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阳明心学:阳明四句是致良知的高度法理准则
阳明四句是致良知的高度法理准则
读王阳明心学最终必会归结到“阳明四句”教义,也就是阳明心学思想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四句翻译一下很容易,但详细阐述其深邃的思想原理与道义却很难。按原句的直译:没有善恶之心的是道体,有是非之心的是人利益所在的选择,对一切事不关己的事物进行是非判断是人的良知,逐渐升华自己是人一辈子的使命。
“四句教”是王阳明全部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总结,他明确指出: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真是画龙点睛,简易直接,不偏有,不着空,直趋中道。这一主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其核心仍然是“致良知”。阳明心学的精髓就是以“良知”为核心价值的道德自觉精神,以民为本的人文精神,和而不同、多元和谐的包容精神,强调“知行合一”的力行实践精神。
心学起源于孟子,“良知”一词也是来自于孟子的学说。所谓“良知”,即孟子所说的人“所不虑而知者”。大家都知道,所谓“致良知”的“致”,在古代汉语中是“使之至”的意思。阳明用一“致”字,意思是良知本在人心,“本心之明,皎如白日。”随时都可能大放光明,也可能被物质所遮蔽,要拒绝做恶人的可能,要走做好人的大路,就需使深存于自己心底的良知走出来。所以他说:“良知本是明白,实落用功便是。不肯用功,只在语言上转说转糊涂。”“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便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龙场悟道,王阳明提出了心即理,是对宋代朱熹向外“格物致知”理学的超越,继而提出要“知行合一”。龙场之后,他被皇帝起用去江西和广西边陲削藩平乱。一纸空文到任,部队基本上不具备作战的能力。在他多次恳求朝廷援兵无望,地方大吏刁难,作战兵器落后,后勤保障不足的艰苦条件下,王阳明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和心学智慧,冒着生命危险和失败后被皇帝杀头的风险,多次出色完成了这场及其艰难的军事战争及政治任务,悍卫了大明皇权。这一时期,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削藩平乱本身就是他致良知的伟大实践,至此,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一脉相承的心学思想系统形成。四句教作为这一思想的法理准则也正式诞生。
可以说,王阳明是中国儒学发展光大的集大成者。这里所说的“集”和“大成”,并非像《十三经注疏》、《(正、续)皇清经解》或“三通” 、“四库”那一类的集成之作,而是他抓住了中国儒学的精神核心并予以升华,他以明代的日常语言对儒学种种“关节”,下至“愚夫愚妇”的精神生活,上至形而上论述,做了创造性的阐释和发挥,又改变了朱家理学的高贵儒知,让儒的心学走进了平民百姓之间,不用端起书本,靠“致良知”,随时随地就可完成行为的改造,思想的教化,彻底让儒学变成了人民容易接受并事事时时处处可“事上练”的贫民哲学思想。他本人也完成了把自己创立的思想付诸于亲身实践,取得战功,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功绩,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从深层次看,王阳明倡导“致良知”、“知行合一”,而其跌宕多难的一生,不停追求真理的一生,就是践履“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古今楷模。且不言其为人攻讦、谗陷,即使率兵平叛息乱屡建奇功,也没能绕过被人诬毁一节,也不必言其险些死于奸臣之手,以及贬谪龙场所吃的苦头,单看他贬谪龙场前后,思想学术各经三次演变,这些自我变革,每一次都是否定自己、超越自己。何苦如此?这是因为他对追求真理的执着,而这种执着没有一丝一毫自利的影子。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
张工读心学心得 2021.7.21
壹点号清河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