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为防止别人纪念,坚决要求拆掉老家房子,淮安县委巧妙应对

周恩来多次要求拆掉老家的房子,主要是为了防止后人,将老宅修成总理纪念馆。

因为这件事,周恩来多次批评淮安县委,认为总理的房子,和老百姓的房子一样,不能特殊对待。

周恩来想拆掉房子改成学校和工厂,而又是谁保护了总理的故居呢?本期文章要讲述的内容,便是周恩来和老家祖宅的二三事。

周恩来出生的老宅,位于江苏淮安的驸马巷,因为朱元璋的乘龙快婿在这里住过,所以得名驸马巷。

巷子是南北方向,长约两百多米,属于是典型的明清时期的苏北建筑,整条巷子都是一户户的大院,里面住着一个又一个的家族,其建筑构造和布局都差别不大。

而周家大院,是1839年的时候,祖辈以两百六十两银子所购买。到六十一年后,周恩来出生的时候,这个家族已经没落,生活愈加贫困。

房子是东西朝向的曲折三进院落组成,采用青砖灰瓦木结构,周恩来家里虽然收入拮据,但为了维持祖辈的体面,所以开销依旧很大。

周恩来刚刚出生没多久,叔父周贻淦身患重病,为了防止周贻淦无后,所以周恩来被过继过去。

没过多久,周贻淦就因病去世,周恩来跟随继母陈氏生活。

有一点要解释清楚:在那时候的封建家族,把孩子过继过去,跟我们现代社会的过继,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周家是一个大家族,虽然周恩来过继给了养母陈氏,但依旧能够获得生母的爱,而且继母陈氏对周恩来非常好。

也就是说,周恩来小时候,获得了两位母亲的爱,接受了两位母亲共同的教育和抚养。

然而,周恩来不到十岁,两位母亲接连去世,因为家庭收入有限,所以周家兄弟的童年非常艰苦。

也幸亏八婶母,以及邻居家的老太太,经常送饭给周恩来吃,这才不至于饿肚子。

因为家里穷,所以周恩来常去舅舅家里的私塾读书,接受了旧社会的教育。

很少有谁会想到,这位童年孤单又困苦的孩子,未来会成为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周恩来直到十二岁那年,生活才算迎来了转机,因为在东北那边工作的伯父,得知周恩来生活困苦,所以将其接走,带到了东北。

乍一听,跟着伯父生活,会不会受到歧视呢?其实那时候的大家族,对待孩子是不分彼此的,就拿东北的伯父来说,对待周恩来如同亲生。

周恩来自从离开了淮安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避免像国民党官员那样,搞所谓的衣锦还乡。

关于周恩来的出身,大致经过便是:祖籍绍兴、出生淮安、成长在东北铁岭……

按照周恩来自己所说:“我的祖父名叫周起魁,生在浙江绍兴。按中国的传统习惯,籍贯从祖代算起,因此,我算是浙江绍兴人。”

家里往上几代人都是师爷,可追溯到宋朝时期的周敦颐,也就是写《爱莲说》的那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也成了周家祖训,并且在周恩来的身上发扬光大。

周恩来在东北铁岭,从伯父那里得到了政治教育,看到国家积贫积弱,一颗赤子之心越来越炽热,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之后发生的事情众所周知,周恩来在周家宗亲和学校老师的帮助下,远赴欧洲留学,开始了他的法兰西岁月。

周恩来回国后,曾担任过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跟蒋介石有过数次交锋;红军时期,又跟蒋介石激战十年;西安事变的时候,则不计前嫌,亲手救了蒋介石一命。

抗战爆发之后,周副主席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国共两党的钦佩,无论是再怎么尖酸刻薄的记者,也在周恩来的身上找不到缺点。

1939年,周恩来想要去南方宣传革命思想,却遭到了国民党的阻挠,于是他公开说,想要回老家看看,这才穿过千里硝烟,去了祖籍绍兴。他对此解释说,绍兴才是老家。实际上这番话是说给国民党听的,真实的老家自然是淮安。

抗战胜利之后,周恩来为了中国的和平建设而奔走,虽然一度路过淮安,但却没有时间回家看一眼。解放战争时期,周恩来一手打造的情报系统,经过十多年的建设,给了敌人致命的打击。

新中国成立之后,淮安开始着手修复周恩来的故居,也就是周恩来出生的地方,避免周家大院的房子倒塌。

周恩来在北京忙于工作,并不知道淮安人民政府,正在修缮他的老宅。一直到了1953年,周总理将八婶母杨氏接到北京,通过杨氏之口,才知道了淮安的事情。

杨氏是周恩来兄弟的实际抚养人,尤其是生母和养母去世之后,是杨氏省吃俭用,才免得周恩来兄弟饿肚子。

周恩来接杨氏到北京,想要尽一尽孝心,只可惜杨氏并不适应城市的生活。

按照杨氏所说:不仅当地政府要修缮总理的老宅,想要建设总理纪念馆,而且每天都有大批大批的群众,去周家大院参观。

关于老家房子的事情,周恩来的内心其实非常不满意,这其中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对于纯粹的唯物主义革命者来说,向来讨厌旧社会“光耀门庭”那一套。

再有就是,老百姓的房子是房子,总理的房子也是房子,房子和房子都是一样的,不能因为周恩来的身份就去搞特殊。

周恩来向来是极其痛恨衣锦还乡那一套,因为得知淮安修缮周家大院一事,所以喊来了王雨波。

大年初二,王雨波来到了周恩来的家里,总理嘱咐他办三件事。

第一件事:将婶母杨氏,送回到故乡淮安居住。转告淮安县委,不能因为是总理的婶母,就给予特殊照顾。周恩来本人,会负责杨氏的生活和养老问题。

第二件事:周恩来得知家里的祖坟,影响了集体种地,所以转告淮安政府,可以平掉祖坟。

这里笔者解释两句,周恩来在故乡唯一的田产,就是那一亩坟地,旧社会时期还曾经专门雇人看管。

周恩来提倡移风易俗,骨灰洒向大地,不要留坟丘,所以带头平坟。这是利国利民的政策,总理本人无条件支持。

第三件事:周恩来听说,淮安人民政府,要修缮周家大院,甚至想要建立纪念馆。委托王雨波去淮安,转告当地政府,周家大院可以公用,可以办医院或者托儿所,但不能建设成总理纪念馆。

几天后,王雨波送杨氏到淮安,随即去当地政府,传达了周恩来的三点嘱咐。

而淮安人民政府,得知了总理的嘱咐之后,立刻开会讨论这件事。经过县委的表决,认为周总理的崇高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和发扬,至于房子的处理问题,暂时决定作为民用,而不是当做公用。

周家大院让周恩来的婶母、堂弟媳陶华、等周氏宗亲居住。

因为总理说过不许参观,所以当地政府也就嘱咐淮安人民,不要再去周家大院。

这时候问题就出现了,虽然周恩来不允许修缮老宅,但周家大院年久失修,已经塌了好几间屋子,而且周恩来出生的那三间,也有倒塌的风险。

(注释:周恩来说过,自己出生的房子已经塌了,其实他这样说是为了避免群众纪念,实际上并没有坍塌。)

既然房子成了危房,当地政府可就犯了难,修还是不修呢?尤其是周围的老百姓,总是去县城找领导,说总理的房子已经怎么怎么样了,为何不去修缮?

县里经过开会讨论,决定顶住压力,去修缮周家大院。

而周恩来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1958年6月的时候,总理收到了堂弟媳陶华的来信。

陶华将淮安的事情,向堂兄周恩来叙说了一遍,而周总理立刻写信给了淮安的副县长王汝祥。

这封信很长,简要来说,大致意思就是:

接到了陶华的来信,听说淮安又要修缮周家大院,我认为这样是万万不可的。

记得解放初,淮安就修复了我的老宅,这让我感到万分不安,那时候我就想过,把周家老宅交给政府处理,可那时候婶母还在,而且交给公家之后,又会被当做纪念,那样更加不好,所以才拖延到现在。

现在乘着这个机会,我寄钱到淮安,修缮那些漏雨的地方即可,除了陶华一家住的房子之外,剩下的交给公家处理,陶华也不会收房租。信里带了五十元,如不够用,当再补寄。

淮安接收了我的老宅之后,我提出两个请求:

一是千万不要再拿这所房屋作为纪念,不要再带着人去参观周家大院。如果有谁问我出生的屋子,你们就我否认哪间屋子是我出生的地方。实际上,从我婶母当年来京谈话中得知,我幼时同我寡母居住的房屋早已塌为平地了。故别人传说,都不可靠。

二是如公家无别种需要,最好不要让周家大院的住户搬走。

后一个请求,请你们酌办;前一个请求,无论如何,要求你们答应,否则,我将不断写信请求,直到你们答应为止……

周恩来。

1958年6月29日。

周恩来的信发出去一个月后,巧合的是副县长王汝祥,代表淮安县政府,来到北京汇报工作,所以见到了周恩来。

王汝祥先是在总理的面前,汇报了淮安近些年的发展,以及未来的建设计划。

谈完了工作之后,周恩来问起了周家大院的事情,而王汝祥则如实回答。

周总理又问:“听说你们要重建我家房子,这不行,不要以为我是总理嘛!”

王汝祥对此解释说:“不是重建,是修理。房子年久失修,快要倒塌了。我们只不过是把房子扶扶正。周尔萃当兵了,拥军优属,也是我们应做的工作。”

按照王汝祥的说法,周尔萃是周恩来的侄子,如今去了部队,而周尔萃的家人也就属于是军人家属,所以政府理所应当的照顾。

周恩来则批评说:“房子倒了,就把它拆掉!你们城里地主的房子怎么处理的?我那房子,我看可以没收!”

王汝祥说:“总理,城市没搞土改,怎好随意没收房子啊?”

一问一答之间,周恩来自然能看出王汝祥的真实想法,他拿这位副县长倒也没什么办法,只能嘱咐对方,房子不没收可以,但也不能修建纪念馆。

多亏了这位淮安副县长的巧妙回应,这才保住了周家大院,否则按照周恩来的想法,非要拆掉不可。

1960年,淮安的县委书记刘秉衡,去往北京汇报工作,见到了周恩来。

周总理详细询问了淮安的建设,也问起了自己老宅周家大院的事情,他强调说:“你们的心情我是理解的。我的故居不要留在那里让人参观!”

周恩来再次嘱咐淮安的政府官员,要求把周家大院当做公用,可以当做教育机构,让孩子们去上学,又或者改成工厂。

刘秉衡在第二天,受邀去周恩来的家里吃饭,邓颖超也强调了淮安周家大院的事情,要求按照周恩来的意见去办。

刘秉衡意识到,这次周恩来下了死命令,所以周家大院的事情,务必要处理的让周恩来满意。

所以,刘秉衡回到淮安之后,立刻召集各级干部开会,经过大家的研究讨论之后,决定把周家大院作为公用和民用。

公用方面,改成图书馆,让孩子们去看书;民用方面,让附近的老百姓去住。

刘秉衡处理这一切之后,写信给北京的周恩来,而总理的秘书则回信说,周恩来和邓颖超感谢淮安政府,对此结果非常满意。

1973年,周恩来得知淮安那边,要把周家大院的住户搬走,然后重新维修,开设纪念馆。

11月17日,国务院打电话到淮安县委,传达了周恩来的三点指示。

第一,不要让人去参观。

第二,不准动员住在里面的居民搬家。

第三,不许维修周家大院的房子。

这里要解释清楚第二点,之所以不许动员里面的住户搬迁,是为了防止淮安县委,将房子改成纪念馆。要求淮安县委坚决执行,而且以后会不定期地检查。

这便是周恩来对淮安老房子的“约法三章”体现出了总理人人平等的理念。

根据周家大院的孙桂云回忆(周恩来的堂侄媳)她说:“总理一直关心着故乡的房子……”

周恩来对家人说,周家大院的老宅,要全部有人住,如果一直空着,那样太浪费了。

关于周恩来小时候住的房间,他嘱咐孙桂云,不可告诉外人是哪一间;也要嘱咐邻居,对此不要说。

孙桂云谈了房子的现状,说较大的空房已经改成了儿童图书馆,也有的改成了县委学习室,即使是空着的,也让周围的老百姓住了。

周恩来多次在家人面前强调,驸马巷的老房子应该拆掉,改成工厂和学校。

1974年8月1日,周恩来又一次见到了孙桂云,他当面问淮安老家的房子,还有没有人去参观呢?

孙桂云说:“县委很重视,层层向下传达了,不准去参观。但外地还是不断有人去。”

周恩来一听这话,自然是非常不满意,他之所以让拆掉老家房子,就是为了杜绝群众去参观纪念。

所以周恩来再次强调说:“你们的住屋,可以拆到别处去盖!”

也就是说,总理要让周家宗亲拆了房子,然后搬走到别的地方住。

而邓颖超也说,她会亲自出钱,让周家宗亲搬离老宅。

孙桂云说:“拆房子要经地方政府的批准。”

家人聚会结束的时候,周恩来又强调说:“坏了就不要修了,坏一间,拆一间,统统拆掉了,我也就放心了。”

1976年,1月8日9时57分,周恩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陷入了长眠,从那之后就只能活在我们大家的心里。

遗体告别仪式,是在医院举行的,当时很多群众,都希望见总理最后一面,以至于医院门口人山人海。

到了第二天,医院门口更是黑压压的老百姓,因为人数过多,以那时候的条件来说,也就不允许人人见周恩来最后一面。

治丧办公室为了避开人群,所以带着周恩来的遗体,从后门离开了医院。

周尔鎏(总理侄子)坐在车上,他内心感到失落,因为总理的最后一程,走得是如此悄无声息。

就在周尔鎏唉声叹气的时候,谁知车队走到长安街,远远望去都是送别周恩来的人群。

人民群众自发前往,迎着寒风送别总理,十里长街人山人海。

根据周尔鎏的回忆,不仅有绵延数十里的中国人,还有许多外国人,人群一直绵延到了八宝山,发出心碎的哭声。

而与此同时,淮安得知周恩来陨落,所以大批大批的群众,去往周家大院,人人带着黑纱,悼念开国总理的离去。

人群越来越多,一眼看不到头,虽然周恩来不允许大家纪念,但淮安人民依旧自发的,去往驸马巷。

一年后,大批大批的海外华侨华人、国际友人、港澳台同胞……纷纷去往驸马巷,纪念周恩来逝世一周年。

这时候问题就出现了,周家大院的房子又老又破,而海外和港澳台的人,又不知道内情,所以纷纷提出意见,要求尽快修复周恩来的故居,总理的房子咋能这么破?

一笔又一笔的海外捐款,寄到了淮安的县委,而县里的领导意识到,应该顺应亿万人民的心声,修缮总理故居。

1979年3月5日,周恩来的故居恢复了原貌,成了远近闻名的中小学生爱国教育基地,免费对外开放。

每年都有60万人次,去往周恩来故居参观,纪念总理的伟大贡献。

1984年12月11日,邓小平亲自题写了“周恩来同志故居”匾额,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那一块。

淮安县委,倒是遵从周恩来的心愿,并没有将故居改成纪念馆,而是顺应群众的呼声,另外选址建设了纪念馆,用来革命教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