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临黄海,南靠长江的海门,解放初曾引进过越剧,自己却没有剧种的。可是1958年,海门山歌剧团如一枝独苗冒了出来,开了江海大地自创地方戏的先河,其来龙去脉蛮有故事讲的。近日,我采访了原山歌剧团业务团长贺戌寅,听这耄耋老人讲山歌剧团横空出世艰苦创业的故事,娓娓动听。
树有根,水有源,海门山歌剧的源头活水就是流传于沙地人口头的民歌小调。海门地处长江北岸,沿江涨出的沙地,吸引了隔江相望的崇明岛人,纷纷移民过来,不仅带来了开垦荒沙的种田技术,而且带来了以吴语哼唱的小调民谣,在田间劳动时哼唱,在乘凉的场院聚众吟唱,更有善唱的山歌手自编自导自唱于业余戏台。1950年,沉浸在翻身解放喜悦中的海门中兴镇人,组织了业余剧团,挑梁顶柱的赵树勋天生有一条汪汪响的金嗓子,擅长唱他在民间搜集到的叙事山歌《摇船郎》,受到父老乡亲的喜爱。1953年唱进了三厂和四甲两地区联合举行的民间歌舞演唱会上,一鸣惊人,成为他的拳头产品。业余导演秦步青因势利导,将一人独唱改为有一生一旦两角色的对唱,犹如江南初创时期的锡剧对子戏,在戏台上有声有色对唱,老百姓更加喜欢。后来又添枝加叶发展为有三个角色的小戏,虽然停留在幕表戏即兴表演的初级阶段,但这正是海门山歌剧的雏形。
当时担任三厂区文化站站长的陆行白,也是位能唱善编的山歌手,他欣赏了赵树勋等推出的《摇船郎》,产生了创作的冲动。经过酝酿,终于在1955年改编为有人物,有唱词,有剧情的剧本《淘米记》,居然连升四级:首先是1956年2月5日,业余剧团的《淘米记》参加海门县春节业余文艺会演,崭露头角获奖;接着是3月3日被选拔参加南通专区文艺会演大获好评;然后是12月16日参加在省城南京举行的江苏省民间文艺会演,演员班子改为县城茅镇业余剧团,受到省里的行家青睐,剧本被《江苏文艺》采录,还被选为进京演出节目;最令人激动的是1957年3月17日,由季秀芳饰淘米姑娘小珍,刘季方饰小船板主,萧行芳饰嫂嫂的《淘米记》,参加全国民间业余文艺会演,唱进了首都怀仁堂,居然一炮打响。周总理和朱总司令等中央首长亲临剧场观看,与演员合影留念,周总理还作了点评,说《淘米记》有别于其他民间歌舞节目,这是一出有人物,有唱有念有做有情节的小戏,可以发展成为一个地方戏剧种。这是浩荡的东风,使省、专区、县三级文化部门的领导十分激动,认为这是一个契机,没有自己地方戏的海门,可以成立有山歌特色的地方戏剧团。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划,海门山歌剧团于1958年8月5日宣告成立,海门人民奔走相告,到处传颂着一出《淘米记》唱出了一个新剧种海门山歌剧的喜讯。
海门山歌剧团是是白手起家创业的。一开始是无编剧,无导演,无作曲的三无剧团。无编剧,先挑业余剧团唱响的剧目修改润色推上台,土法上马,一周一出戏,周周换新鲜。无导演,能者多劳学着导。进京演出的《淘来记》只有山歌调、对花调、香袋调三个曲调,演小戏尚能凑合,演大戏就显得单调了,于是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努力采风,搜集好听的曲调,用进戏中,不断积累,共有30多个曲调,完全可以唱大戏了。无道具,自己动手制作。无钱买现成的服装,自裁自缝自己做。当时主要演员是从茅镇业余剧团选的,又到全县各地招收了几人,连同乐队舞美共廿多个人,因此上台唱戏的人个个都是百搭演员,既能挑梁顶梁柱当主角,又能衬托红花当绿叶,还当无台词的龙套。老百姓夸赞山歌剧团团小志气大,艰苦创业有气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实行自负盈亏制,为了剧团的生存,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硬是靠自力更生的法宝,踩着困难向前进。下乡演出,无交通工具,只得租条船大家轮流背纤出行。住宿条件十分差,常常住社员的羊棚猪圈,大家从不计较。艰苦创业开红花,60年代后,剧团配齐了编剧、导演、作曲,又不断招收演员,使剧团成为海门的文化品牌。即使史无前例的文革期间,剧团也没停演,京剧样板戏除《海港》外,其余皆移植到山歌剧舞台上,这都是靠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创出来的。现在海门山歌剧团已年过花甲,成为梨园界一剧种只有一个团的"天下第一团“,剧种的载体海门山歌已成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更希望山歌剧后来人,铭记京剧大师梅兰芳提倡的戏曲改革"移步不变形"的真经,努力保持山歌剧的地方特色,道白把握方言土语沙地化,表演避免歌曲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作者简介:张垣,江苏省海门天补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海门市8,9,10届政协委员,1985年创办补天戏曲社,35年如一日主编社刊《补天戏苑》,该报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优秀报刊,已出千期,同时推出《戏苑女娲乐补天》《戏海拾贝勤补天》《美善天地》等五册戏曲校本读物,被中国戏剧家协会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