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前,朱良春先生写给有志于学习中医的青年的一封信

⊙作者:朱良春

近来收到许多读者来信,要求我谈谈如何学习提髙和发掘继承祖国医学遗产的问题。现谈一点个人的肤浅看法,仅供参考。
这里的关键是如何学,主要从哪些书入手?
中医书籍,浩如烟海,初步统计约有八千多种,十万余册,而且仁智之见,也不完全一致,究竟从何入手呢?我认为在基础理论方面,首先要花一定时间学习《内经》,中医学的基础理论首先源于此书,我们从中掌握了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断治则、养生保健等基础理论的主要方面,就为学好中医打开了大门。但要学好它,并非易事,必须具有勤奋、刻苦、踏实、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因为《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至秦汉之际,文字简古,存在许多古字、古义,特别是古代文字由篆化隶,由古转俗、假借、误写以及错简衍脱,这就给学习造成了困难。因此,首先要对古文下一点功夫,其次要弄懂一些同音而简写的字。
例如:脏腑写成藏府,肢写成支,纳写成内,妊写成任,旺写成王,凭写成冯,澼写成辟,孔隙的孔写成空,腧写成俞等。又如营和荣,泣和涩,卒和猝,侠和挟,罢和疲,能与态等字,由于音近义通,常互用之。再次要熟读一些主要经文。这对深入理解义理,逐步领悟,非常重要。可以先读李中梓的《内经知要》,或薛生白的《医经原旨》,然后再阅读张景岳的《类经》。《类经》经四十年的编撰,始获完成,作者根据素、灵现存材料,结合医学的实际应用,分为摄生、阴阳、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十二大类,凡三百九十篇,比杨上善的分类扼要合理,且说理比较精细清晰,是一部最切实用、非常完备的注本,可以经常翻阅。在学习《内经》主要内容和学术思想时,应抓住如下几个重点:(1)阴阳学说是《内经》的主要指导思想,是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则;(2)五行是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是一种取类比象的方法;(3)四时六气是推演疾病发生的规律,是机体与环境统一的理论基础;(4)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生理和病理的基础,是从整体观和动态观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5)营血是形体营养的来源,卫气是机体功能的动力。
其学习程序可概括为四个阶段:
(一)通读原文,窥其全貌;
(二)熟读警句,掌握精髓;
(三)独立思考,兼参校注;
(四)前后对照,指导实践。
《伤寒论》,主要是讨论外感热病的书,乃“发明《内经》奥旨者也”。共397法,113方。全书都是教人辨证的法则准绳,后世誉为“辨证论治”的典范,是十分重要的典籍。
需先熟读条文,然后对其同中之异、异中之同的鉴别点加以掌握,就能灵活运用于临床,指导实践,收到佳效。例如麻杏石甘汤用于风温(肺炎),白虎汤用于暑温之偏热者(乙脑),大柴胡汤用治少阳、阳明同病之心下满痛(急性胰腺炎及胆道感染),大承气汤用于里实热结证(急腹症),茵陈蒿汤用治湿热黄疸(急性黄肝、胆囊炎等),白头翁汤用治热毒血痢(急性菌痢),乌梅丸治蛔厥与久痢(肠蛔虫、胆道蛔虫及过敏性结肠炎),四逆汤用于少阴病之亡阳厥逆(抢救休克)等等,都是验之有效的《伤寒论》的著名方剂。后世许多医药学派都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值得探索之处甚多,如证、因、脉、治,理、法、方、药等,既是指导临床的规律,又蕴含着精湛的理论。因此,认真学习《伤寒论》有其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先看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因其说理中肯,比较详明,以此为基础,再适当参阅有关注解,自可融会贯通。
《金匮要略》是杂病专集,计25篇,608条,共列处方226首(附方28首),它论述了内、妇、外科44个病证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全书理、法、方、药齐备,症病明辨,审因论治,立法定方,层次井然,贯穿着辨证论治的精神。仲景曾在序言中自许其书:“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识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这绝非浮夸之词,而是有事实根据的。如葶苈大枣泻肺汤治咳逆上气,喘鸣息迫(肺水肿),越婢加术汤治皮水(急性肾炎),还魂汤治急喉风(声门水肿),备急丸治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刺、气急口噤(急性肠梗阻),甘麦大枣汤治脏躁(癔病)等,均历验有效。
因此,对其主要条文,即1〜22篇的400条,最好能熟读,临证时始能灵活运用。第23篇的杂疗方,不少是治危急重症的有效方药;24〜25篇是救治食物中毒的方药,亦有参考价值。我们要从辨证论治角度学,从辨证论治角度用,才能得其要领。尤在泾《金匮心典》的注解,条理清晰,可以先行阅读,以便对《金匮》有一比较明确的认识,然后再参阅其它注家之言,自可了然于胸,灵活运用了。当然,从今天的临床实践来看,《金匮》尚有脱简错讹令人不解之处,我们不能“抱残守缺”,要本着仲景辨证论治的精神,予以校勘补正。这无疑是落在我们后学肩上的重任了。
温热学说是在《内经》、《伤寒论》基础上的发展,其中吴又可的《温疫论》、叶天士的《温热论》、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是主要著作,要先通读,然后对主要部分加以精读。《温疫论》为治温热而成疫者,最有体系之书,与治非疫之温热迥异,应有所识别。《温热论》乃叶氏治温经验之总结,非学验俱富者,不能分析入微;非老于临证者,不能道其底蕴。对温热传变层次,卫、气、营、血阐述精湛;对辨疹、察舌、验齿诸法,极为透辟。《温病条辨》是吴氏在继承《内经》、《伤寒论》之基础上,对叶氏学说加以发挥而成。其三焦分证,较之叶氏又深了一步。书中立法236条,处方198首,然撷其要,总不出清络、清营、育阴之法,虽不足以言三焦分治,但与三焦辨证之理,实不能相离。明乎此,则得全书之真髓矣。
其他如余师愚的《疫疹一得》,戴天章的《广瘟疫论》,一以善用清泄见长,一以精于辨证称著,两书可以为学习《温疫论》的参考读物。杨栗山的《寒温条辨》,吴坤安的《伤寒指掌》,乃辨伤寒、温热不容误治之著作,均有参考价值,方药亦多切实用。至于王孟英之《温热经纬》则为温热之类书,集诸家之精华,亦有参考价值。
以上诸书,是中医的主要著作,要先攻读,当然本草、方剂也是必读之书。在此基础上,再参阅历代著作,如《巢氏病源》、《千金方》、《外台秘要》,金元四家及明清诸家著作,乃至近世杂志、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为临床打好基础。
同时,还要读一些前人的医案,这可以启迪思路,指导自己的临床实践,有助于提髙辨证论治水平。近贤俞根初之《通俗伤寒论》内容极为丰富,值得细读;叶天士《临证指南》、《柳选四家医案》、《章次公医案》等,均可借鉴。
我觉得光有书本知识不够,还要虚心地学习老中医活的经验。许多老中医都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书本上找不到的活的经验,因此我们要谦虚勤恳、真诚踏实地向他们请教,学习他们执简驭繁的辨证经验,机动灵活的临证应变方法,以及高尚的医德。总之,学习他们的长处、优点,就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获得许多珍贵的知识。过去叶天士先后拜师请益者达十七位之多,可算是一位善于虚心学习的前辈了。这种虚心请教,兼收并蓄的精神,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此外,祖国医学源于亿万群众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其经验一部分被整理成文,另一部分则继续流传在民间,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补充和发展,这是祖国医学总汇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支流。我们注意深入民间,采风访贤,努力发掘流传于民间的单方、草药,也是一种学习。如季德胜治蛇伤、陈照治瘰疬的经验,都是发掘于民间。在采访过程中,首先要目光敏锐,要承认这些有一技之长的民间医生是“贤”,然后才能有“求贤”的渴望,才能“礼贤下士”,虚心地向他们请教,把他们的经验继承下来,当然对这些经验,必须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加以验证、总结和提高,才能上升为科研成果,为祖国医学增添光彩。
总之,一是认真读书,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跟师临证实践,掌握治疗技能;一是深入群众,挖掘具有特效的土方土药,三者不可偏废。
同志们,学习中医的道路是艰辛的,我们只要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刻苦勤奋的精神,谦虚谨慎的态度,救死扶伤的道德,坚持在长期的实践中锻炼,一定能逐步地成长为一个名符其实的人民中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