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步纠正错误握笔,提升控笔能力!

写字的江湖中,门派林立,有历史悠久的名门世家,也有各式新生门派占山为王。在日常的书写中,你是否是以下门派的“掌门大弟子”?

@趴桌派

双手一放头一趴,争取早日成“四眼”

@捏笔派

用力捏笔练手劲,一字要用千钧力

@勾手派

要凹造型手腕弯,写字勾手誓不改

慈母心忧上绑带,为纠握笔成“伤员”

@逍遥派

做人开心最重要,笔画东倒还西歪

@纠结派

写好写不快,写快写不好

如果遇大考,两眼泪汪汪

//

无论属于哪门哪派,人人都求写字“武功”提升。而能入高门,能遇名师,能得秘籍是武功提升的关键。

现在名门世家【规范字】派下有两门入门功夫,练好了一则打好基础——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二则强身健体——提升手指手腕控笔能力。

小编得遇名师获此入门功夫的秘诀,见各位骨骼精奇,都是潜在的写字奇才,写好规范字的大旗正需要你们来扛了,秘诀与你们有缘,下面一一传授。

入门功夫一:四点执笔法

“握笔”基础功难学?有方法,一分钟就可以学会!

首先在手上找到四个点:

①食指根部

②食指指腹(上侧面)

③拇指指腹(上侧面)

④中指指甲的根部

找到这四个点之后,用1点和4点托住笔,2点与3点握笔杆,注意掌虚指实,才能运笔“稳”与“活”。

握好笔后,左手拿尺,量一下笔尖到手指的距离是否大于两厘米。如果不是的话,写字时从上方就会看不到笔尖所写的笔画,要趴桌或歪头才能看清自己书写的过程。

错误示范:握笔低,笔尖到手指距离小于2cm,从上方看不到行笔过程,通过趴桌歪头才能看到写字的过程!

正确示范:笔尖到手指距离大于2cm,距离适中,从上方能看得清行笔过程,自然可以保持良好的写字姿势。

@趴桌派,你现在知道自己趴桌的原因了吗?

入门功夫二:四步热身操

第一步 手指操

写字要有巧力,握笔时手指做到一紧一松,方能灵活运笔。那么写字时应该何时紧?何时松?

名师告曰:书写笔画时手指要紧,写完笔画后手指要松。

有手指操诀窍如下:

1. 落笔到纸面上,手指握紧笔。

2. 提笔离开纸面,手指要放松。

@捏笔派,建议以上动作每日训练,同时配合“一、紧;二、松”的口令,帮助掌握书写时手指的松紧变化,可以有效缓解手酸手痛、笔画僵硬等问题。

第二步 手腕操

要想运笔功夫好,手腕需要灵活有力,可偏偏自己手腕僵硬还乏力,限制了规范字功夫的进展。怎么破?

名师说:突破障碍有方法,转手腕操勤练习,手腕正、反来回转,先练动作后实战。

步骤如下:

1. 手腕在空中顺时针方向转动10圈;

2. 手腕在空中逆时针方向转动10圈。

3. 握笔在纸上顺时针方向画10圈;

4. 握笔在纸上逆时针方向画10圈。

@勾手派,建议反复练习,可以增强手腕力量,提升运笔能力,使书写更流畅,笔画衔接更自然。

第三步 线条训练操

规范字高手可以化笔为剑,写出“金钩铁画”,想不想要达到同样的境界?

“线条训练操”助你一臂之力:先写一排横,再写一排竖,再写一排撇……

逍遥派大笑:这有何难?看我东涂西抹!

等等,下面才是名师秘笈的关键:

【错误练习】书写过程中,笔画:

1.方向不一

2.长短不一

3.间隔不一

【正确练习】书写过程中,笔画:

1.方向一致

2.长短一致

3.间隔一致

用错误的方式进行线条训练,书写时容易字的结构不稳定,字迹难辨识。建议每日按照名师要求的方法训练5-10分钟,可以帮助提升控笔能力,写出工整美观的规范字。

@逍遥派能够随心写字并且笔笔精准,才是真正的逍遥!

第四步 综合训练操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想练一手快字,你需要综合训练。从哪入手?

名师指点:“木”字就很好!

练习时,“木”字保留基本字形即可,重点提升书写速度,速度由慢到快到再快!

@纠结派,坚持训练,帮助把握重点笔画和组合的书写,有效提升控笔能力和写字速度,让你写快写好,不再为时间紧迫的大考哭唧唧。

对于笔锋的掌控能力,一直是书法临习与创作的要领。

毛笔在纸上运行要留下痕迹,这痕迹就是汉字的点画。用同样的一支毛笔,由不同的人来写相同的一个字,结果是一人一面。其原因是因为每个人的运笔发力方法不同。写字时,笔毫由于手臂的发力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异,因此,才有“唯笔软而奇怪生焉”的说法。笔毫在不使用时,形状是锥状的,一旦濡墨落笔,锋毫即变,一写一变。

写字时笔毫始终是处在变化状态的,这就要求书者在书写中发力控锋、调锋,在控锋、调锋中书写。这种书写过程中的锋毫之变,我们称之为“锋变”。

无论何种字体书体中的点画,其实就是书写时“锋变”的结果。研究用笔与笔锋,实际上,就是要集中在怎样控制笔锋之“锋变”的这一关键点上。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笔画,都是由入、行、收三个技巧环节来完成的,如下:

主要是完成笔画前端的造型;

是完成笔画中部的造型;

是完成笔画尾部的造型。发力和锋变的各种技巧,也就集中体现在这三个细小环节之中。

在这三个环节中,每一个环节都会直接影响一个笔画的造型。因此,它是用笔最基本的技巧环节,对笔法的研究也就必须着眼于这三个具体的技巧环节。

如何控制笔锋?用手、腕、臂的发力来控制和调领锋毫,利用锋变来完成这三个环节,并进行点画的刻画,就是用笔的关键。古人研究笔法最经典的成果莫如'永字八法',虽然它还是残缺的理论(如:心钩、鹅钩、之捺等,这些极为重要的笔画,只一个'永'字无法包含其中,说明它还是一个不完整的理论。),但其实践指导意义确是重大的。

我们仔细分析'策、勒、弩、趯、侧、掠、啄、磔'八字,其实,八法实际上讲的就是一个控笔发力的问题。

由于发力方法的不同而导致锋变的不同,又由于锋变的不同而导致点画的形状不同。故而才形成了'楷书笔法'、'篆书笔法'、'隶书笔法'、行书笔法'、'草书笔法'的五种笔法分类。

五种字体各有各的主要行笔特征,篆书的'铁线玉箸'、隶书的'蚕头雁尾'、楷书的'永字八法'、行草书的'绞转连绵'等既是。在同一种字体之中,无论其风格是怎样变化,在点画的刻画,或者说在发力方法和锋变上,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

《张迁碑》与《曹全碑》比较,共性是'波磔'和'蚕头雁尾',区别是一方一圆、一刚一柔。柳楷和颜楷比较,共性是'藏头护尾'与'八法',区别是一骨一筋、一峻一朴。

这些差异的形成,无疑是锋变的结果。由此,我们又可以推断出,个性风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原于个性化的运笔发力方法和个性化的锋变上。人们称米芾的'刷'、东坡的'画'、山谷的'描',就是对他们个性锋变技巧最典型最贴切的形容。

也正因为,他们各自的这种独特的变锋技巧,才形成了他们各自的书风,才形成了宋代'尚意'的书风。这种例子俯拾皆是。下面,我们论述用锋的幅度与发力的方法有直接关系:

重发力:锋变的幅度大,笔画粗壮;

轻发力:锋变的幅度小,笔画纤细;

劲发力:笔画挺而弹,刚硬有力;

缓发力:笔画劲而朴,利用侧锋锋变,笔画方峻;

中锋调锋:笔画圆浑。

不管怎样发力与锋变,必须是以刻画准确而高质量的点画线条为宗旨的。若求点画线条造型的准确,首先是要发力与锋变的准确。不同的点画,不同的字体,不同的风格,需要不同的发力方法和锋变技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