,可以打牙祭了。
鼎锅山野兔特别多。到了黄豆成熟,野兔出没时节,大人们手持猎枪,牵着猎狗,漫山遍野的追赶,将其捕获,享受这野味。小孩子无缘享受这口福。我居然得到老天怜爱与鼎锅山山神厚爱。午后,我上山放牛,路过半山腰,发现一只小兔子让烈日晒晕了,伏在草丛里打瞌睡。我悄悄捡起一块小石头,扔向兔子,居然投中了。我捡起兔子,它四只腿挣扎想开溜。我回家拿给母亲,母亲做了一个泡椒炒野兔。滋味好极了,你也许能够感受到。这是我唯一一次捉到活兔子。
在黄豆成熟时节,小伙伴们在劳作歇息时,避开大人的眼光,随手抓一大把叶子枯萎的黄豆,躲在山顶大石包后面,在平坦的石板上,放在火堆中,噼啪噼啪,黄豆在火堆里爆响,散发出浓郁的豆香。用树叶猛扇柴灰,留下粒粒焦香的黄豆,不顾烫手,抓几粒品尝,香在小伙伴脸上笑容中荡漾开来。在豌豆成熟时,也能如此享受其美味。
现在退耕还林,鼎锅山全是树林竹海。在我家房前,对望鼎锅山,郁郁葱葱。阵阵山风吹拂,麻竹摇曳生姿。到了七八月份,一场暴雨后,竹笋破土而出。去竹林,挖几个硕大的竹笋,鲜嫩可口。鼎锅山又将一大山珍美味馈赠人们。
人间至味是清欢。鼎锅山啊,你带给我的酸甜苦香味道,永远留在我味蕾的记忆里!我带着你的味道,从容行走天涯,体味世间百味。

写于2021年4月22日

本期责任编辑:零下

当代文学家

2020.07.02 started publication

大型文学季刊
安徽·合肥
作者风采
重庆作家:林盛

作者简介:

林盛,原名林木森,1966年2月出生于四川省仁寿县五爱村,1988年7月毕业于南充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担任中石油川东钻探公司子弟学校副校长、重庆市渝北区笃信实验学校副校长、渝开学校工会主席。在中国人民大学资料中心《中学语文教学》、北师大《中国教师》、山西师大《语文教学通讯》、华中师大《语文教学与研究》、西南师大学报等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40余篇。另有1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

投稿快引

微信、邮箱投稿皆可。邮箱投稿需同时加总编微信告知

——总编微信:cmj86188;

    收稿邮箱:1030221204@qq.com

——投稿细节,六素齐全。

    ◇第一行:题目

    ◇第二行:文/作者(省份)

    ◇第三行开始:正文

    ◇文末:个人简介+邮寄地址(含手机号)

             +风采照。

——邮箱投稿:粘贴,并同时以附件形式上传文档后发送。

本刊顾问团队介绍

文学顾问:

孔灏

中国作协会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连云港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市作协副主席。

文学顾问:

相裕亭

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副秘书长。

文学顾问:

徐继东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

文学顾问:

李锋古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本刊法律、书法、摄影顾问及主播团队

《当代文学家》杂志社作家理事会理事、特约作家讯息发布!点此了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