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干货:互联网人必须知道的8个数据指标|建议收藏
诸葛君说:最近一段时间,诸葛君收到许多读者的反馈,说在数据统计的过程中,很多数据指标并不理解是什么含义,给大家在数据分析时造成一定的困扰,比如:UV,PV,这些工作中经常用到的数据指标背后有哪些联系与区别,本文就为大家说到说到: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为大家分析的是数据分析中的基础指标,适用于互联网从业小白,以及爱收藏干货的小伙伴,大神可直接略过;
PV:访问量
PV即PageView,页面浏览量,也叫访问量,是产品运营过程中最常见的数据指标,用来计算网站或者APP被访问的次数,每位用户的每次访问即被计算一次,是可以重复累计的,同一个产品被同一用户重复访问,也是需要被计算多多次PV的。
UV:独立访客
和PV相对应的还有UV,即UniqueVisitor,也叫独立访客,该指标指的某个网站或者APP被多少用户访问过,是以用户为中心去统计的,同一个产品被同一用户访问多次,只会被计算为一个独立访客。
PV和UV的区别:假设某APP产品,在某段时间被10000个用户访问,访问次数为15000,那么该产品的UV即为10000,PV即为15000,在数据统计中,PV是大于等于UV。
DAU:日活跃用户数量
DAU,日活跃用户数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日活,常用来统计某个产品的日月活数量,反映产品近来的运营情况,以便用于调整运营策略,上述的UV概念很相似,但UV没有时间范围限制,可以是一日,也可以去3日,4日等,DAU加了时间限制,指的就是指每日访问用户数量,即日活。一般来说,统计活跃用户数时,可以是登录状态,也可以是不登录状态,具体数据统计时,还需要看产品的需要,是否会有限制登录的条件限制。
WAU:周活跃用户数量
和DAU概念相似,时间维度变为周维度。
MAU: 月活跃用户数量
和DAU概念相似,时间维度变为月维度。
留存率
留存率指的是新增的用户,在间隔某段时间后,还有多少能留下来,用来反映产品对用户的持续吸引力。
计算公式为,留存率=新增用户中登录用户数/新增用户数*100%(需要加统计周期)
新增用户数:在某个时间段新登录应用的用户数;
登录用户数:登录应用后至当前时间,至少登录过一次的用户数;
第3日留存率:(当天新增的用户中,新增日之后的第3天还登录的用户数)/第一天新增总用户数;
第7日留存率:(当天新增的用户中,新增日之后的第7天还登录的用户数)/第一天新增总用户数;
第30日留存率:(当天新增的用户中,新增日之后的第30天还登录的用户数)/第一天新增总用户数;
ARPU: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指的是每用户平均收入,用于衡量某个产品内,单个用户对平台的贡献程度,反映平台整体的业务收入情况。
GMV:成交金额
GMV指的是产品的成交金额,相信大家应该都听过,天猫,京东每年都会公布他们的GMV,这里的成交金额包括两部分:付款金额和未付款金额。在电商行业,大家常以这样统计,GMV=销售额+取消订单金额+拒收订单金额+退货订单金额。
由上述公式可以看出,GMV并不是平台的实际的交易金额,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顾客点击了购买,我们可以分析用户无论有没有实际购买,都是有购买意愿的,那就会统计在GMV里面的,用来研究顾客的购买意向。
以上为诸葛君为大家分享的8个运营过程中常见的数据指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更好的理解业务数据情况,提升数据分析准确率。