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很多地方没有电灯,我们是这样生活的
01
有一首老歌,里面有这样几句歌词:“妈妈我想对您笑,眼里却点点泪花;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脸颊印着这多牵挂......”
摇曳的烛光里,母亲在缝补衣服,在轻轻歌唱,哄着孩子入眠。母亲一手拿针线,一手捧着衣服,在衣服上缝出大大小小的补丁,她的影子,随着烛光一起摇动着,一会儿左,一会儿右;母亲头上的白发,在烛光里闪闪发亮。这样的场景,也许很多人还记忆犹新,也许很多人从来都没有看过,也想象不出来。
随着时代的变迁,家家户户都有了电灯,城里有闪烁的霓虹,农村有太阳能路灯。可是,在40年以前,很多地方没有电灯,尤其是在落后的山区,连电是什么都不知道。
那时候,我们是怎样度过夜晚的?也许,那时候的夜晚,才叫生活。
02
诗人杜牧在《秋夕》里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夜幕降临了,几个孩子相约捉萤火虫。找一只干净的玻璃瓶,到处去寻找萤火虫,小心翼翼地把萤火虫装在瓶子里,然后把盖子盖好,带回家里。
很多的萤火虫在玻璃瓶里爬行,一边爬一边闪烁着黄色的光。我把玻璃瓶用绳子吊起来,房子里,顿时就有了“一盏灯”。
寻找萤火虫,是一门技术活,你得观察它们的行踪,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惯。在我的 家乡,丝瓜棚里,多半有很多萤火虫。
孩子们喜欢萤火虫,大人们却因为萤火虫而发愁。母亲常常说:“萤火虫吃了我家的丝瓜幼苗,真的可恶。”
我说:“萤火虫给我们带来了光明,我们要感谢它。”
母亲听了我的话,就不再抱怨了。也许,她小时候,也很喜欢萤火虫吧,也有“扑流萤”的快乐吧。
03
有一个词语叫“挑灯夜读”。在晚上,读书人拨亮灯火,努力读书。
黑夜来临了,家里点一盏桐油灯,放在书桌上。我们可以在书桌上练字,也可以下棋。
桐油灯点燃之后,需要隔一会就拨弄一下灯芯,否则灯芯会变得硬邦邦,会烧焦,灯火也不会那么亮了。
在我的家乡,煤油灯居多。煤油灯分成很多种,外出的时候,可以提一盏马灯,因为灯火外面有灯罩,不容易被风吹灭。
上学的时候,我做了一盏非常简单的煤油灯。用一个空墨水瓶,把铁盖子用钉子敲一个小孔,小孔里插上棉质灯芯。往墨水瓶里倒一些煤油。等煤油慢慢浸透了灯芯,用火柴点燃灯芯,家里顿时就变得亮堂堂的了。
后来,我自制的煤油灯,变成了我上学时候的“随身物件”。晚自习的时候,学校常常停电,煤油灯就派上用场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真的很幸运,我也有过“挑灯夜读”的勤奋。
西汉匡衡为了夜里读书,把自己家的墙壁打穿了,让隔壁邻居家的灯光照射过来。从此,便有了“凿壁借光”的这个成语。
04
一把蒲扇,一张竹椅子。这样的夜晚,何其惬意?
夜幕降临了,劳累了一整天的人们,陆陆续续回到了家里,吃完饭,大家把椅子搬到小院里,或者搬到村口的大树下。
用蒲扇驱赶蚊虫、扇风,一天的劳累,就慢慢消失了。
一抬头就看见了星空。星星眨巴着眼睛,但是我们不知道,那些星星是什么“座”,叫什么名字。
一些有学问的老人,常常告诉我们:“你们啊,一定要记住北斗星。要是迷路了,按照北斗星的指引,就可以回家了。”
到了七夕节,我们也会寻找牛郎织女星。葡萄树下,可以听到牛郎织女窃窃私语。也许,老一辈的人,都都趁着这样的好日子,向喜欢的人表白吧。
当然,也有人在“披星戴月”地赶路、干活。夏天双抢的时候,月亮爬上来了,我们还在田里干活。
月亮在头顶,也在水田中央,我们在月色里赶路,挑着稻谷往家里赶。月亮,就成为了我们的“路灯”。
05
到了农闲的季节,夜里,一家人闲来无事,母亲就说:“要不,我们炒花生吃吧。”
我们都说:“好啊,好啊。”
灶膛里,有火苗吐出来,噼里啪啦作响,把厨房照得亮堂堂的。
花生在铁锅里翻腾着,慢慢就散发出了香味。
我伸手去抓花生,母亲拍了我的手:“急什么?花生很烫,吃了会上火,小心舌头上长水泡。”
隔了好一会,花生才出锅。等花生慢慢变凉了,我们才可以“大快朵颐”。
花生的香味,常常飘到隔壁 邻居家。邻居走过来:“有什么好吃的,我也尝尝。”
母亲说:“大家都来尝尝吧,今年的种的花生,可饱满呢。”
那时候,串门是常事,去邻居家吃饭,也是常事。似乎,我们都不要关门,也不要担心有贼人进来。来者都是客人,没什么好担心的。
40年前,很多地方没有电灯,但是我们心中有一盏明灯。读书、劳动,休息、数星星、捉流萤、捉蛐蛐......构成了我们一副美好的画面。
那时候的夜晚,是安静的,没有车水马龙,也没有电视的嘈杂,只能听到流水的声音,还有蛐蛐在歌唱。
那时候的夜晚,是热闹的,我们可以开怀大笑,孩子们可以在晒谷坪嬉闹,大人们可以“举杯邀明月”。
那时候的我们,很穷,很美好。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