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济科普|肿瘤标志物到底准不准?
(1)甲胎蛋白(AFP)为原发性肝癌、睾丸癌、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2)癌胚抗原(CEA)为消化系统肿瘤、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3)糖类抗原125(CA125)为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4)糖类抗原153(CA153)为乳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5)糖类抗原19-9(CA19-9)为消化系统肿瘤的标志物
(6)糖类抗原724(CA724)为胃癌、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7)糖类抗原242(CA242)为消化系统肿瘤的标志物
(8)糖类抗原50(CA50)为消化系统肿瘤、乳癌、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9)CYFRA21-1(Cy211)为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1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为小细胞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肿瘤的标志物
(11)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
(1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胚胎细胞癌、滋养层肿瘤(绒癌、葡萄胎)等肿瘤的标志物
(13)甲状腺球蛋白(TG)为甲状腺癌的标志物
(14)铁蛋白(SF)为消化系统肿瘤、肝癌、乳腺癌、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15)鳞状细胞抗原(SCC)为宫颈癌、肺鳞癌、食管癌等肿瘤标志物
由于绝大多数肿瘤标志物可同时存在于恶性肿瘤及某些良性肿瘤、炎症、甚至正常组织中。所以,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比较差,也就是说肿瘤标志物高不一定是肿瘤造成的,结果正常在某些情说下也不能完全排除肿瘤。比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时,AFP、CA19-9、CEA等肿瘤标志物都有可能升高。同样,如原发性肝癌AFP的阳性率仅达75%到90%,也就是说至少还有10%左右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AFP为阴性。
因此,肿瘤的诊断不能单独依靠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单次肿瘤标志物升高的临床意义并不大,只有动态的持续升高才有意义。如果体检中发现某个或某几个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那么应该提高警惕,但也不必过分担忧,需要进一步通过CT、B超、MRI或最先进的PET-CT等手段检查,必要时须通过病理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如果肿瘤标志物只是单次轻度升高或每次检查的结果没有大的变化,就不必那么紧张了。
各种肿瘤标志物只能作为辅助诊断的指标之一,在没有明确诊断前,千万不要因为某项指标轻度升高就以为自己患了癌症,而应该提高警惕,做进一步检查和观察。但对于已确诊的肿瘤治疗后,那么肿瘤标志物检查的意义就非常大了,如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往往预示着肿瘤的复发或治疗效果不理想,可提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因为大多肿瘤标志物缺乏特异性,许多良恶性病变均可导致其异常,因此其升高不一定都是肿瘤。另外,有些确诊为肿瘤患者其肿瘤标志物在正常范围,这可能与其产生肿瘤标志物水平较低或基因不表达有关。尽管临床上对高危人群体检中也能发现早期肿瘤患者,但肿瘤标志物的检查结果在诊断中只有辅助诊断价值,应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