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话掉在地上,其实就这么简单

相声界有一个出圈的规矩——话不能掉地上。因为梗一旦没接住,整场表演就可以宣布失败了。

我们看到那些由说相声而出名的艺人在各种场合都会无意识地捧场、接话,这简直就和吃饭要用筷子一样成为了他们的基本生存技能,此处提名那位唱五环比四环多一环的岳云鹏和专注捧哏三十年的于谦老师。

其实我们平时与朋友、同事、领导的沟通交流也都是这样的,每一次说话都是一次展现自己的机会,对于很多人来说,即使是私底下的沟通都磕磕巴巴,更别说到了一些稍微正式的场合,那种感觉无异于当众被“鞭尸”。

而我们需要面对各种形式的沟通交流。求职时的自我介绍,结构化面试中的自我表达,上班后频繁的汇报总结,向投资人/客户推广我们的产品,向催婚的长辈阐述自己的爱情婚姻观……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能言善辩,不让别人的话掉在地上,也不让自己的话掉地上。

其实说话是有技巧可循的,通过一定的训练和准备,完全可以做到对答如流滔滔不绝。

一、三个刷新认知的表达理念

成功的方法多种多样,而失败的道路却往往是相同的。如果把每一次有意识的说话都当做演讲,一般情况下,失败的演讲都会经历以下四个阶段,这也是演讲恐惧症的形成过程。

这样的经历会带给人一种负面心理暗示:自己不适合公开演讲,自己表达能力不行。这就像你下水没几次,就判定自己学不会游泳一样。对于演讲,需要先给自己充分练习的机会,认真准备一次演讲,接受一次听众验证,并多积累经验,这样才能相对科学地判断自己的演讲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大部分恐惧演讲的人,一方面是因为高估了登台演讲的难度,另一方面是因为在日常的沟通表达中陷入了无构思、无意识的草率表达误区,从而导致了认知上的偏差。因此,消除对演讲的恐惧,需要先了解演讲的核心思维,重塑对演讲的信念和信心,这一点尤为重要。

演讲的核心思维有两个:一是从听众的角度出发,也就是说,对方想听什么,比你想说什么更重要;二是运用大众传播规律,让你的信息传递更有效。

当你开始有意识地管理和经营自己的表达习惯,做到进退有度时,你的人格魅力就会被放大,你周围的人也更容易按照你希望的方式来回应你。

01

哪里有人倾听,哪里就是舞台

目标和对象决定了说话的策略。每一句话都应该奔着目标去,这样才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实现与否”的判断标准,接下来就可以通过实践去不断验证。例如,你要通知某人去开会,你的目的就是确认对方收到了通知并会准时参加。

人不是天生就喜欢保持沉默,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怕出错、想逃避,所以选择了不说。开口说话有可能说错,有可能效果不如预期,但是不开口就等于没有任何可能性。

02

每一个字都带着使命

语言和文字一样,都是可以预先设计和精准传达的。把自己的说话当作产品,把听众当作用户,让用户购买并且觉得超值,你的影响力就输出成功了,这个演讲也就完成了提升你整体形象的使命。

比如,当我们在与客户沟通时,不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预设对方一次性就应该听懂,而要尝试站在客户的角度想问题。如此,我们可以把要讲解的内容拆成几个部分,每讲完一个部分,就跟对方确认是否有疑问,等没有疑问了再进行下一个部分。如此一来,我们的沟通效率一定会提高很多。

这个技巧可以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使用,只要你脑海里有“以对方的理解能力为基础进行沟通”的概念,有“对自己表达目标”的清晰认识和把控,语言就是你的“子弹”,字字句句命中目标,做事效率肯定会提升。

03

你想成为谁,就像谁那样思考与表达

在日本,人们有一个共识,就是你想成为谁,你就先穿成谁,用这种形象暗示来督促自己向目标奋进。大多数日本女生对自身的形象要求很高,即使是商场清洁女工、超市搬运女工,也都化着得体的妆容,不会因为工作粗重而让自己的形象变得邋遢。

把这个理念迁移到说话上也非常适用,你想成为谁,就像谁那样思考与表达。你想表现出亲和力、决断力、领导力,那么你的语言用词就要体现出这类人的思维特质。

另外,换位思考也是重要的表达技巧。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表达,才能引发共鸣。所以从今天起,请慎重对待每一次说话,把每一条微信语音和每一通电话都当作一场小的演讲,像对方那样去思考,随时随地训练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整理能力。

二、三个触点迅速组织语言

在日常生活中,大到被临时邀请登台演说,小到平时的各种面试、被老板和客户临时问话等,都可以说是一次即兴演讲。

即兴演讲非常考验演讲者在思维敏捷性、语言逻辑性和口头表达流畅性这三方面的功底,因此大部分人对演讲的害怕主要来自对即兴演讲的害怕。

即兴演讲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的突发、意外。通常情况下,如果给我们一点时间准备,哪怕一二十秒,大部分人就能回过神来,也就不至于那么狼狈了。所以面对即兴演讲时,要摆脱对大脑空白、无话可说的恐惧,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时刻准备着”。

不过,即兴演讲也是非常“圈粉”的展示魅力的时刻,因为那些能在压力下表现出急智急才的人,他们的积累必定比展现出来的更深厚。比如汪涵、何炅、马东及黄渤等人,他们有无数的救场案例广为传播。

即兴演讲高手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掌握听众的心理需求并及时予以满足,然后在满足这两点的基础上去引发信任和追随。也就是说,需要给听众一个触点,去触发信任和追随的开关。而认知触点、情绪触点、审美触点这三个触点绝对是演讲产生影响力的精髓所在。

审美触点的意思就是用语言给对方营造一个有期待值和想象空间的场景,用词恰当,语调贴切。如果你想描述一种美好的场景和情绪,那么应该怎样构建有代入感的场景呢?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在描绘场景的时候,多运用感官描写,多想想自己有哪些感知器官。你的耳朵听见了什么、你的眼睛看到了什么、你的鼻子闻到什么气味、你的舌头品尝了什么味道,把你的每一项感官感受都描述出来。

其次就是情绪触点。你的分享可以勾起听众某种难忘的情绪,可能是久违的共鸣,可能是被理解的感动,也可能是压抑后的痛快释放。总之,你的演讲可以点到听众的某个穴位,让他产生“哇,这就是我心里想的,你替我说出来了!这简直太美妙了……”的感受。

关于情绪触点,如果预先设计有难度,那么可以在演讲构思完毕之后,看看有哪几个点可以起到触发情绪的作用,然后刻意从这个角度设计一些情节和话语,这样就可以在听众心中留下你的“传说”了。

最后,认知触点就是你的独特看法和独特视角,令听众产生了认知升级,给听众提供了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新逻辑。这既可以给大家制造危机感,如朋友圈爆文《你的同龄人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会打》;也可以是逆向思维,当大多数人都在强调“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时,有人出来告诉你,“请停止你的无效努力”。

三、积累素材让你随时随地出口成章

出口成章的关键在于积累充足的素材,并能及时调用。因此,小北建议大家从现在开始建立自己专属的素材库,做一个敏感的素材收集者。

也许有人会苦恼,不知道从哪里收集素材。无须担心,小北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3个收集素材的途径。

一是通过人、事、网络及书籍收集。我们应该多观察身边的人或事,无论是自己的亲身经历,还是听别人说的同事、家人的经历,又或者是自己从网络、书籍上看到的经历,只要你觉得对自己有所启发,都可以记录下来,并及时复盘和整理。现在的智能手机功能很强大,要用好手机,随手记录并归档收集到的信息。

二是从电视上、电影中收集。与身边的人或事相比,电视、电影中的素材更广阔,而且整理得相对比较成熟。从电视上、电影中收集素材主要有以下3个好处:收集的观点往往是大家关注的热点;素材大多与成功人士和名人相关,故事本身自带号召力;电视、电影的覆盖面广,很容易和看过的人产生共鸣。

三是从广告、流行歌曲中收集。

收集了素材之后,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有目的、分主题地对素材进行归类。我们可以按照素材的表现形式、应用场景、主题、感情色彩四个维度进行整理。

按照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将素材分成视频、音频、图片、文字四大类;按照应用场景的不同,可以将素材分成职场沟通、商业沟通、人际沟通三大类;按照主题的不同,可以将素材细分成个人成长、励志奋斗、责任使命等类型……

做好素材分类之后,你就会发现神奇的事情出现了。当你想讲述个人成长奋斗的励志故事或绝地反击的逆袭故事时,把这些关键词一一输入,有交叉特性的素材就出来了。

接下来根据自己说话的时长筛选素材,然后把这些素材巧妙地串联起来,就可以清晰地呈现你的观点了。

在这个智能化的时代,物质已经不再稀缺,人们追求的是更有意义的生活。这个时代的主角是创作者,是有创造力、具同理心、能为事物赋予意义的人。而演讲,是这个时代中每一个不甘平庸的人都应具备的能力。希望你能通过演讲的方式,把你对世界的理解、你的理念、你的价值观传递给他人。

四、共情让你知道说些什么

加州大学的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宾曾发表过一个统计数据:人类的沟通交流中有高达 93%的信息是情感的传达。解读情绪比解读信息本身更重要。尤其是在 AI(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运用的现在,很多岗位被不知疲倦键启动的机器人代替了,未来你的人际敏感度、你的共情力…所有这些跟情感连接有关的、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能力,才是真正的稀缺价值。

共情力绝对是一个包裹着软实力外衣的实打实的硬技能,然而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有共情能力。相信你一定遇到过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完全抓不到你说话重点的人,喜欢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以进行道德绑架的人,还有明明说好是来安慰的,却分分钟把你气出“内伤”的人,这些都是缺乏共情力的人。

共情力强的人,会先疏导情绪,再解决问题。因为人在情绪没有得到释放的情况下,通常是没有能力解决问题的。情绪一旦产生,就不会无缘无故自己消失。负面情绪被理解得越精准,消失得就越快。

那么,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共情力呢?只需要三个步骤。

(1) 复述事实。在对方倾诉之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对方讲的要点。

(2) 识别情绪。用语言来表达你听完对方的讲述后内心的感受。

(3) 跟对方站在一起。回想一下狐狸和黑熊的故事,像黑熊那样爬下黑洞,告诉他你懂他的悲伤,他不是一个人。

你的同事向你抱怨,领导总要求他加班,他感到疲惫、厌烦。你觉得以下哪种回应更有共情力呢?

A 说:“领导嘛,压大,总要求员工加班,你得多理解。”听上去特别有大局观,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B 说:“唉,真是各有各的难处呀,领导有领导的难处,员工有员工的难处。”听上去比较中肯,两边的心态都有照顾到。

C 说:“下班后还经常得加班,真是让人很厌烦,给这样的领导打工真的很辛苦啊,下班后的一点自由都被剥夺了。”

你觉得哪一种回应会让人感更舒服呢?恰恰不是听上去特别正确、特有道理的前两个,对不对?只有 C 的回答让你有一种被理解和被支持的感觉。

一个错误的共情案例

共情不仅需要我们倾听对方 , 更重要的是 , 要观察对方语言之外的特征。当我们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语音语调等特征后 , 再选择适当的方法回应,对方就会认为我们在认真倾听。如果某人的言语和肢体动作发生冲突 , 那么永远要相信对方的肢体语言 , 那才是一个人更深层、更精确的表达。

-End-

编辑:山鬼  黄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