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大公桥(19)
▲码头上的小食摊
晚清民谣说的是:“百姓怕官,官怕朝廷,朝廷怕洋人,洋人怕百姓”。这条生态链很有中国特色。都知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所以任何不关心民众疾苦、不倾听民众呼声,只知道压榨民众、镇压反抗,自己却假公济私、贪赃枉法、安于天命的统治者必定是会遭到人民唾弃的。即便是大清国被推翻,换上了民国,在老百姓的眼里,依然是换汤不换药,当官的、掌权的和原来的皇室贵族都是一路货色。
刘老大虽然不知道那张印有图片的广告纸是哪来的,也不知道画中的那个瘦筋巴骨的男人为什么会被捆在十字架上,这个姓李的洋人为什么会痛心疾首,自己的老婆到底犯下了什么罪过,可是他心里明白,只要洋人告到官府,不仅他的杂碎汤的生意做不成,而且还要拿钱出来请人摆平,否则的话,一顿“笋子炒肉”(宜昌话:指打板子)是免不了的,说不好还得坐牢,还得下苦力。
越想越糟,越想越怕,越想越气,刘老大只好拿自己的老婆撒气。可是他的第二巴掌却被李格尔所阻拦,那个洋人说得很对:“这是对主的亵渎,你们难道不知道'惜字如金’吗?错误已经铸成,肉体的惩罚能弥补吗?”
刘王氏一边哭一边申辩说:“我既不信教又不识字,不知道这上面画的是谁?我又不是从墙上撕下来的,是在沙滩上捡到的嘛!”
“算了算了!”人群中有人在当和事佬:“'惜字如金’不错,可更应该'敬天惜字’,写了字的字应该将其拿到字库塔燃放,这上帝的画像旧了、烂了、破了,不去化了还能怎么样?”
“这位先生说的对,不知者不为过。”李格尔马上抓紧时机开始宣传:“所以我们才能告别自己的亲人,从地球的另一边漂洋过海来到宜昌;所以我们才能走出教堂的大门,在这里的茶馆为诸位服务;所以我们才会到有需要的兄弟姐妹的身旁,让主耶稣基督的圣名被传遍,让主的大能降临到宜昌!”
刘老大听出了自己的一线生机:“李牧师,我们该怎么做?”
“这个时候请继续做你的生意,只要记住主的宽恕,怀着一份虔诚的心,你们的生意就会越来越好。”李格尔浅浅一笑,话语变得更加温和了些:“等到你们不忙或者收了摊以后,到我们的茶馆里来坐坐,喝杯茶,听听主的福音,坚持下去,内心就会得到主的鼓励,双手就会得到主的加力,通过智慧使用《圣经》,相信主做工的大能,接受牧师的辅导和教导,祷告主让他得到保护!”
“好的,好的,忙过了这一阵,我们就到茶馆去听听。”刘老大又在吼他的老婆:“愣着干什么?还不快给李牧师磕头!”
还没等刘王氏磕头,就被李格尔给阻止,又叮嘱了几句,就拿着那张被烧了一半的耶稣基督画像回到内陆会的茶馆里去了。看热闹的人就散了,刘老大继续做他的杂碎汤营生,刘王氏继续蹲在灶前负责烧火。
他们不知道,有一个戴遮阳帽、穿衬衣的洋人在路的另一边偷偷给他们抓拍下了一张照片。那个洋人是美国人西德尼·戴维·甘博(Sidney·David·Gamble,1890-1968年)在1908-1932年间五次往返中美之间,在中国内陆拍下了大量的珍贵照片。他们也不知道,甘博为他们偷拍的那张照片直到1984年才被他的女儿凯瑟琳连同大量珍贵照片和原始底片从一个鞋盒内被发现。
他们更不知道,从1865年6月,从戴德生在伦敦一家银行存入10英磅,取户名为“中国内陆会”开始,前后有数百名外国传教士响应号召出发来到中国。慢慢把宣教工作深入到中国内陆,最远曾抵达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直到1951年才在东西方冷战的政治背景下撤出中国,而继续服务在更广大的亚洲11个国家。
不过史料却记载了内陆会在中国内陆“拓荒”、宣教福音的成果:到抗战前的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内陆会在中国共有传教士1963人,传教士住宅377所,礼拜堂2452所,中国职工1408人,义务传道2835人,受洗人数190365人,学校288所,教师403人,学生7900人,医院14所,施医局93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