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阳盛于外而虚于内,谨防阳气不足!养生宜生津益气,化湿除烦!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正值中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历书》说:“大暑,斯时天气甚热于小暑,故名大暑。”大暑的热与小暑相比,更显得蒸郁,人的心情也容易郁郁不舒。
根据大暑的热与不热,有不少预测后期天气的农谚有:如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秋后凉”;长期预示的有“大暑热得慌,四个月无霜”、“大暑不热,冬天不冷”、“大暑不热要烂冬”等。
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暑热程度从小到大,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极必反规律,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了。
东汉刘熙的《释名》解释,暑是煮,火气在下,骄阳在上,熏蒸其中为湿热,人如在蒸笼之中,气极脏,也就称'龌龊热'。
暑最热时,大家以各种方式乘凉避暑,'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于星斗满天之夜作'感凉会',都是盛夏乐趣。而午后盼风雨欲来,迎大雨滂沱,山晚听轻雷断雨,亦别有一种清凉诗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之日“腐草为萤”。古人认为,萤火虫乃腐草所变,萤火虫又名“烛宵”、“耀夜”,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袅袅神秘在静夜里穿梭时,其实凉爽的秋已经不远了。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朦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
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天地之道,简易而已。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
后五日“土润溽暑”,溽是湿,湿气浓重,蒸郁而令人难耐。
再五日“大雨时行”,因湿气积聚而招致大雨滂沱,而大雨时行以退暑,最热时秋即携大雨来临。
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
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伏香,大暑节气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还有一种说法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顽固的疾病。
注意防暑降温
俗话说:
“大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大暑时人经常会感到酷热难耐,潮湿闷热的天气极易引起人中暑。因此,此节气防暑降温是养生重点。中医理论认为,夏天暑气大,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主心,暑气伤人先伤于心,并有“中暑者,中气虚而受于暑也”。的说法。暑湿之气乘虚侵袭人体,使人心气亏耗,导致中暑的发生。大暑时应注意室内降温,避免在烈日下曝晒,注意劳逸结合以防中暑的发生。
除此之外,也可常食一些芳香化浊、清解湿热之药膳,如清暑祛湿茶、蕾香叶粥等。
01.清暑祛湿茶的做法是:
准备鲜扁豆花、鲜荷叶、鲜玫瑰花各20g,先将荷叶切成细丝,与扁豆花、玫瑰花放入锅内,加水500毫升煎成浓汁,加适量冰糖后饮用。
02.霍香叶粥的做法是:
将鲜霍香叶20g煎汤待用;将100g粳米加水煮粥,待熟时加入煎好的霍香汁,即成霍香叶粥。
万一发现有人中暑,应立即将中暑者移至通风处体息,并给予淡盐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饮用。也可用风油精把手涂湿或取食盐一把,揉擦两手腕、双足心、两胁、前后心八处,直到擦出许多红点,患者即觉轻松而愈。
大暑节气暑湿之气较重,人易出现食欲不振、肚腹胀满、肢体困重等现象。饮食方而宜多吃燥湿健脾、益气养阴的食物。可用橘皮10g(鲜皮加倍),加适量冰糖,用开水冲泡后代茶饮,常饮可起到理气开胃、燥湿化痰的功效。
大暑时人体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在饮食上除了多喝水、常食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外,还应多食用益气养阴的食物,如山药、大枣、蜂蜜、莲藕、百合等。鸭肉也是大暑时节进补的佳品。民间有“大暑老鸭胜补药”的说法。因为鸭肉性凉味甘,能“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嗽息惊”,是大暑时不可多得的滋补上品,甚至被古代医家称为“妙药”。大暑时吃老鸭,可“阴虚不见燥,阳虚不见冷”。
大暑时节还应谨防“因暑贪凉”。明代汪绮石在《理虚元鉴》里指出:“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这是告诫人们在酷热的夏季,在解暑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因为天气炎热时人体出汗较多,毛孔处于开放状态,此时机体最易受外邪侵袭。因此人们在避暑的同时不能过分贪凉,否则会因贪图一时舒服而伤及人体阳气,如经常吃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来东西就吃等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大暑时节人们可根据自身体质特点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但总的原则是强度不宜过大。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运动强度以运动后适量出汗、身体有舒服的畅快感为度;中老年人则以活动时不感觉到疲乏为度。每个人可根据各人身体情况及喜好选择散步、爬山、游泳、太极拳等运动方式。另外,也可做“静坐转颈叩齿功”,具体做法是:
坐姿,双拳撑地,头部向肩部方向扭动,远视,左右方向各做20次。叩动牙齿40次,调息,津液咽入丹田10次。
此功法可治头痛、胸背风寒、咳嗽上气、喘咳心烦、胸隔胀满、掌中热、脐上或肩背痛、中风、多汗、心情郁结、健忘等。
大暑时的炎热天气不仅会使人感到身体疲劳、食欲下降,还经常会使人“肝火”妄动,表现为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食欲不振、焦躁易怒等,这种现象被称为“夏季情感障碍症”,俗称“情绪中暑”。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人的神经系统对气温、气压和湿度等自然要素的变化比较敏感,高温的气候会影响人体情绪调节中枢,继而影响大脑的神经活动和内分泌水平,于是产生“情绪中暑”症状。预防“情绪中暑”首先要做到“心静”,越是大热,越应做到心平气和,以避免不良情绪影响。
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这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工作或运动,体内的水平衡容易被打破,如果本应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热在体内积累,会导致发汗机制和循环系统异常而引起中暑,给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大暑时节,应注意防暑降温。
在极端的气候中,人体容易阴阳失衡。传统医学认为,热为阳,冷为阴。夏为阳,冬为阴。盛夏酷暑,正是阳盛阴衰,实火亢盛之际,易致人体阴虚阳亢,或虚阳上浮。为保持体内阴阳平衡,可选择性地喝一些凉茶。
制法:夏枯草10克、杭白菊6克,洗净,加适量沸水浸泡。喜食甜品者,加适量白糖或冰糖。
特点:夏枯草清肝明目、降血压、散结消肿,杭白菊疏风解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二者功效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适宜人群:长期加班、作息无规律、失眠多梦的亚健康人群。
制法:金银花、菊花、槐花、葛花、木棉花各5克,洗净,加适量沸水浸泡。喜食甜品者,加适量白糖或冰糖。
特点:金银花性寒,清热解毒、疏风解表;菊花味苦,性微寒,入肺、肝经,若热象较重者,可用野菊花代替;槐花性寒,凉血止血、清肝明目,常用于肝热头痛、目赤肿痛、痈肿疮疡以及各种出血病的治疗;葛花味甘,性凉,入足阳明经,具有解酒醒脾、清热解毒、护肝、养颜、补肾的功效;木棉花性平,清热、利湿、解毒,是广州人夏季常用的食材,晒干后可用来煮粥、煲汤。
这五种花,大都药性寒凉,五花相互匹配,共同强化了清热解毒的功效,同时还具有生津止渴、解酒去湿、健胃消滞、清肝明目等功效。
适宜人群:经常酗酒的人群,或肝火旺盛、目赤肿痛等病人。
五花茶没有固定的配方,除了金银花、菊花外,其他配料可有不同的搭配,如南方喜欢用扁豆花、鸡蛋花替换槐花、葛花;
针对体质偏寒、气血虚弱的女性,可以用玫瑰花、月季花、佛手花、杜鹃花、合欢花组成“五花茶”;
针对肝郁气滞型胃痛者,可以用玫瑰花、茉莉花、素馨花、桂花、玳玳花组成“五花茶”等。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酷热难耐。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气候炎热,酷暑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其性趋下,重浊黏滞,阻遏气机。热邪耗气伤津,加上湿邪停留,人易出现全身乏力、头昏、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此时可以饮用一些具有芳香化浊、化湿健脾、清解湿热功效的清暑药茶。
原料:薏米20克,赤小豆30克,大米100克,水适量。
制法:将薏米、赤小豆用冷水浸泡2小时,大米洗净,加入适量的水,同煮成粥。
功效与主治:具有健脾渗湿、清热消暑的功效,适用于长夏体倦困重、食欲不振者食用。
原料:橘皮10克(鲜皮加倍),冰糖适量,用开水浸泡后代茶饮。
功效与主治:具有理气开胃、燥湿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暑湿所致的脘腹胀满、饮食无味者食用。
原料:香薷10克,荷叶10克(或鲜荷叶30克),陈皮10克,薄荷5克。
制法:先将香薷、荷叶、陈皮三味药煎煮30分钟,再加入薄荷煮5分钟即可,服用时可加适量白糖调味,代茶饮。
功效:消暑理气、祛湿解表。
大暑节气在“中伏”前后,正是酷热盛行之时。炎热天气容易消耗人体的气津,因此有“暑天无病三分虚”的说法。老人、儿童和体虚气弱者更难以抵御酷暑,容易出现头晕、心悸、胸闷、大量出汗等症状。此时十分需要适时地化气生津,补充身体气津的亏耗,以改善症状。
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尤其推崇药粥养生。他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药粥备受古人称誉,认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乃粥也”。粥能健脾益气、生发胃津以补虚损。
配料:苦瓜100克,菊花50克,粳米60克,冰糖100克。
做法:将苦瓜洗净去瓤,切成小块备用。粳米洗净,菊花漂洗,二者同入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煮粥。粥将熟时,将苦瓜、冰糖放入锅中略煮即可。
配料:绿豆50克,老南瓜250克,食盐少许。
做法:将绿豆用清水洗净。南瓜去皮瓤,用清水洗净,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待用。锅内加水500毫升,烧开后,先下绿豆煮沸2分钟,淋入少许凉水,再煮沸,将南瓜入锅,用文火煮沸约30分钟,至绿豆开花,加入少许食盐调味即可。
大暑是全年气候最炎热、人体阳气最旺盛的阶段。人体为了顺应天时,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境地,即阳气全在身体表面,病邪容易乘虚而入。
此时应谨防“因暑贪凉”。明代汪绮石在《理虚元鉴》里指出:“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告诫人们在酷热的夏季,在解暑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
饮食上要注意慎吃冷饮,以免出现损伤脾胃阳气,可适当吃一些温性的食物来温补体内耗损的脾胃阳气。尤其是阳虚体质的人,可以多吃益气温阳的食物如鲫鱼、大枣、胡桃仁等。
起居上,避免过度使用电扇或空调,大暑时节阳气外散毛孔开泄,空调风寒之邪会直入肌肤、筋脉、骨节,若不及时排出寒气,更会侵犯六腑五脏,对人体之伤害远甚于自然之气。
此时阳虚体质的人可以多到户外活动,以上午六七点钟最好,此时阳光不强也不弱,以激励自身阳气运行,可调畅气血、养护阳气,但不宜运动过度,出门应做到防晒。
大暑时节在祛暑清热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扶阳。顾护体内阳气,保持旺盛充沛,才能维持夏日健康,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
来源:中医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