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襄公是不是把他哥哥给卖了?|史记秦次元006
在秦襄公那一代,秦人对于西戎的政策上是有不同意见的。
秦襄公并不是长子,按规矩,家族未来的领导权不会落在他头上。他有一个大哥,叫世父。世父立志是要为自己的爷爷复仇的。为了实现这一志愿,他连家族的继承权也不要了。这很像是一次有趣的让贤。
如果从事后看,这个选择似乎也是一种天意,选择秦襄公使大秦的崛起有了可能,他的格局似乎更大一点。
不过,从《史记》次元的记载里看,是否还意味着秦襄公和他哥哥之间有着根本的分歧呢?这似乎也在暗示,秦襄公和他哥哥世父之间还是存在过一次明争暗斗。最终,秦襄公赢了。
至少,到了秦襄公这一代,他开始为秦人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他不像他哥哥那么固执。
006
在《秦本纪》的一开始,似乎一直都在强调大秦的先祖赢氏家族和西戎之间的恩怨情仇。我们可以理解为,在商被灭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大秦的先祖和西戎关系密切,一直到周孝王时代,他们都是周王朝和西戎各族之间关系的一个缓冲。后来,他们选择向周王朝靠拢,成为了周的附庸。
另一方面,是否意味着这也是他们和西戎的决裂呢?尤其在周王朝对西戎的政策变了风向之后,和周王朝关系越来越密切的赢氏家族似乎首先成为了西戎攻击的对象。在多次的武力冲突中,赢氏家族牺牲很大。地盘曾经被别人占过,连家族的领导人也被西戎杀掉了。也就是秦仲。
战争总是有胜败死伤的。秦仲死后,赢氏家族势力应该受到沉重的打击。我们是否也可以怀疑一下,周王室除了当时内部有些混乱,未必真能腾出手救他们之外。还有可以是有意放水,通过西戎消弱一下这个新兴家族的势力呢?这一点很难明确地看出来。秦仲死后,周宣王还是伸手帮了他们一把。
“周宣王乃召庄公昆弟五人,与兵七千人,使伐西戎,破之。于是复予秦仲后,及其先大骆地犬丘并有之,为西垂大夫。”
我们看到,在庄公这一代,周宣王只是支持了他们七千人的兵力,就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很像是说,西戎也不是那么难搞定。只是当赢氏一家独自面对的时候,处境一度非常艰难。
也就是说,在秦仲那一代,赢氏家族遭遇过一次沉痛的打击,几乎是一次灭顶之灾。一直经过整整一代人,在周王朝的支持下,赢氏家族才慢慢回血。
对于他们来说,这次伤痛有多痛呢?我们可以看看秦仲的孙子这一代,他们会对秦仲死在西戎手里持一个什么态度。
庄公居其故西犬丘,生子三人,其长男世父。世父曰:“戎杀我大父仲,我非杀戎王则不敢入邑。”
赢氏家族和西戎之间的仇恨到了这种地步。这很可能意味着西戎在当初杀掉秦仲这件事上,做得有点特别过分。要说报仇这种事,赢氏家族在周宣王的支持下,也已经搬回一局了。世父的对于这段仇恨似乎有着特别的执着。秦的先祖和西戎的对抗进入到一个激烈的、难以调和的阶段。这可能不是在说,世父仅仅是对他祖父秦仲的死耿耿于怀,而是他们家族和西戎之间的冲突愈发尖锐化。
也可能正是这种形势,迫使他们不得不选择向周王朝靠拢。他们在西戎的遭遇和周人的先祖在戎狄之地的遭遇很有相似之处。他们也需要向东寻求依靠,寻找发展空间。总之,他们和西戎是决裂了。
在对待西戎的事情上,世父的态度是坚决的。除了决心之外,似乎也透露出他对自己和秦人的自信。也许,就在那些年,秦人有过一次快速的发展,让世父觉得他有了这个实力,能和西戎正面较量了。不过,现实有些打脸。
世父把继承权让给了弟弟襄公。《秦本纪》里明确地说了,是他让的。他似乎更乐意去打赢一场复仇之战。他很像是个真正的热血男儿。或者说,他更崇尚武力解决冲突。
不过,很有意思的一件事。襄公和他之间的意见似乎是有分歧的。由于世父的选择,秦襄公有了机会成为赢氏家族的新一任领导人。他们的爹庄公在位四十四年,庄公死后,秦襄公即位,这也表明,秦襄公也不会很年轻。他似乎显示出比他哥哥更加成熟。
“襄公元年,以女弟缪嬴为丰王妻。”
这件事是说,襄公一主事,就做了一件破格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西戎的丰王。这是秦人对待西戎政策变了吗?还是说,秦襄公在这件事上比他哥哥更识时务。世父对这件事怎么看呢?以他对西戎的态度,他应该是不会赞成的。
从这件事里我们可以大概猜测得出,在秦人和西戎那段时间的对抗中,有世父的存在,应该仗没有少打。而且,秦人占到的便宜并不多。还有可能,由于世父的好战,把秦人拖入了和西戎战事不绝的漩涡。世父的决心是一回事,实际能力似乎是另外一回事。
对于秦襄公来说,他很可能比世父更清楚,这样耗下去,对秦人来说,非常不利。和亲,对西戎作出必要的妥协,拉拢西戎部族中丰王这支力量,缓解一下冲突,应该也是一个非常理智的选择。
我们需要再重申一下,在这个时期,除了秦人自身的家仇和区域利益的争夺外,如果秦人代表周王朝和西戎作战的话,我们还会发现,好像一直只有秦人独自面对,没有谁出来给他们提供太重要的帮助。
秦人被动到什么样呢?
秦襄公即位的第二年,西戎就包围了犬丘。也就是说,即使有和亲这个举措,秦人还是又一次被西戎打到了家门口。
“襄公二年,戎围犬丘,世父击之,为戎人所虏。”
这是否在说世父在秦人遭遇危机的时候,世父又一次挺身而出,带领秦人奋力反击。最后还是不幸战败,被俘虏了呢?或者是在说,在世父这次犬丘保卫战中,他并没有得到秦襄公的支持,导致让最终被俘呢?
《秦本纪》里记录了世父的被俘,却没有交代这次战争的胜负结果。我们倾向于认为,秦人是彻底战败了。但还有可能是,仅仅是世父被俘了,犬丘保卫战还是最终胜利了。
当然,这不会是世父的胜利,作为一个俘虏,最终他不会再有机会在秦人之中成为指挥战争的统帅。甚至可以说,这让他彻底丧失掉他在秦人之中的影响力。
“岁余,(戎)复归世父。”
这应该是在秦襄公的主导下,和西戎之间的外交斡旋与和解。归国的世父应该非常狼狈。
这是秦襄公在即位之后的头三年做的几件事。秦人和西戎之间的冲突似乎暂时能够缓和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