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来了,冬瓜别停,伏姜晒起

大暑已至,秋不远矣

俗语说:“大暑小暑,上蒸下煮”,十分形象。

每年大暑小暑节气前后,都是夏日里最难捱的日子,也正是以暑热著名的三伏天来袭的日子。

而大暑小暑中,又以大暑后的气候更加炎热,是一年中体感最热的时节。且此时“暑湿”与“暑热”交蒸,远比单纯的酷热要更为难捱。

好在,大暑来了,立秋就不远了,想到秋高气爽的美食季,总算让大家心里有个盼头。

暑伏热盛,需藏就藏

伏天的定义,自古以来经由多方演化。有说是“金气伏藏”的日子,有说是暑热季节要伏藏在家,有说是古代祭祀活动演变而来。

确实,中国许多风俗其实都是自古代祭祀活动演变而来的,不过我更愿意将“伏”理解为隐蔽、藏匿。

暑伏的日子可以算得上是气候之极,是一年里暑湿、暑热最盛的时节。我们不能改变大自然的规律,但可以适时地避其锋芒。因此暑伏的日子里,我们要懂得隐蔽、藏匿,避免直面暑气,避免暑气伤身。比如减少外出,必要外出时选在早晚相对凉爽的时间,避免再迎着骄阳外出,适当减少体力劳动等。

这里还有个重要的事就是开空调。或许是徐大夫之前对夏季避免贪凉的问题强调得太多了,不少朋友到了暑伏的天气依然坚持不开空调。在这里徐大夫也想说:莫要矫枉过正,过度贪凉,使劲吹空调确实伤身,但是在暑伏这样暑湿、暑热并进的日子里,也不要把自己热中暑了。我们要科学地使用空调,选择“除湿”模式,温度“26℃”以上,不在风口直吹,不要长时间处于空调房内,对健康而言还是利大于弊的。

贪凉一夏,借暑来养

若说整个夏季,我们都在拼命地吹空调、吃冷饮,各种贪凉,为求舒爽把寒凉对身体的损伤置之度外。那么到了大暑节气,一定要有所收敛,赶紧借着暑热的气,好好挽救一下身体受到的损伤。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曰:“夏伤于暑,秋必痎虐”。意思是说,夏季若是暑气蕴于体内,不得外出(过度贪凉,不愿出汗),到了秋季,气候凉爽,暑湿与遭遇寒凉,就如同气候遭遇了强对流,会来上一场暴雨般的腹泻。

这其实也是大自然智慧的体现。湿度过高的时候,就用温度来“蒸发”它,以达到阴阳平衡。若是我们过度贪凉,导致阴阳失衡,就很容易生病。

暑季养身,主要包括两方面的要素。一是防暑湿,二是温阳气。

防暑祛湿,切忌生冷,需加利湿

夏季的门诊上,总听人们抱怨:出汗太多了,粘粘的不舒服,不出汗才好。

而事实上,我们不妨回想一下没有空调的日子里,夏天出汗,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么?

夏季出汗,其实是人体自主将暑湿排出体外的表现。此时若是过度贪凉,过度吹空调,就会导致暑湿不能外出,滞留人体。到了秋天渐凉之时,诱发疾病。

因此,尤其是大暑过后,暑湿最盛的时节,贪凉这件事一定要咬咬牙、忌忌口。

而避免贪凉的同时,还建议多食用一些如冬瓜、西瓜皮、丝瓜、红豆、薏米、绿豆、茅根、芦根等清暑祛湿的食物,烹饪的时候稍佐姜丝、姜片、姜汁、姜末一类,避免寒凉伤阳。

夏季之末,伏姜晒起,助阳祛湿

说起美食,大暑节气里,也有一道著名的民俗食物——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待充分融合后食用。

生姜本就具有温阳散寒的功效,配合红糖温中补虚,再经晾晒脱水,增其温性,就形成了温胃、温肺散寒的良药。对胃寒导致的胃胀、胃痛、痞满、腹泻,受风寒导致的咳嗽、痰多以及素体阳虚导致的手足冷等都有不错的效果,对夏季过度贪凉损伤的人体阳气也有一定的弥补作用。

更重要的是,红糖渍过的姜,辛辣味减,回味略甜,比起苦药汤和辣辣的生姜,更容易被人们的味蕾所接受。

大暑来了,冬瓜别停,伏姜晒起。温温阳气,去去暑湿,给秋天的美食季留一副好肠胃吧!

@头条科学@头条号@健康新视听@超级医生@头条健康#夏季养生正当时##三伏天##健康科普排位赛##大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