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碳达峰碳中和的报告提纲——开始学会偷懒啦

我的报告框架如下,可以供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一、碳达峰碳中和的内涵及其对我国的意义
主要讲四个方面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即内涵及由来,气候变化研究的三个时间尺度,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挑战,碳中和目标对我国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碳达峰、碳中和的内涵与由来
  • 碳达峰、碳中和来自于气候变化国际公约,主要是《巴黎协定》

  • 气候变化研究的三个尺度

——国内外文章介绍得多的是工业革命以来的变化,属于“百年尺度”;
——“五千年以来的尺度”,是竺可桢院士早年发表过的;
——地质学的“百万年尺度”。
一些文章或报告提到了“阴谋论”,关于这个词虽然我在2012年写作《低碳经济学》的时候就知道,但不知道那边的言论属于“阴谋论”,只好把各方言论都摆出来,尽量客观全面(这也可能是许多人不喜欢我的原因:经常说真话),至于对错只能让听众自己判断。
  •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面临巨大挑战

挑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尚未完成;
——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人均碳排放与欧盟国家相当,碳减排压力大;
——我国碳中和的碳强度起点高、实现目标的时间短;
——我国不能效仿先发国家的碳减排经验,必须另辟蹊径。
  • 实现碳中和的必要性、可行性(重大意义)

——转型发展是形势使然,不是人家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
——延续传统发展方式,资源难以承受,环境难以容纳,发展难以持续;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淘汰落后,发展新能源产业;
——在气候治理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践行者)
二、碳中和背景下的我国发展战略与政策导向
根据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的“七个要”;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七个要”是我国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重点任务。
至于其中的某个方面的内容,可以即兴发挥。
例如,能源体系,已经写过多篇文章,少说也有几万字,不能全讲,根据听众情况适当调整,但要点还会讲的:“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又如,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行业领域,节能应当优先,在2005年就出版过一本书,最近也写过一些文章,就这个问题讲半个小时不用草稿……
再如,技术创新、政策和市场,也可以即兴发挥
对自己的要求是,言之有据,言之有数,言之有理;
同时要求,讲的东西科学家挑不出大的毛病,关键是听众能听懂。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碳循环经济,我从2020年七月起先后写过三万多字的文章。这个概念国内提得不多,文件已经提到碳循环利用。
什么碳汇之类,碳盘查之类的技术话题,点到为止,不能抢技术专家的活。
为简化起见,发一张汇总图,可以省得大家再找。
三、讲座中要用更多的文化、方法论以调动听众情绪
一直以为,听众的眼睛阅读比站在讲台的人的说话速度要快得多。
这句话不知道是在哪里看过,自己试了一下发现的确如此。
所以,一般情况下(也不存在二班的情况)我都是放着PPT即席发言,PPT只是供听众眼睛扫描用的。
由于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这个“高端智库”呆的时间较长,自以为没有“屁股”,不代表任何利益群体;只选自己认为是对的说。
什么是自己认为对的呢?只能自己判断。
我出生于农村,做过农活,有过吃不饱饭的经历。在到南京大学读书前,没有出过50里外的远门。所以,在上大学后我们这些农村出来的人中流传这样的说法:
忆苦思甜吃过糠,回乡务农插过秧,上学读书过的江(这里的江是“长江”。后来又加了一句:野外实习打过枪)。说这几句话,只是想表明,五十年代出生的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中国从比较贫穷到现在全面小康的发展历程,没有理由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成就感到不满足的。
我在讲碳达峰、碳中和时,一如既往地用些文学词汇(通俗语言)、历史知识和哲学思辨,更多的是希望引起听众的思考。
因为在《中国商界》的专栏第一篇文章中,我就开宗明义地提到:
既要听人家布道,更重要的是自己悟道!
分享的PPT最后一页,总有“保留”节目:大道至简。
写了这么多次的碳中和随笔,应该换个话题了。
什么话题呢?
还没有想好,有人建议我说说自己的感悟,有人建议我说说方法论。
其实,在我报告PPT中,已经有一张片子专门介绍方法论的,也多次讲过,这里就不说了。
元芳,你怎么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