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被摸”很正常,被误会的本能生理需求
2024-07-28 21:59:26
“摸”这一动作往往会使人想到一些亲密的动作,甚至是一些过于暧昧、以至于有些色情的行为。然而,这一动作其实指的就是发生在两人之间很正常的身体接触,其实本身并无太大的情色意味。 那么为什么会有很多人一看到与“摸”相关的字眼就会联想到一些与情色相关的事呢? 尤其是产生在两性之间的“摸”与“被摸”的行为,总会让人联想到“变态”以及“轻浮”这样的词汇。这是人们的固有观念在作祟,其实科学研究表明,被抚摸会让人感到身体愉悦。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当我们与一些毛茸茸的、可爱的小动物互动时,会情不自禁地通过抚摸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并且被抚摸的小动物也会感到愉悦,最终让双方都处于一个比较积极的状态之中。
那么此时的我们就是那个主动做出“摸”这一动作的人,难道说我们自己也有难以启齿的目的吗?自然是没有的。 这只是为了表达人与动物之间的一种亲密关系,以一种近距离的身体接触表现出来了而已。 当然,既然人与动物之间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更是如此。不仅表达一种爱,更是一种升级需求。
进化角度
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点就是,当年龄很小的孩子出生时,他们的身体很袖珍、脸和手都很柔软,所以身边的长辈、家人都倾向于去抚摸他们,这都是长辈们发自内心的一种行为。 从进化心理学视角来看,个体的一生就是在早期被抚摸当中过来的,尤其是婴儿的母亲,为了抒发母爱,会经常去抚摸幼年的孩子。
当身边的人十分喜爱该婴儿时,会特别重视手上的动作,比如轻抚身体、滑过脸颊,极尽深爱之所能。在被长辈、父母轻抚时,年幼的婴儿同样也会处于一个十分愉悦、安心的状态。 并且当这些抚摸的动作足够时,孩子会在潜移默化当中获得足够的自信,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会变得更加自信。 而那些在小的时候并未得到太多抚摸的孩子,则会在成长过程当中变得性格内向、内心敏感甚至是多疑,总之会表现出一种消极的性格特点。
个体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曾经有一些科学家们为了证明抚摸行为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而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其中比较著名的实验便是以小猴子为研究对象的一个实验:将小猴子与其母亲分开,重新为其安排了两位“母亲”,一个是铁丝做成的绑着奶瓶的“母亲”,一个是布料做成的柔软细腻的“母亲”。
在实验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小猴子玩耍时会围在柔软的母亲身旁,只有饥饿时才会找铁丝母亲。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小猴子在成年之后会完全失去交配欲望,并且性格暴戾不合群,假如强行让其进行交配,其甚至会做出出格举动。 假如将之前不能做任何动作的布料母亲换成能够摆动、可以做动作的布料玩偶,那么在接触过程当中小猴子就可以受到抚摸,从而满足自己被抚摸的需求,最终当其成年之后,就能够正常的进行交配。 同样,这一实验的结果可以放在人类当中进行类比:那些从很小就经常被抚摸的孩子与那些鲜有被抚摸机会的孩子相比,在一生当中会有着完全不同的表现,甚至会有截然不同的人生。 所以作为家长,应该尽可能地满足婴儿这种想要被抚摸的需求。
经常被抚摸利于神经平衡发展
在情侣之间,比较近的一些亲密行为如牵手、拥抱、亲吻等,都能够让双方关系更加密切。 这些行为其实也属于一种个体内心想要接触的欲望,符合身体的本能。 比如说男女双方谈恋爱,喜欢亲吻、牵手、拥抱、抚摸对方的头或者身体的其他地方,不仅是做出该动作的一方是出于内心需求的,并且得到亲密抚摸的一方也会得到一种愉悦感,甚至还会产生一些欲望。
在一些别的亲密关系,比如亲朋好友、家人之间,如果对方遭遇一些不顺以及挫折,其实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肢体上的亲近接触来表达一种安慰之情,比如说轻抚肩膀、拍拍双臂、一个拥抱等等。 经过科学研究,这些生理上的接触,能够让心情不好的一方得到显著的情绪好转。 在马斯洛看来,个体对于外界的需求大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个体的生理需求。人们在被轻抚时,身体会出现一些积极的情绪,这种情绪会感染全身,让整个人都被这种积极情绪所影响。
在心理学家拉曼看来,这是因为身体接触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力量,此力量会让神经深处的中枢系统进行一种过度的反应,之后将力量传输至全身各个器官当中,从而提升个体的积极性。 根据一些生理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那些经常能够受到抚摸行为的人们,他们的身体压力状况、精神状态等等都比一般人正常许多,拥有一个更加出色的身体状态。 这说明抚摸行为对于身体状况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作为一个正常人,有被抚摸的欲望其实还是比较正常、可以理解的。 因为这种需求是自个体尚处于婴儿时期时就已经形成了的,并且在不断地被抚摸过程当中,这种需求的依赖性被一再强化。经常被温柔地抚摸让个体在漫长的岁月中,渐渐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性格特征,能够笑对生活,不为困难所折磨。
当个体逐渐长大、最终成年之后,这种情绪会鼓励其继续进行此行为的进行,会维持神经系统的一种平衡性,让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精神状态也更加良好。 当然,抚摸这种行为也是应该注意一些细节的。无论这种行为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还是人与动物之间,这种亲密的动作必须是出自双方的意愿,彼此之间都是认可这一行为的,这样才能产生愉悦的情感。 否则效果便会适得其反。比如说那些发生在人海当中的“咸猪手”行为,便是一种典型的反面教材。
参考资料:《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1]Lancer, D.(2012). Put the I in independence. [2]Ricoeur, P. (1966). Freedom and nature: The voluntary and the involuntary, trans. Erazim Kohak.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