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了上海犹太人的是日本人?

然而,让我意外的是,在上海的位置,我却看到了一面日本的国旗!请注意下图中右下角的那颗按钮,按钮射出的那道光指向的就是上海,在她右边,同样插着一面日本国旗的地方是日本东京。纪念馆里的工作人员不多,我等了半天才等来一位,我马上向他询问相关的情况。工作人员听说我来自上海很高兴,告诉我,上海确实是中国的领土,但在二战期间,这里属于日本管辖,所以,这里标注的是日本国旗。

听了工作人员的回答,我竟有些无言以对。因为对于二战期间日本对上海的占领情况、犹太人在中国生活的情况,我其实了解得并不多。面对工作人员自信的回答,我竟一时拿不出什么确切的事实来和他讨论。我既有些郁闷又有些讪讪地离开了纪念馆。心里一直在琢磨,这中国的地方,怎么就插上了日本的国旗?

(上图是博物馆里展出的控诉纳粹暴行的油画)

回国后,我又查了一些相关的资料,总算了解了一点来龙去脉。从1933年希特勒登台,开始对犹太人的迫害起,上海一直在陆陆续续接收来自德国的犹太人,但因为上海太远,生活较差,这里并不是犹太人逃难的第一选择。不过,随着二战打响,有意愿、有能力收留犹太人的地方越来越少。1937年,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占领了上海大部分地区,国民党政府失去了对上海的实际控制权。两国交战的关键时刻,双方都自顾不暇,上海因此成为世界上唯一不需要签证,不需要任何担保、证明就能来的地方。因此,从1937-1939年,大批犹太难民乘船来到上海。

和我们以为的不太一样,这些犹太难民来到上海其实生活得并不算差,一方面因为他们的经济条件尚好,上图的文字显示,来到中国的犹太人多从事医生、纺织工程师、化学家、音乐家、商人等工作,有较好的收入,只有极少数人移民中国,几乎没有长住者。另一方面,日本人虽然对中国人残暴无情,但由于种种原因,对犹太人却比较友好。虽然后来日本迫于德国纳粹压力和本国政府的形势需要,对犹太人采取了较为严格的管控措施,但并没有像纳粹对犹太人或日本对中国人那样进行大规模的屠杀。所以,犹太人对日本人一直是很感恩的。

当然,中国人也是为犹太人提供过帮助的,比如前面提到过的中国“辛德勒”何凤山。他在1938-1940年担任中华民国驻维也纳总领事期间给数千犹太难民发放了签证。前面说过,此时来上海并不需要签证,但在当时已经被纳粹德国占领的奥地利,犹太人想离开却必须要有其它国家的签证才可以。迫于纳粹的压力,大多数国家已不敢给犹太人签证,但何凤山却冒着被纳粹迫害的风险签发了数千张中国签证,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二战时,不仅仅是上海,在中国的青岛、哈尔滨等地,也同样接纳过很多欧洲的犹太人。上图这张照片显示的是1943年,来自柏林的犹太人Heinz J. Pulvermann在中国青岛的基督教青年会当老师。

在那幅地图上,距离上海的不远处,中国重庆的位置,插着一面中华民国的国旗。在1937年到1946年这段时间里,重庆是中国的“战时首都”,1940年,又被宣布为“陪都”。德国人用插在重庆的一面民国国旗,代表对中国和对以何凤山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感谢。

德国人是严谨的,严格地按照当时的战时形势来标志旗帜,只是这种严谨未免让中国人觉得刺心。我重查这些资料,本来是想找一些证据证明德国人搞错了,可是了解了这段历史,我却觉得我什么也说不出来。比起和老外争论那时犹太人的遭遇,我觉得中国人自己的命运更加悲惨。国衰民弱,国土被侵略被强占,人民在自己的土地上的地位还比不上别国逃难来的难民,这个事实是不是更令人揪心?

柏林犹太人纪念馆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博物馆,它的建筑设计是解构主义的经典代表,在建筑设计界鼎鼎大名。其内部无论是布展方式还是展览内容,都带给人极大震撼,以后有机会我再介绍。

其它德国游记请见如下链接:

柏林墙的倒塌与川普的胜利

向左还是向右?

烈火中涅槃的德累斯顿

小城亚琛,一言不合就暴走

慕尼黑啤酒节(3)——幕后与规矩

慕尼黑啤酒节(2)——干杯吧,干杯,Prost!

慕尼黑啤酒节(1)——以十月的名义尽狂欢

德国的鸡蛋格外圆?

晚点欢乐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