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思想为何没能挽救大秦帝国灭亡的命运?
思想者札记——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期望与大家思想碰撞、心灵互动。每周一、三、五 晚上20点发布三篇原创文章。欢迎投稿,敬请阅读、分享、评论!
电视剧《大秦赋》的播出,使大秦帝国再次成为热议话题。诸子百家思想历来是为政治服务的,从秦孝公商鞅变法开始,法家思想就在秦国占据统治地位。

到了秦始皇时期,法家代表人物李斯的出现,法家思想再次让秦国走入历史舞台。然而随着秦始皇的死和秦二世的继位,大秦帝国如流星一般划过历史天空,只存在了短短15年时间便灭亡,李斯也落得个满门抄斩的悲惨下场。
在秦国占据130多年的法家思想,最终也没有阻止大秦帝国灭亡的步伐,前后两个法家人物都没有善终,何也?

推行不彻底的法家思想,让大秦帝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商鞅变法之所以不够彻底,因为触及到秦国王公贵族的利益。在先秦时期,没有完善的用人制度,商鞅变法提出论功行赏,实际上打破了人的等级观念。任用官职不论血统和出身,只凭对国家的贡献。这一提议得到了广大平民认可,却引起了皇室和贵族反对。
商鞅变法的结果,把皇权凌驾于制度之上,加强了中央集权。商鞅变法也由“依法”治国变成了“以法”治国。这套制度的致命缺点是君王必须贤明才有效,然而幸运的是,秦孝公以后的几任国君,一直有个“统一梦”,到了嬴政时期,统一条件已经成熟,李斯进入大秦历史舞台,更是加快了统一步伐。

法家思想关键在于法为至上、立心为公。秦始皇虽是明智的君主,但个人意志强大,不相信自然规律,也不相信任何人,甚至想永生,在东巡路上,发病而亡时,继位的太子都没有来得及立。
时年已过六旬的李斯,作为大秦的托孤重臣,因个人利益与赵高一起立胡亥为皇帝,后来赵高专权,终于斩杀了李斯及其族人。大秦帝国的命运也开启了衰落之旅。

“强军政治”是大秦帝国灭亡的罪魁祸首
对于大秦的灭亡,历史说法莫衷一是。有人说是秦二世的无能和赵高的专权,也有人说是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当然,这些都是导火索,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曾经消灭了六国的秦帝国军队,战力是何等强大,怎么可能被一次农民军起义所摧毁。

让历史回到秦国时期,当时的秦国占据西北,北御匈奴入侵,东边被六国挡在了函谷关以西的贫瘠之地,六国却在中原大地的沃土上,肆意享乐,常为利益相互开战。
此时的秦国,为求生存,逐渐形成了三大军团。西南军团、章邯军团、蒙恬军团。镇压大泽乡起义的就是西南军团,在西北与匈奴作战的是蒙恬军团。保卫咸阳的是章邯军团。
强军政治的缺陷在秦二世即位后,就暴露了出来。秦二世的继位颇受争议,在强军政治的秦帝国内部,一直分歧不断。
西南军团平定秦胜吴广起义后,一直驻扎在南越(今浙江一带),刘邦项羽起兵时,该军团割据观望秦国内政的变化。而蒙恬军团(公子扶苏就在此军团)因对胡亥继位不满,保卫咸阳都城的只有章邯军团。
而章邯军团恰恰是战斗力最弱,也是组建历史最短的一直军团。这也难怪刘邦以如此弱的战斗力,竟能攻入咸阳了。

大秦统一只建立了帝国框架,却没有一套完善的治国方略
秦国原来的制度是“狼人训练计划”,对于如何治理,如何推行文化、举荐人才等方面是短板。之前的秦国靠的是国君坚强意志推行国家制度,统一六国后,急需一套全面的治理制度。

彼时法家思想仍然占据统治地位。秦始皇焚书坑儒也是为巩固法家地位。在人才举荐方面,更是废除分封思想,论军功行赏。六国统一后,战争少了许多,还有大批的六国旧部贵族待封,但秦国始终没有为这些人才找到出路。
另一方面,秦国实行郡县制,需要大批人才。这些人才除了有军功的以外,仍然沿袭了门客制度。
在《大秦赋》中,秦国出现官员空缺,一般从门客中举荐。大秦相国李斯就曾是吕不韦的门客。科举制出现以前,古代用人方式一直是任人唯亲和任人唯贤。门客制度直接导致了秦国与六国贵族对秦帝国的不满。
唐代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作为历史的存在,法家思想成就了秦王朝,但推行不彻底的法家思想最终把大秦帝国送进了历史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