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曾推行比简体字更简单的“二简字”,为何在九年后宣告失败?

  • 2021-04-22 18:12:09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汉字是由散乱的文字经过人为有序地整理,最后形成的文字体系,成为中华民族的荟萃与精华。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再到隶书楷书草书与行书等等,汉字之路一直在不断前进,也从未有过失败。整个汉字的演变史,也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不断简化

近代战争过后,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敲开后,一些知识分子意识到,我们的国家落后,是因为教育落后造成。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文字的基础之上,为了救亡图存,汉字简化也被提上了日程

建国后的50年代,“一简字”正式颁布。人们从古代“草书”和习惯用的“破字”中取材再加以改造,并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次简化可以说是极大的成功。在仅仅过了20年,中国再次推行“二简字”时,却遭到了群众的极力反对。九年之后,这场运动彻底宣告失败。

同为简体字,为何差距如此大?

在建国之初,80%以上的人都是文盲,能够上学堂的人少之又少。加上汉字是世界公认最难学的一门文字,如果想要多数人都能更快地学习文字,最简便的方式便是简化。只有这样,经济才有可能发展,社会才有可能进步。

“一简字”看似成功,背后可谓付出了相当大的心血。当时改革者的目的只有一个:繁体字变成简体字。在征得了群众意见之后,1956年,我们国家正式颁布了《汉字简化方案》,汉字简化序幕也就此被拉开。《简化总表》一共收录了2235个汉字,可谓迈出了重大的一步。

“二简字”的时候,改革者希望用拉丁字母来替代简体字。看似是一件好事,其实是天才的设想,从根本上的角度出发,根本不符合当时的国情。而且整个过程根本没有听取群众的意见,这也导致他们急于求成。只是为了顺应改革而人为新造,并非历史约定成俗必须发生

当时在颁布之后,引起了极力的反对。“二简字违背了汉字美学”、“二简字是极权政治时期的畸形产物”、“二简字都是臆造字”……哪怕是当初支持过一简字的人,也纷纷开始排斥这种东西的出现。当时的改革者还以为这是人们排斥陌生事物的本能,殊不知根本无法实行

二简字终被废除

“化繁为简”这种说法无可厚非,但必须要建立在基本的字体和当时的国情上。1977年10月,教育局宣布开始在教科书上试用二简字。这些字根本都不像一简字那样,“籍”变为“笈”,“葱”变为“茐”等等,人们根本联想不到它的繁体字,整个教育界直接是的状态

不仅破坏了汉字本身的结构,辨认都出现了困难,在民间的说法中,许多人也将其称之为“日本字”。因为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度的混乱,1978年4月,教育部撤回在教科书上试用二简字的决定,“二简字在接下来也彻底宣告了失败

虽然停用,但给整个社会也留下了一定的“后遗症”。全国90%以上的“萧”氏都变成了“肖”家人;“阎”姓改成了“闫”,“留”姓被改成了“刘”;“傅”姓改成了“付”;“丘”姓被改成了“邱”,姓氏都发生变化了,还搞二简字呢?你这不是让人家族合并呢吗?

品史君说

在品史君看来,除了这些主要因素之外,还有一点不可忽略。“一简字”颁布的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人们对于新事物还有很强的好奇心;到了80年代,国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已经日趋安稳,对这种新事物也不太会接受,间接程度上也决定了二简字的失败

我是品史君,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也对文化感兴趣,不妨为我留个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