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实务篇》第七讲:“大师级”经理人
首次有人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是在一九五O年代初期,方法是为”经理人“的定义增补一个新注解:有”平等途径机会“的”个人专业贡献者“。这个新定义使“专业”工作者得到适当的报酬,而不必等到晋升为经理人职务(必须对他人的工作负责)时,才能获得较高的酬劳。
不过,这个模式并未能充分解决问题。曾采用这个模式的企业指出,这些个别专业贡献者的不满意度只比以往稍稍降低而已。他们认为,真正的晋升机会仍然只存在(或至少主要存在)于行政结构中,因此,必须先成为“上司”,才有可能“向前进”。毕竟, 把管理界区分成为两个不同团体的传统模式强调的是,只致力于个人工作的人,地位就是比不上对其他人的工作负责任的人。这种观念强调的是权力与权威,而非责任和贡献。
这种观念不止存在于我们身边,在日本,个人专业贡献者根本毫无生涯发展机会,年资制度使得每个人最终会成为主管。于是,举例来说,能力最好的新闻记者被迫停止撰稿,研究实验室里最优秀的科学家最后变成“研究经理”,停止研究工作。
任何分析若不以传统定义为起始点,只着重工作本身,将会获致以下结论: 传统上把“经理人”定义为对其他人的工作负责任者,这种定义仅强调经理人的次要特征,并未揭示经理人的主要特征。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